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發脾氣再正常不過,可是你說我把孩子寵壞了!
聽說辣媽都關注了我戳
自從夢夢醬2歲後,我育兒的美好歲月直接被她擊碎了。我再也不敢在朋友圈曬我育兒有方了,我只能默默的說,希望她的神經病早點康復。
是的,很多孩子進入2歲後,或者說2歲前,就有徵兆了。要不到自己喜歡的玩具會耍賴,自己玩著玩著突然就把所有的玩具扔了地上,還有的小孩,就連自己吃個酸奶,把衣服弄髒了都要發一通脾氣。混世魔王說的就是他們。
這個時候很多爸爸媽媽都會爭論一個問題:是你把孩子寵壞了。其他親戚也會說,哎呀你家孩子脾氣真大呀,以後長大怎麼得了呀。要麼一陣吵鬧要麼一陣尷尬。
那麼請問,孩子發脾氣,你們考慮過孩子的感受嗎?
孩子為什麼會發脾氣?
1、幾乎所有的孩子到了2-3歲都會發脾氣。對於他們來說發脾氣只是表達心情不好的一種方式。我們成年人已經學會了在某些特定的場合控制自己的情緒,但孩子還不會。他們能力有限,不知道如何妥協,如何表達失望或者限制,更不會言語表達自己的感受,那麼他們只有通過哭鬧,發脾氣來表達自己的憤怒和沮喪。簡而言之:他們還不會控制自己的行為。
2、還有一種情況,當孩子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的時候,我們父母都在旁邊,孩子們一定會搶玩具。而當一方父母不在身邊時,他們相處的會更和諧。因為他們知道父母一般都會幫他們。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他們是如此的信任父母。
3、2歲的孩子已經學會了試探父母的底線,或者說是身邊人的底線。我講個我帶鄰居小孩玩的例子,大家馬上就會明白。
在某天,鄰居家3歲的小姐姐到我們家玩,那一天她媽媽有事外出,讓我暫時帶2-3個小時。小姐姐是個聽話的孩子,夢夢醬和她玩也基本沒有發生過矛盾,然而那天小姐姐打了夢夢醬了。
小姐姐那天感冒很嚴重,到我們家後,她拿著夢夢醬的蛋糕玩具玩,夢夢醬很不開心,非常不願意分享。我就告訴夢夢醬,姐姐生病了,她需要好的心情才能好的快。過了一會,夢夢醬可能忘記了我說的話,開始動手搶。那天我沒有幫她,我不停的告訴她,姐姐生病了,你給姐姐玩一下。來來回回很多次後,小姐姐已經知道了,因為她生病了,我一直在幫她。
直到夢夢醬又一次去搶她的玩具,不想給小姐姐玩,小姐姐立馬怒了,大喊,你走開,並動手打了夢夢醬。
我當時驚呆了,小姐姐從來不動手打夢夢醬,而且一直是個溫和的孩子。就算偶爾搶玩具,她一般會讓著夢夢醬。後來我反思,為什麼媽媽不在身邊,反而脾氣這麼大,真的是生病的原因嗎?
其實不是,是因為我對她無條件的退讓了。我對她已經沒有了底線。而且她非常清楚的知道,無論她做了什麼,我都不會生氣。
這就是通過無數次的試探底線,孩子清楚的知道父母的忍耐度,他們的發脾氣才會演變成爭吵,打人。
孩子發脾氣再正常不過,但我們做父母的應該對孩子更加寬容些。順著孩子的意思,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這並不難。
1、給孩子做選擇
孩子進入2歲後,他們一定有自己的主張,不如我們在給孩子做選擇前問問他的意見。比如:請問你今天中午是吃魚還是吃雞蛋呢?如果孩子提出不合理的要求,比如冬天一定要穿著泳衣睡覺,不如我們問問孩子,我們可以穿泳衣,但你想穿哪件睡衣呢?是猴子的還是小豬佩奇的?
2、允許孩子有自己的主張
當孩子慢慢開始走向獨立,他們一定有自己的想法。比如他們去公園一定想走某一條道,在超市一定不再坐購物車,自己要在超市隨意逛逛。不如我們放下腳步,任由孩子,讓他們有充足的機會去感受自由、並釋放他們旺盛的精力。
但這些還不夠,孩子發脾氣就像龍捲風,離不開暴風雨而且來不及逃。那麼我們只需要做一下幾點就夠了。
1、轉移注意力。當孩子情緒剛剛開始激動時,立馬用新玩具新遊戲來轉移孩子的注意力。
2、當無法轉移孩子注意力時,那就不用管了。我們會發現有些時候孩子不能哄,越哄鬧的越凶,因為我們不管用什麼方式來回應孩子的脾氣,都其實是在鼓勵孩子的行為。不如讓孩子把自己的壞情緒發泄出來。
3、如果在外面,孩子的行為讓你好尷尬。立馬帶離現場。找個隱蔽的地方讓他冷靜,或者你可以說教直到他冷靜,再回原來的活動。
4、盡量減少體罰的方式。一般孩子哭鬧久了,媽媽們會直接上手開打。但其實這是一種以暴制暴的方式,時間久了孩子會認為,如果遇到他不順心的事情可以用暴力的方式解決。
5、如果孩子打人了,請一定要出面制止並及時告訴他不可以這麼做。孩子打人也許並不是真的願意打人,他們只是通過這種方式表達自己分憤怒。然而很多父母反應非常的強烈。其實不必那麼誇張。只要告訴孩子這種行為是不對的,並告訴他下次不可這樣。並給孩子一點處罰,讓孩子記住這樣是不對的。處罰要快,時間長了孩子一定會忘記這件事情的。
比如有一次夢夢醬對小朋友動手了,我立馬讓她坐在沙發上,告訴她不可以打人,你需要冷靜下你的情緒,並告訴媽媽下次絕對不會動手。雖然說起來容易,但這個過程堅持了30分鐘以上,我並沒有打罵,也沒有告訴她為什麼不能打人,只告訴她這不對,下次不允許這樣。從此之後她再生氣也沒有動手打過其他小朋友。
不管孩子做錯了什麼,媽媽們多麼嚴厲的批評了孩子,最後一定告訴孩子,我愛你。然後再慢慢引導孩子在下次的活動中該如何處理。
每個孩子避免不了各種問題,但他們已然在成長,已然準備離開我們的庇護,想要獨立起來。不如媽媽們放寬心,給他們更多的自由和愛。只要媽媽們慢慢引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些壞脾氣一定會消失的。
夢夢醬媽咪
全職媽媽一枚,倡導親子閱讀。
分享和講解優質繪本。
分享普通卻真實的育兒經驗。
長按並識別下方二維碼關注


※一個脾氣好,一個情商高,萌娃Jasper和嗯哼的粉絲不比明星少!
※魯智深脾氣上來,朝武松一瞪眼,武松都不敢還嘴
TAG: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