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的「學生思維」正在成為你求職路上的阻礙!

你的「學生思維」正在成為你求職路上的阻礙!

GIF

在校園裡,無論多麼不如意的事情,最後都會有一個終結點。

這個老師很討厭,熬一下,學期結束就好了;

這門課我聽不懂,熬一下,學期結束就好了;

這個PhD要讀死人了,熬一下,畢業了就好了;

這就成了一種慣性,只要時間到了,一切都會結束。但是走出校門,很多不如意的事情,不一定能夠自行了結。老闆不好,工作不好,熬一下,你的人生就熬沒了。

所謂學生思維,就是在你還不會展現獨特之處和創造性時,表現出那種不諳世事和萌蠢。小部分萌,大部分蠢。

「我不會,但是我願意學。」

在學校對著老師,你可以說你不會但願意學;但是在企業對著HR,說這句話會顯示你的不專業和書生氣。企業招人的標準永遠是看你能否勝任崗位,而不是看你願不願意學。企業是商業機構,而不是慈善教育機構。

「我太想加入你們了,請收了我。」

學生思維的另一個典型,喜歡把誠意當競爭力,覺得有真心誠意,就能夠在求職者中突出重圍,就能夠打動企業。這就像只要對女神說「我太愛你了,請做我女朋友吧」,就覺得能夠迎娶百富美一樣。實際上這樣只會感動了自己,反感了別人。

「我希望大神帶,我需要上路。」

學生思維的郵件會把求職信寫成許願信,在郵件里表達自己從前如何誤入歧途,如何不開竅,因此對新公司許下一千零一個願望,希望在新公司能夠突然靈魂出竅,升職加薪迎娶白富美走上人生巔峰。這種自嗨型的求職者,從來沒有想過,自己許什麼願望,跟對方HR根本一毛錢關係都沒有。

所以在職場中,學生思維的本質,就是「以自我為中心」,在職場中想的都是「我」:

我想學習。

我想要大神帶。

我想加入你們。

我想…….

但你有沒有想過,這跟我的企業有什麼關係?

你有沒有想過「你」?

你有什麼企業需要的技能?

你為什麼能勝任這個崗位?

你能給企業創造什麼價值?

那種一直想著「我」的,是還活在校園時代的學生。而那種時刻想著「你」,時刻想著能夠為企業貢獻什麼價值的人,永遠是企業主最歡迎的人。無論他們現在處境如何,只要他們保持「以你為中心」的思維,一定會得到賞識。同樣,我認識的優秀的人,無不都是「以你為中心」的人。對於老闆說,你是資源,你存在的意義就是提供價值。

這些「學生思維」正在阻礙你的成長

一、盲目的相信主觀的努力,確意識不到選擇的重要性

在學校最能體現一個人的價值就是分數,只要努力刻苦學習,即使一個資質普通的學生成績也是不會太差的,所以就導致了大部分學生的一個思維慣性就是----只要努力,用功,就會有回報。

但是等到了社會的時候,你會發現,努力得不到回報的事情簡直不要太多

二、主動學習的習慣

在學校中,你交了學費,老師傳授你知識,不去上課老師會點名,即使在大學,學習也大多是被動的,但是,一旦你進入企業工作,你就要轉換思維,你要明白,在企業中沒有人盯著你是否進步,你自己時間長做不好本職工作,等待你的只有辭退,自己想進步,一定要主動的學習。

其實我們仔細觀察便可發現剛畢業的學生大多有一個問題,就是主動學習的習慣太差,新入職一家公司,大多前期是有新員工培訓,但是這個培訓基本都是一個大概的流程,不會太細緻,公司是不會像學校一樣單獨的給你派一個老師教你的,你想快速的精通本職工作,只能自己主動學習,有不懂的問題,先自己上網查資料,網上查不到,就得請教老員工,但是千萬不要在潛意識裡把老員工等同於你學校里的老師,因為學校里的老師是有義務把你教好的,但是把你教好,老員工是得不到一絲的好處的,並且還會耽誤自己的工作時間,所以凡事都要學會換位的思考,你要是老員工,新員工頻繁的問你工作,你是什麼心情?所以老員工教你公司的業務,並不是他分內的事情,如何讓老員工教你,這個就得看你的能耐了,有的人口才好,會說漂亮話;有的會處關係,經常跟老員工出去吃飯增進感情,學生剛工作這段時間是最難熬的,一般熟悉了1個月,工作流程怎麼都會了,誰都是這麼熬過來的。

三、出現問題,沒有思考,直接去問別人

在網上一個西紅柿炒蛋的視頻很火,大洋彼岸的兒子叫醒熟睡的父母,請教如何做西紅柿炒蛋。反映的就是這個問題。遇到問題自己不能先百度、Google一下么?

一盤番茄炒蛋刷屏了,結果有人看哭,有人卻氣炸了!

四、認為自己只要出於善意就是對的,經不起批評。

分成兩個方面,一方面是認為世界很美好,任何人都要無條件的幫自己,只要別人不幫忙,就各種道德批判別人。另一方面,從來都不會想別人為什麼要幫你?你沒背景沒能力沒錢沒顏值還不肯出賣肉體,就一顆善良的心,別人為什麼要幫你?現實點兒,你的善良沒有寫在臉上,沒有任何人有義務有責任為你的看上去善良,但卻搞糟了的後果買單。這種事只能說自己內心保持善意就OK,不要想著害人,但是防人的心一定要有。別人批評你時說明你還值得批評,沒有人會去踢一隻死狗。

五、只談認真,不談責任

這便是一種大家走出校園就會多少帶有的「學生思維」

「我真的很努力做了,我也不知道為什麼結果會這樣……」

「我已經是天天加班,還要我怎樣?」

「這個方案這樣做更好啊,甲方他們不懂,咱們應該給他提建議」

類似的對話,可以說是同學們步入職場後的口頭禪,這很正常,也很平常。因為初入職場,人人都會遇到理想與現實的落差,個人意志與團隊意志的磨合,個人意志與甲方意志的碰撞。但是,因為不了解職場規則而產生的抱怨,絲毫不會左右別人,只會對自己產生副作用。

六、故作成熟的給後來人指點

常見於大學時代老鄉會的餐桌上,高一屆地彷彿人生閱歷高了一丈,有一肚子的人生經驗想要講給小學弟/小學妹聽。

其實,不必勸人也不必聽勸,因為根本沒有感同身受這件事。每個人的性格、想法、決策過程都是經過各種經歷、挫折、挑戰之後打磨而成的,很少人是經過別人的指點然後自動修正的。而且,你很難真正地理解並體諒另一個人,除非你分秒不差地自出生經歷了ta所有生活。但即使這樣,你還是很難理解,因為每個人的先天秉性不同,對事物的不同解讀從嬰兒時期就開始了。

所以,大多數情況下,人生經驗、生活經驗是沒有意義的。指向別人的指導、說教也是沒有意義的。

終其一生,我們所要打磨的人、所要取悅的人,永遠只是自己。

七、在愛情上,缺乏尊重和平等的意識。

在愛情中,常以無限度的付出和自我犧牲來維繫感情,缺乏尊重和平等的意識。

校園內的愛情,其實總體上還是純潔的佔大多數,這與年輕人理想純粹、受社會不良風氣較少有關。學生階段的愛情之所以常出錯誤,不僅由於物質條件的欠缺,更重要的原因在於學生階段彼此人格不成熟,缺乏尊重和平等意識,所以在彼此的關係上常陷入習慣性的自我犧牲和無限度的付出狀態,常有單方會一廂情願的認為:只要自己對對方好,對方就也會對自己好;只要多為對方犧牲,對方就能夠被自己打動。

穩定的愛情通常是以互相吸引為基礎的,比如被才華、被相貌、被人品吸引(當然也有被金錢所吸引的,或者把對方當備胎當奴隸當刷卡機的,對於這些不在本文表述之內),犧牲尊嚴和平等意識的愛情往往保持不了多久,付出應該是相互的,在校園裡確實有互相愛慕以心換心的情侶,但更多的是為分歧、矛盾所困擾的鴛鴦。

個人對大學生校園戀情是持支持態度的,因為這是人生最重要的一課。

在上過這堂課之後,有人從此會更加珍惜身邊的人,而有人則從此對感情恐懼,仇視異性甚至玩弄感情,這會對每個人未來的人生之路產生重大影響。

「對結果負責」應該是每一個職場人的成長心法,只有在規定的期限內、在既有條件下、達成預期的目標和結果,才是在職場中真正具備成長性和可塑性。

很多職場前輩,都會說「你要對自己負責啊!」。這句話就像是一句魔咒,我們從上學開始聽到工作,但是對「自己負責」似乎又是一件具體指標「彈性」不可考的標準,執行起來的難度似乎也著實不小。

對於職場新人,最簡單的一項執行指標,就是對你直屬領導的布置的任務負責:

明確任務:在接受任務時,必須準確理解上級的任務要求,包括任務的目標、執行的原則,以及現有的條件和基礎,特別要清楚界定工作結果的標準。

積極溝通:可以通過詢問、反問、討論的方式對目標、條件、原則、結果進行澄清和確認,也可以通過與上級的討論、溝通對任務的這些要素重新定義,但不要把這個過程當成討價還價的機會,導致領導的不信任與反感。

及時彙報:要及時與上級溝通工作進展情況。讓上級了解情況,徵詢上級的意見,必要時可以請求上級的支援。

正視考核:工作完成後,要接受上級對任務完成情況的檢驗和考核,包括對過程的監督,接受上級的獎賞和懲罰。

現實中大部分在職場受傷的人,多是用學生思維來指導行為,認知單一,有明顯的是非觀,自己給自己設限,被道德綁架,自己把自己鎖住,一直在抱怨、迷茫、痛苦、低崗位和工資中度過,難道這就有意義了嗎?

身在職場,就得認清現實,什麼樣的問題,就的用相對應的方法來解決,不是所有的事都能以情動人。

關注我們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安學長與懂學姐 的精彩文章:

TAG:安學長與懂學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