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雪山

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雪山

你到不了的遠方

我替你把故事帶回來!

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的雪山,對於每個縱穿非洲旅行的世界背包客來講,這是一個誰都不想錯過的挑戰自我的機會,為的就是站在這雪山之顛去俯瞰這神秘又充滿生氣的非洲大地——我們每一個人的「mother land」!

乞力馬扎羅現有七條登山路線,其中以馬切姆路線最為經典,因為這是一座不需要登山者具備高海拔登山經驗就可以攀爬的雪山,所以每年都有來自世界各地的人來此地登山,光今年二月中到三月中就有2800名登山者前來登乞力馬扎羅(無聊中數了登記名錄),而選擇此條路線不僅一路風景絕美,還能保證你的身體能更好的適應高海拔,不容易高反。

只是在我登山之前,就不停的收到消息,乞力馬扎羅的登山費用上漲了,從最初的1000美金,到1200美金,到最終我到moshi小鎮,對比各家公司價格與月服務,最終以1550刀包含所有小費以及租賃裝備的錢,成交六天時間登頂下撤,配備一導遊、一廚師、四背夫,一起協助我登上山頂,而和我一起路上認識的小夥伴們,全部因為價格太貴而放棄登山,你就知道我為了登個乞力馬扎羅是有多拼了。

話說當你看到這個登山陣仗會不會有被嚇到,講真我就有被嚇倒,我的朋友們聽說我帶了這麼多人上山,笑話我「你是要被抬上山吧?」因為我在解決了資金問題以及身體因長途旅行造成的疲憊問題後,詳細的做了功課發現這座山真的是一座沒有難度的雪山,而且我是一個擁有高海拔經驗的人,曾經挑戰過岡仁波齊神山,一天18小時54公里、最高海拔5600多米的記錄,又有過尼泊爾ACT大環線十幾天徒步、最高海拔5400多米的經驗,還有數不清的川藏、新藏、青藏、滇藏、中尼徒搭經歷,以及其他徒步經驗,而且ACT是在負重三十斤的情況下爬的山,所以我對自己的身體狀況還是很了解的,至於5895米的乞力馬扎羅就更不在話下,只是看多了名川大山,見多了生死,一直對自然心存敬畏,即使再怎麼容易,內心也絕不敢有一絲掉以輕心。

加之在我攀爬乞力馬扎羅之前,收到旅行朋友信息,同她一起登山的一個歐美女人因為水喝多了,而導致腸道積水,人永遠的留在了美麗的乞力馬扎羅雪山。為此我為了弄清真相,在moshi小鎮多方問尋打聽,得到一個算是可靠的說法,那個失去生命的女人在上山的途中生病了,但是因為交了巨額的登山費,而又爬到中旬,且沒有高海拔經驗,高反這種東西只存在「深深的腦海里」,所以錯誤的以為自己能抗,而導遊的經驗也不足,最終導致女子魂斷乞力馬扎羅,多麼另人惋惜,再一次感受到生命的脆弱。

這讓我想起我們所受的教育,每個人都告訴你「不要放棄、不要放棄」,可是從來沒有人告訴你要學會「放棄」,然而在我旅行的路途中,「放棄」這一課程,是我的攀岩教練教我的,當我攀岩過程中死命用手緊扣石頭,而不是用腿來支撐全身力量,身體全靠整個臂力掛住身體直到精疲力盡時,我的教練告訴我「放棄吧」,我不想放棄,可是我還是最終在體力值耗盡的情況下,跌落山壁,在保護繩中搖晃下降,所以那一天我明白了有時候「放棄」是為了更好的前進,還有什麼比生命更重要的呢?所以敬告所有出門旅行的人,請敬畏自然,更敬畏生命,人在自然面前屁都不是。

話說在臨出發前,我住的旅館裡有一對韓國金米夫婦,在選擇馬古蘭路線徒步的第五天,最終因為歐巴高反嚴重,金米姐姐身體失溫而最終不得不放棄。而當旅館裡的一個日本人告訴我他的朋友因為登頂途中太冷,最終也登頂失敗,另我詫異不已,後來我上山後才發現,其實每個人都能登頂成功的,條件是你是否具有一名有經驗的嚮導以及是否做足了功課。

在我往常進藏的時候,我都會去做路程的里程數據以及海拔數據的分析地圖,百度一找一大把,標明第一站到第二站相隔多遠,是否有住宿,一路路況,上坡多少公里,下坡多少公里,然後再根據自身狀況測算平均輕裝徒步/負重徒步/騎車/純徒耗時多久,做好這些功課,即使因為高海拔導致的電子設備失靈,手機電腦高反,也沒有多大關係,你只要有手錶能知道時間就知道你身處於怎樣的環境,一點都不用心慌,所以旅行在沒有經驗的情況下,還是多做一些準備吧,至少從級別低的慢慢玩到級別高的。

我這裡分析金米夫婦之所以未登頂成功,是因為他們雖然經常旅行,卻只有最高兩千多米高的爬山經驗,體力值夠的情況下只要解決高反和失溫問題就OK了,然而最終失敗在選錯路線上,馬古蘭路線容易最後登頂時高反,而且此時又是雨季,即使不是雨季,高海拔的山上也是陰晴不定的,淋雨是常有的事,我曾經在川藏線的第一個埡口——海拔四千多米的折多山等人的過程中,短短一個多小時經歷了雨大霧冰雹太陽四種天氣。至於那位日本朋友登頂失敗的原因在於導遊未能幫其準備更多的保暖設備,而導致登頂途中失溫,沒有東西可以保暖,而不得不下撤,最終無緣頂峰!

而且在我爬山途中,我發現前五天的行程大概都是每天半天時間走路,剩下的半天和晚上,你就只能閑來無事的一個人在帳篷里發獃發獃發獃,呆著呆著就呆睡著了,甚是無聊,這裡提醒要爬乞力馬扎羅的朋友,上山的時候帶本書或者kindle,基於此原因我要求我的導遊每天都走慢點慢點,慢成一個八十歲的大爺,背著手哼著小調一路散步上山,這其中我問過許多人,大家交流的時候發現,導遊普遍的都想走的很快,催促著遊客快點走,這樣走很累的,尤其是對第一次高海拔登山的人而言,更是缺氧到喘不過氣來,我朋友直言「我特么的都感覺快要死了,導遊還讓我快點走!」,而我認識的日本友人也反饋說他的導遊一直催他走快點,導遊高興了,他累的不高興,但他又不願說,日本人的性格特徵又再作祟。

在登山的途中,你會看到所有的背夫都背著不超過20kg的行李,每個人的行李都是要在入口的公園大門處稱重的,我驚訝於有什麼東西竟然要那麼多人背,因為我上山無非就是加絨睡袋以及衣物,另外加一個帳篷,再加幾瓶水,而且山上都有水源,原來我走ACT的時候,西班牙友人都是拿一個塑料瓶裝山泉水,再放一顆凈化藥丸殺菌來保證這一路的水源的,當我第一天從1800米的大門口穿越整個雨林,沿著山脊爬到2800米的營地,才發現這一路沒有任何背負系統,全靠蠻力背,用頭頂著行李上山的背夫背的都是什麼東西,除開我的行李,他們的行李,還另外背了煤氣罐、水果、咖啡、茶、番茄醬、椅子、桌子……全部是沒用且耗體力的東西。而且在爬山的過程中,我每天的感覺都是吃的太好,每天我的廚師都給我燒了熱水放在小盆里,端到我的帳篷來給我洗手,然後精心烹飪了熱湯來喝,喝完湯再吃主食和水果,最後再讓你喝咖啡和茶,完全當太上皇供著,整的我每天總感覺吃的太好又胃太難受,因為我的身體因為長途旅行飢一頓飽一頓,導致身體能根據周遭環境變化來調節身體的新陳代謝,像這樣耗體力的情況,我只要保持充足的睡眠就行,食物和水都所需甚少,要麼說我天生適合在路上呢,腸胃太強大了。

更多請看明天更新的《乞力馬扎羅——非洲最高雪山二》

關於非洲你或許還想知道

《非洲之奧莫河谷和當地地頭蛇撕逼》

《非洲奧莫河谷原始部落之唇盤族揭秘》

《非洲之奧莫河谷原始部落hamer族》

《非洲奧莫河谷之露乳族和kora族》

《非洲盧安達之種族大屠殺揭秘》

? end ?

關注個人微信號 關注公眾號一起看世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麗行LIXING 的精彩文章:

TAG:麗行LIX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