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學 > 李清照的一首點絳唇情詞並勝,乃詞中上品

李清照的一首點絳唇情詞並勝,乃詞中上品

閨思和愁情在很多詩詞中都出現過,如晏幾道的更漏子,「春思重,曉妝遲。尋思殘夢時」;李之儀的殘寒銷盡,「不見又思量,見了還依舊」;韋莊的應天長,「暗相思,無處說,惆悵夜來煙月。」

很多閨怨詩都是男性詩人模擬女性,用第一人稱描寫,估計是代入感較強,更能打動讀者。但是李清照是有真情實感,無需做作,而且她才思敏捷,詩情蕩漾,一首點絳唇就充分地顯示了她的詩詞功底,也表現了她的情詞並勝的詩風特點。

原文:《點絳唇·閨思》宋 李清照

寂寞深閨,柔腸一寸愁千縷。惜春春去。幾點催花雨。

倚遍闌干,只是無情緒。人何處。連天衰草,望斷歸來路。

大家都非常熟悉李清照,也喜歡她的詩詞,作為南宋的婉約派詞人,又有千古第一才女的美稱,她一生創作了無數的詩詞,有描寫悠閑生活的,也有感受悲苦境遇的。我們喜愛她的聰慧穎悟、才華過人,讚美她溫潤高雅、清新樸素的人格魅力,更喜歡她獨具一格、感悟人生的上品詩詞。

讀她的詞作,彷彿立刻被一種境界所吸引,被她的才華所折服。無論是高歌還是輕吟,都有一種身臨其境的感受,似乎她就在眼前,與你說著私密話語,交流著個人心得。

你聽,她在荷塘月色下低吟,「常記溪亭日暮,沉醉不知歸路」;你看,她獨上蘭舟,「一種相思,兩處閑愁。此情無計可消除,才下眉頭,卻上心頭」;她興緻高昂,多喝了點酒,「昨夜雨疏風驟,濃睡不消殘酒」;她感嘆重陽佳節,「莫道不銷魂,簾卷西風,人比黃花瘦。」

不愧是才女,而且遇到的夫君也是高情商,既能吟詩作賦,還能收集典藏,不是金童玉女,也是比翼雙飛。好了,廢話少說,回到原詩。上闋中,詞人寫道:時值暮春,無邊的寂寞在深閨里如潮水翻湧,寸斷的柔腸哪裡能容下千絲萬縷的愁緒。珍惜春天,它卻似水流逝,絲絲的雨聲催落飄紅,也催促著春去的腳步。

詞人緩緩地敘說,我們細細地感受,一種愁緒也湧上心頭。如果讓李清照擔當現代的心理諮詢師一定勝任,三言兩語就把你的情緒調動起來,如何不由她隨意詢問。

上闋中用了深、愁、催這幾個字,把李清照的寂寞和閑愁描寫得淋漓盡致。那麼她到底愁什麼?下闋中詞人作了回答:我倚遍了每一寸透出相思的闌干,春日千般好,也是無情緒。我的良人你在何處?只有那連綿衰草,蔓延著良人必經的道路。

同樣的一條路,同樣地遍布了青草和野花,有時候也會有飛鳥盤旋和蝴蝶飛舞。但是在詞人眼裡,即使是春天這麼美好的季節,即使是眼前的美景讓人流連忘返,對她來說只會勾起更加沉重的回憶。因為良辰美景沒有親人陪伴,這是什麼也彌補不了的。 「望斷」這二字也把詩文的情感推向了高潮,整個氛圍也被渲染到了極致。

在李清照的另一首浣溪紗里,詞人也是描寫的閨情,但是情境卻是完全不同。「一面風情深有韻,半箋嬌恨寄幽懷。月移花影約重來」,依然是良辰美景,卻心情舒暢,所以即使月移花影,也沒有落寞惆悵,而是相約再來,可見李清照乃是性情中人,多愁善感,時移性遷。

雖然李清照深處動亂時期,夫君也經常不再身邊,而且經常過著節衣縮食的生活,她雖然在詩詞中經常表達出一絲愁苦,但依然非常堅強。 「九萬里風鵬正舉。風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多麼豪邁的詞,這可不是剛才那個愁腸寸斷的弱女子。

再聽,在另一首點絳唇里,她這樣寫道,「和羞走,倚門回首,卻把青梅嗅。」 古典女性的靜態美在這裡被刻畫的出神入化,,寫盡了少女純情的神態。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水心語 的精彩文章:

辛棄疾的一首西江月,醉愁笑罵,遣興抒懷,悠閑中隱藏深情
楊萬里的兩首七絕味道濃厚,讓人愛不釋手

TAG:雲水心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