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你是否在人多的地方就會感到莫名的緊張?

你是否在人多的地方就會感到莫名的緊張?

寫在前面:今天我只是一個搬運工,所寫的這些東西都是大師們研究和總結出來的知識和觀點。但是我特別想把它寫出來,為什麼呢?因為我覺得自己終於在看這本書以及相關的書籍和電影時候,找到了答案。所以我必須要分享給大家,看完這篇文章,你或許會知道,為什麼有的人在人多的地方就會莫名的緊張?為什麼有的人特別不喜歡別人觸碰他的身體,即使對方是自己親近的人?為什麼在經歷一些特定的場景的時候,會喚起我們一些不好的回憶,但平時又根本想不起來……那是因為我們的身體從未忘記,每個角落都儲藏著我們的記憶。

Miss Misery

 New Moon

Elliott Smith 

00:00/02:56

關於PTSD,創傷後遺症。

百度給出的解釋是:創傷後應激障礙( PTSD)是指個體經歷、目睹或遭遇到一個或多個涉及自身或他人的實際死亡,或受到死亡的威脅,或嚴重的受傷,或軀體完整性受到威脅後,所導致的個體延遲出現和持續存在的精神障礙。PTSD的發病率報道不一,女性比男性更易發展為PTSD。

其實我個人覺得,PTSD不只是人們在面對死亡或重大傷害威脅時所受到的創傷後遺症, 我們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會遇到或多或少的創傷,這些創傷有大有小。有時候有人會向我們傾訴TA的創傷,那麼,無論是我們想要幫助自己,還是幫助他人,這本書以及這篇文章都會讓我們知道以及明白,為什麼我們的身體不會忘記這些慘痛的經歷?這就是今天我寫這篇文章的主要目的。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看過一部電影叫《心靈捕手》,以前大學的時候跟心理系的同學,一晚一部心理劇有看過這一部,這次聽完推薦,我又去重溫了一下,確實,在明白一些專業的知識之後,會有不一樣的感受。以前我只是能感知到它,但是我說不出所以然,我也深受這些創傷的傷害,但是幸運的是,我有很好的自愈功能。後文會提到,為什麼有些人會比較快的走出創傷,而有些人會不斷的累積,甚至一直活在創傷的場景裡面。就像《比利尼恩中場戰事》從伊拉克回國的美國大兵一樣,他們很難再融入平常的生活,總是一點小事反應就非常激烈。作者跟越南老兵做心理治療的時候,也出現了同樣的問題,就是他們不願意回到現實的生活,把自己當做里程碑似的人物,對於他們來說忘記就等於背叛,所以當年戰場上場景,才會反覆的在他們的夢中、腦海中出現。這種痛苦時時刻刻在折磨著他們,但同時這又是他們感知自己存在、活著的證據。

在《心靈捕手》裡面有這樣一段經典台詞:是Sean和Will在公園的對話

西蒙對威爾說:「如果我跟你談論藝術,你可能會跟我討論藝術書籍中的粗淺論調……但是你未曾嗅到過休斯汀教堂的味道;」

「如果我跟你談論女人,你大可以跟我說你跟幾個女人上過床,但是你未曾體會過當第二天早上醒來,她還在你身邊,那種發自內心的幸福感;」

「如果我跟你談論戰爭……談論愛情……」

你不了解真正的「失去」...唯有愛別人勝於自己才能體會。我懷疑你從未付出過這樣的愛。」

在人際關係中,許多PTSD患者會表現出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在被傷害之前,他們會先傷害你。其實他們內心的想法是,如果你再進一步了解我,你就會知道我有多糟糕。然後你就不會再喜歡我,就會離開我。所以在你離開之前,他們會先離開你。但是在他們開始傷害你之前,你可能已經無意識的對他們造成了傷害。就是他們身體中有一些記憶碎片,是他們一旦遇到一些類似的場景,就會觸發他們一些不好的回憶,害怕和抵觸心理。而這些場景,你可能根本就察覺不到,你也不知道他們為了抵抗這些做了多大的努力。

這就是為什麼小孩子小時候一定要對TA好,不能打孩子。因為當同齡人打他的時候,他體內會自動分泌出更多的腎上腺素,然後身體告訴他,我要打回去。但是當父母打他的時候,他是無能為力的,他沒有辦法反抗,並且他也無法逃離,他必須依賴父母生活下去。人的依戀分為三種類型:一種是安全依戀,一種是迴避依戀,還有一種是焦慮和矛盾依戀。除了第一種,另外兩種依戀都是不太好的。迴避依戀就是,我明明很需要你,但是我假裝自己很獨立,不需要任何的關心和幫助;焦慮和矛盾依戀就是我即想依耐你,但是我又害怕依耐你,小孩子可能表現為我明明想要親近父母,但是我卻哭鬧大喊,我明明想要依靠,但是我卻叛逆;在親密關係中可能就表現為這個人若即若離、忽隱忽現的,一會兒又特別好,一會兒又特別冷漠,因為ta自己也很矛盾。研究表明,一個孩子如果小時候無法跟母親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那ta很可能這一輩子都無法建立正常的依戀關係。

美國曾經做過這樣一個調查,就是911以後,是馬上逃離了當時的混亂的孩子心理受到的創傷更小,還是待在現場的環境中面對它的孩子更健康。研究發現,待在父母身邊的孩子自愈情況更好。就是不管是遠離了那樣的環境,還是身處其中,待在自己父母身邊的孩子受到衝擊後的恢復情況更好。寫到這裡,也就解釋了為什麼我前文提到的自己有比較好的自愈能力,在這點上,我要感謝我的父母,首先,我小時候沒有被家暴過;其次,我的母親,不管是抱怨也好,焦慮也好,我從未感覺她要離開過我,這讓我非常的有安全感。所以在後來,不管遇到什麼傷害,我都能放一個彈簧床給自己和別人,即使大家一起從高樓上跳下來,我也不希望誰,受到一點點的傷害。

這種自我療愈的能力,每個人都或多或少會有,但也有很多的人,選擇的是「逃離」。孩子如果小時候遭受重大的傷害,很容易形成人格解離。就比如,你媽媽小時候特別嚴厲,喜歡批評教育你,久而久之,你發現在她發火或者碎碎念的時候,你可以放空了,你可以左耳進右耳出了,甚至在那樣的時刻你進入了自己的世界,她的發火和比劃只是你眼前的動作,進入不了你的大腦了。這個時候你就進入了人格解離的狀態,就是你對當下無感了,什麼也感覺不到,彷彿自己在困境中消失了……大多數自殘的人就是處在這種人格解離的狀態,就是你發現上學的時候會有人拿刀片割自己,煙頭燙自己啊,這不是他們在耍酷,是他感覺不到自己了,他想用這種劇烈的疼痛來感知自己,證明自己活著。所以,你回過頭去看看上學的時候那些自殘的同學,他們或多或少是跟自己的父母親密關係存在一些問題或者小時候曾遭受過巨大的創傷。他們很難有活在現實的感覺,更多的時候,他們活在過去,反覆的回去感知那個經歷創傷和疼痛的當下。

但是,PTSD不是不能治癒的。它是可以通過一些訓練和自我覺知去「回到當下」的。這是我寫到這裡覺得比較欣慰的地方,就是我們每個人在我們的一生中,都會經歷一些大大小小的傷害,我當然不希望你經歷PTSD,但是還是會有那麼多人被那麼強烈的傷害過……但是這種傷害是可以被減輕和消除的,有一些方法,希望對你以及你身邊遭遇過這種不好經歷的人有用。

首先,最重要的是要建立自我領導力。你要以一種平靜而專註的方式,不要整天一驚一乍。去恢復你情緒腦的正常,安靜地修復你大腦的邊緣系統,讓自己活在當下。這種自我覺知,可以通過調節呼吸,練習瑜伽等方式,節奏和韻律的調節,可以有助於和社會產生連接。

第二,學會面對那些可以觸發你回憶的聲音、圖像、畫面。找到一種讓你充滿生命力,和周圍的人親近的方式,能夠和別人相處。

第三,鼓勵大家把自己所受到的傷害說出來,不再保守心中的秘密。你會發現,也許說第一次的時候你會淚流滿面,說第二、三次的時候你會很難受,說到後面它也許就變成了一個自我調侃的笑話呀,一個茶餘飯後的談資啊之類的,也就沒什麼了。

最後,我想引用Sean對Will說的一句話:「It"s not your fault...」(這不是你的錯……)你所經歷的這些傷害,都不是你想經歷的,我也一樣。放過你自己。會有人愛你的,在知道你的一切缺點和經歷後ta也不會離開。

「go to find her……」

電影看完之後,我去搜了豆瓣影評,其中得分最高的一個評價關於「好我」和「壞我」的分析,不一定完全正確,我寫的這些也不一定都對,但看完電影的朋友可以看一下。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1292656/reviews

最後,分享一首歌給大家

Say Yes

 Good Will Hunting (Music From The Miramax Motion Picture)

Elliott Smith 

00:00/02:15

作者:駱苒

我想我大概有十分的愛吧,但我只能表達出一分;

這一分,我希望你沉溺;

因為剩下的九分已經淹沒了我。

~喜歡請關注我的公眾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bedroom躺吧 的精彩文章:

TAG:bedroom躺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