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清明節和寒食節原來都是為了紀念他——從「割股啖君」到「不言功祿」的介子推

清明節和寒食節原來都是為了紀念他——從「割股啖君」到「不言功祿」的介子推

原標題:清明節和寒食節原來都是為了紀念他——從「割股啖君」到「不言功祿」的介子推




清明節不是寒食節 紀念先賢的日子咋就變成了祭奠先人


文|如何破之

華夏文明,源遠流長。


清明、端午、中秋、春節,從古代一直延續至今,堪稱中國的四大傳統節日。


其中,清明節是一個比較特殊的節日,清明期間,人們按照傳統會有掃墓、祭祀的活動。


提到清明節,就不得不提到寒食節,因為清明節與寒食節可謂一脈相承。

要追溯其緣起,還得春秋時期說起,春秋時期,列國競相爭霸,齊桓晉文相繼崛起。


就是這個晉文公,在早年的時候,為了躲避宗室的災難,曾經一度四處流亡,期間,受盡了屈辱,流亡生涯可謂苦不堪言。早些時候,跟隨他一起流亡的隨從,見勢不妙都溜的遠遠的。最終,只剩下了對晉文公最忠臣的幾人還一直跟隨著晉文公。


有一次,晉文公等人在逃亡的途中,被困在一處荒郊野外,一度饑寒交迫,沒吃的,又冷又餓,大夥都肚子里咕嚕嚕的叫,很是凄慘。這時候晉文公手底下的一個人實在不忍再看著自己的主子受罪,他起身對大夥說,他出去弄點吃的回來,於是他一個人出去了。過了一段時間,他回來了,手裡端了一碗熱騰騰的湯,眾人遠遠的就聞到了湯的香味,那是肉的香味,這對於此時的他們來說,簡直比給他們一堆黃金還開始。找吃的那人把肉湯給了他們,自己找了個角落坐下了,對他們說,你們喝點吧。


大夥接過了湯,先給晉文公喝了,晉文公喝了幾口,吃了點肉,簡直渾身舒暢啊,他把剩下的湯給大夥喝,大夥喝了也感覺一陣舒爽,這肉湯香啊。大夥一看角落裡剛剛為他們帶回了肉湯的人,就把湯遞給他,說你也喝兩口吧。這個時候出乎大夥意料的事情發生了,那人竟不喝,大夥很是不解,這小子怎麼不喝湯了,這肉湯是你小子找回來的,你小子怎麼自己不喝呢,真箇奇怪,於是大夥開始質疑他,難道你小子自己已經偷偷喝過了,再說這荒郊野外的你小子上哪兒去找的肉來的呀,難不成你小子自己藏的私貨麽。


晉文公聽大夥這麼你一言我一語的質問,也覺得奇怪,生起了疑心,也質問起那人來了,沒想到這一問,那人的反應竟把大夥搞懵逼了,他哭了,哭的撕心裂肺,他把自己的褲子卷了起來。眾人朝他的大腿望去,又羞又愧,那人的大腿上竟然少了一塊肉,他為了大夥不忍飢挨餓,竟悄悄的從自己的腿上割了一塊肉下來,熬成了湯,給大夥喝,大夥卻懷疑他。晉文公這下知道了事情的真相,也是又感動又愧疚,他流下了眼淚。


這位割自己肉給大夥熬湯吃的人,叫做介子推,這個故事後來被稱為割股啖君。


晉文公後來幾經波折,輾轉數國,回國之後,他大賞曾經跟隨他流亡的人,早先跟隨晉文公的那伙人都紛紛前去請賞。唯獨介子推,不去請功,也不去求祿。後來,所有人都得到了晉文公的賞賜,但是卻偏偏把介子推給忘了。很多人為介子推抱不平,勸他去向晉文公請賞,但是介子推卻拒絕了,他生平最恨邀功討賞的人。為了遠離這些世俗的紛爭,他帶著自己的老母親隱居到了山裡。


晉文公知道了事情的真相後,羞愧難當,他派人去找介子推母子,卻怎麼也找不到。這時候,有人給晉文公獻計說,可以從三面燒山,留一面讓他們母子自己出來。晉文公照辦了,可是介子推依然沒有下山。燒山的火熄滅之後,人們發現 介子推背著自己的老母親在一顆老柳樹下死了,在樹洞里,人們發現了一封血書,其中有兩句話是「割肉奉君盡丹心,但願主公常清明」。晉文公見到後,大哭了一場,為了紀念介子推,晉文公下令以後每年的這一天禁止煙火,只吃冷食,所以這一天也叫做寒食節。

第二年的寒食節,晉文公帶著文武百官登山祭奠介子推,發現死去的老柳樹竟然復活了,於是晉文公就命這顆老柳樹為「清明柳」,並且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如何破之 的精彩文章:

大畫家顧愷之的點睛之筆
嘉慶皇帝的那點風流事兒

TAG:如何破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