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1

有一個窮書生,叫朱說。

朱說原來不叫這名,他自己估計也不喜歡。窮書生的老爹是一個小小的吏官,在他兩歲的時候揮揮手一命嗚呼了,留下孤兒寡母沒處去,書生的娘只好改嫁。

書生的繼父倒還挺疼他的,但一開始書生並不知道自己的爹不是自己的親爹,畢竟兩歲孩童不記事。得知自己的真實身世後,書生沉默了。

書生很傷心。

書生一傷心,就決定去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寒窗數年,書生讀了很多名著,博覽一堆經典要文。

然後他懸筆一滯,很熱血很中二地想:「我要兼濟天下。」

沒想到書生真不是想想就過去,他高中了。

「寒儒」成進士,書生很高興。

書生一高興,便認祖歸宗,恢復了原名。

02

此後數年,書生勤勤懇懇、兢兢業業地做了不少好事,什麼修水利啦,興學教書啦,還在興學教書的途中遇到了一個好朋友。

這個好朋友叫晏殊。晏殊很欣賞他,書生也不辜負這份欣賞,非常負責。只是他依然挺中二的,中二到在自己學生面前、甚至在皇帝面前也要慷慨激昂一番。

比如太后過生日,皇帝本來高高興興要領著百官祝壽,結果書生一個上疏,批判皇帝混淆禮數。奏摺當然石沉大海,皇帝怎麼可能把自己的面子扔到地上。書生的好朋友晏殊聽到這事被嚇出了一身冷汗。

晏殊:你太輕率了!

書生聽罷就給這位好朋友寫了一封非常非常長的信進行探討。「雖有殺身之禍也在所不惜。」信中這樣道。

晏殊:「唉。」

03

沒成想,皇帝無動作,書生自己倒先上了個摺子請求調官。成吧,那就調。調任期間,書生一直在給皇帝提各種意見,皇帝大為感動,覺得這人怎麼這麼盡責,又將他調了回來。

結果剛回來就出了事。宰相和皇后有嫌隙,想廢后,書生一掀衣擺,帶著一眾大臣在外面跪了下來,與宰相當庭辯論。宰相理虧啊,但宰相不怕,誰讓他有權力呢。於是,書生一群人又被貶了。

再後來,宰相和書生的矛盾升了個級,書生斥宰相把持朝政,宰相噴書生結黨營私。

書生:「狡詐!」

皇帝:「夠了!」

然後書生又雙叒叕被貶了。

一貶再貶,這下連當時的一個著名詩人梅堯臣都看不下去,直接寫了篇賦專門勸書生少管閑事。

梅堯臣:「你自己逍遙快活,不行嗎?」

書生:「不行。我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

你看,書生還是跟少年的時候一樣熱血,一樣中二。

04

後來西北戰亂,朝廷文武大臣上上下下吵成一團,打一次仗輸一次,不僅沒有好將領好士兵,連邊防都破破爛爛。

沒有辦法了,書生竟去做了這麼個將領。

邊防軍營,塞下寒煙,大雁不留,長河落日。

書生把能修的都修了,書生又當軍師又當頭子,書生還帶著自己訓練的軍隊打了一場又一場勝仗。

那個時候書生什麼也沒顧,就顧念著打仗,顧念著什麼時候能夠平定西北。

哦不,他還顧著家。

他這樣想:山河沒拿回來我有什麼顏面回去?

燕然未勒······我怎麼回去?

他想,大宋的江山便是我要守護的江山。

於是他披上戰甲,拿起刀劍,運籌帷幄,功成千秋。

「是我要守護的江山。」書生望著孤城風沙,長煙殘垣,喃喃道。

05

功成後,書生回到朝廷搞改革,改革失敗。

書生被貶。

書生到了鄧州,登上了岳陽樓,舉杯笑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

微斯人,吾誰與歸?!

這麼多年了,書生還是這樣,如同他年少時懸筆一滯時的熱血沸騰:

「我要兼濟天下!」

可書生終究是老了,死在再次升任上職的途中。

這一生,他卻不負國,不負民,不負己。

寧鳴而死,不默而生。不為良相,便為良醫。

他是范仲淹。

圖片來源於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審核:李慧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News二次方 的精彩文章:

TAG:News二次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