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一代文宗紀曉嵐的故居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一代文宗紀曉嵐的故居竟然是這個樣子的!

紀曉嵐是中國一代文宗。名昀,字曉嵐,一字春帆,晚號石雲,道號觀弈道人。生於清雍正二年(一七二四)六月十五日,卒於嘉慶十年(一八零五)二月,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享年八十二歲。紀曉嵐是中國清代炫人耳目的人物,作品頗多,以總纂《四庫全書》名聞天下,著有《閱微草堂筆記》。

雍正二年(1724)六月十五日,紀曉嵐生於景城(現滄縣崔爾庄鎮)。乾隆十九年(1754)中進士。歷雍正、乾隆、嘉慶三朝。盡畢生精力領銜編纂《四庫全書》;著述了《閱微草堂筆記》。官至禮部尚書、協辦大學士。嘉慶十年(1805)二月十四日逝世,享年八十二歲。次年魂歸故里,與先期亡故的馬夫人合葬於今滄縣崔兒庄鎮北村西南200米處。

紀曉嵐生在滄州,葬在滄州。

紀園位於紀曉嵐的故里(河北省滄州市滄縣的崔爾庄鎮)。紀園是以紀曉嵐生平業績為內涵,以園林建築為載體的文化旅遊場地。紀曉嵐文化園「文深字逸、空青積翠、軒香徑雅」,是鑲嵌在河北滄縣的一顆耀眼明珠。

「紀曉嵐文化園」,佔地70餘畝,建有宦海書叢館、閱微草堂、灤如槐姑室、九十九硯亭、文漪閣等仿古建築。該園以實物、繪畫等方式,記載了紀曉嵐的生平和著述,還收藏有一部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的《四庫全書》。

進入紀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塊巨石,上刻中國書協原主席沈鵬先生題寫的「一代文宗」。

紀曉嵐煙癮大,號稱「紀大煙袋」。離進口不遠有一支生鐵鑄成、長達8.2米、重21噸的「大煙袋」,堪稱世界之最。

閱微草堂原是紀曉嵐在北京虎坊橋故居的書齋。紀園的閱微草堂採用了北京閱微草堂的布局,是仿清四合院建築。下圖是閱微草堂的入口。

進四合院,經月亮門,可見南屋正房「宦海書叢館」,館內用圖片形式展示紀曉嵐生平履歷。

北屋正房是「閱微草堂」。門楣懸掛複製的清代著名學者、書法家桂馥題寫的匾額《閱微草堂》,門前有抱柱對聯。內部陳設紀曉嵐生活用具及文房四寶。

兩側,西屋正房是「灤如槐姑室」。內部陳列《閱微草堂筆記》的各種版本。牆上用圖畫形式展示《閱微草堂》里的故事。

對面東屋正房是「九十九硯齋」。

主要展示紀曉嵐藏硯複製品和硯銘拓片。

出「閱微草堂」向北走,參觀三大殿前,可以看到兩側的「趣聯廊」。長廊兩端分別建有四角景亭,在廊(亭)柱或橫樑上有紀曉嵐的許多應對妙聯。

繼續向北是紀園的中心景區-仿古三大殿。中間的仿明清皇宮式建築是「文漪閣」。殿楣懸掛兩塊蘭底金字匾額,分別是史樹青先生題寫的「四庫流風」和羅哲文先生題寫的「文漪閣」。殿前楹柱上掛有抱柱對聯。

內部有紀曉嵐的坐姿塑像;正牆上部是清朝前期帝王像;兩側和展櫃中有商務印書館影印的文津閣《四庫全書》;

展櫃中的《四庫全書》;

西牆有華貴的金箔畫《校書圖》(展示紀曉嵐編纂《四庫全書》的場景)。

「文漪閣」東是「敬先堂」。

「敬先堂」內部有一尊紀曉嵐的胸像,擺設香案,陳設紀氏家族的殘碑、家譜,牆上懸掛紀氏祖先石刻畫像。正堂上邊藍底金字匾額是乾隆御筆「三世一品」。紀曉嵐是一品,功勞大。乾隆加封紀曉嵐之父、之爺都為一品,故為「三世一品」

西殿是「奉賢館」。

「奉賢館」展示滄州歷史文物古迹、名人故里的文化沙盤,牆上懸掛滄州歷代文武名人畫像,通過沙盤和圖片全面展示滄州壯闊的歷史以及歷代名人的業績和風采。

紀園除殿堂建築以外,還有趣味小品和園林。

三大殿的東邊林中有紀曉嵐與書童的石雕。

紀園東北部有一片棗林,名為「棗行」。紀曉嵐鍾愛家鄉特產金絲小棗,他寫道:「崔庄多棗,動輒成林,俗謂之棗行。」紀園也沿襲紀家的規定:參觀紀園,到棗行吃棗免費!三大殿西部還有穿錢眼的趣味雕塑。

再往西是一座園林。

園中有以紀曉嵐字「春帆」命名的「春帆湖」,湖上修築了「觀弈亭」,還有曲欄、水榭,拱橋和假山。紀園不僅是文化展館,也是休閑的好處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河北讀本 的精彩文章:

華夏民族的始源地,你去過嗎?

TAG:河北讀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