會聊天的女人,總會被偏愛
親愛的,終於等到你

你像春天一樣美好
你像春天一樣美好
末小皮
00:00/03:07
最近在後台收到了很多關於「尬聊」的留言:
跟不太熟的人總不知道說什麼,感覺自己一直沒話找話,好尷尬。
過年回家又要跟親戚輪番「尬聊」,想想那個場面,簡直要犯「春節恐懼症」。
跟人聊天經常超不過三句,想知道怎麼「接話」才能把聊天延長。
不知道你自己或你身邊的人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
聊天這種小事原本就充斥著我們的生活,而強行「尬聊」這樣的場景也並不少見。
那你有沒有想過,為什麼有時會說著說著,氣氛就「涼了」?怎麼才能讓談話「保溫」,讓你能自如的談笑風生?
分享兩段真實發生過的對話:
「您好,請問您貴姓?」
「姓王。」
「是王八蛋的王嗎?」
「這是你媽的照片呀。」
「是呀。」
「你媽看著真年輕!是親媽么?」
這兩段「驚世駭俗」的對話,如果發生在你身上,估計也會被氣炸吧。大家把這樣的對話稱為「尬聊」,意即尷尬的聊天,氣氛陷入冰點。
有些人似乎天生具備「尬聊」 的技能,總能說出不合時宜的話,將一段對話打入冰窖,令對方失語。
但其實,只要學會三點,就能避免陷入「尬聊」的局面。而這三點,只要日常多注意一點就能做到。
跟一個人聊天,想讓對方覺得愉快,需要做的第一步就是控制聊天的長度和節奏。
就拿相親來說,相親的場合充分考驗一個人的聊天水平。畢竟兩個並不熟悉的人要在一段對話中避免尷尬和冷場,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
有時候,兩個人聊著聊著就不知道下一句該講什麼了,只剩下「嗯嗯哦哦」;又或者覺得該結尾的時候卻不知道如何收尾,只能坐立不安,尷尬微笑。
所以控制聊天的長度和節奏,就是能夠自如地延展和結束話題。
如果對方反覆強調一些激動人心的想法,你可以說:我覺得的這個想法很棒,加油!
做到通過各角度延展豐富對話,在適當的時候用適合的方式結束一段對話,就能夠把握好聊天長度、節奏啦。
▍那些時刻端著作高深狀的人
「有效溝通」、「精準表達」、「一分鐘講清楚你的方案」、「降低交流成本」、「打破溝通障礙」……
這些看起來政治正確的用詞高頻出現在今天的知識付費時代,每時每刻都在引導我們更高效地對外表達自己的想法。
但是,它也讓一個人,變得越來越無聊。
直接、簡單的表述有時候少了些「人情味」。
特別是離開了工作和學習環境,面對自己的親人朋友的時候,如果還是習慣性地用射箭那樣直戳要點的邏輯去聊天,話題十有八九會被聊死。
那些容易把天聊死的人就像冰塊,長期以往,我們也會漸漸遠離那些經常把話題送到冰點的尬聊天尊。
孟子說:「人之患在好為人師。」
聊天如果太執著於「術」,而不在意「道」,懂得多反而容易變成說教。
那部熱播的電視劇你看了嗎?女主的人設好溫柔好善良哦~
你傻不傻,世上哪有這麼多灰姑娘,電視劇里都是騙你們這些小孩子的,有空多讀點書吧,推薦你一本書《提高智商 XXX 》好好研讀一下。
誰遇到這樣的人不會遠離三分?我們不是在課堂更不是在聽老媽嘮叨。
帶著「說教」的語氣去「聊天」往往會讓話題止步,說好聽了這是好為人師,說不好聽這就是情商低。
如果下次再遇到這樣把聊天跟說教混為一談的人,當他言之有理的時候,淡定地回一個「哦」即可。
▍那些不自信不敢表達態度的人
近期頻繁奪得多項電影大獎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講述的是24歲美國博士生奧利弗與17歲的少年艾利歐相識相愛的同性故事。
電影前半段基本在表述一種朦朧的試探。尷尬說不出口,尷尬不敢說出口,讓他們流失掉很多發展話題的機會。
結語:我們認識、了解一個人都是從聊天開始的,溝通,讓許多人避免錯過友情、愛情,讓人找到了情感的宣洩口。
一次愉快的聊天,不僅能讓自己心生愉悅,更能夠增進彼此情誼。既然世界如此偏愛會聊天的人,那我們就讓自己成為會說話的高情商女子,願某天能得到上天的垂愛。
這是海眠陪伴你的31天
「關於「尬聊」,你有什麼想跟我說的,可以直接留言哦」
海眠很期待聽聽你的話呢。
- THE END -
作者:海眠,職場媽媽。專欄作者,資深自媒體人。相信世間的美與善。用真誠的心與讀著分享每一篇文章。


TAG:佳人當知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