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軍情 > 韓國又惹眾怒!剛宣布一條軍事消息讓世界炸窩了

韓國又惹眾怒!剛宣布一條軍事消息讓世界炸窩了

作者:老 談

具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武器,是未來戰爭的一大煞星,由於其對戰爭環境的要求不高,不受自然條件約束,已經引起了一些國家的興趣。但由於機器人武器畢竟不是「人」而是一種武器,無法對傷員和俘虜、平民和士兵、恐怖分子和盟友等作出判斷進行識別,也無法承擔國際道義和人道主義責任,使機器人武器的研究和應用備受詬病。據日本共同社4月4日報道稱,由於韓國大學在機器人武器研究開發上的動向,多國專家宣布將與其斷交。

韓國科學技術院是一家擁有眾多人工智慧專家的大學,今年2月,該院和參與制造反人道的集束炸彈的防衛企業「韓華Systems」一起共同設置了軍事技術研究中心,進行作戰指揮、目標追蹤、海上無人運送系統等方面的技術研發,韓國科學技術院此舉被澳大利亞、日本等30個國家和地區的專家學者給予了批判,認為韓國科學技術院是「加速機器人武器開發競爭的動向」,擁有人工智慧的機器人武器「可能使戰爭惡化並為恐怖分子所利用,一旦開發出來將無法挽回」,並宣布如果該大學不承諾停止研發將與之斷絕關係。

韓國在當前形勢下高調宣稱準備研發機器人武器,確實不合時宜。去年3月英國每日郵報報道全球挑戰基金會(Global Challenges Foundation)發布的《2016年全球災難風險報告》(又稱末日報告)將人工智慧、核戰爭、自然流行病以及氣候變化被視為最危險因素,認為"終結者"式的殺人機器人可能在5年內滅絕人類,而聯合國專家會議在去年11月也討論了對機器人武器進行管制的可能性。韓國在此情況下研發機器人武器,無疑是在捅馬蜂窩。

在末日報告中人工智慧的危險性排在了第一,風險比核戰爭的風險性還高,可見人們對機器人武器的忌憚已經超過了核武器。其實這種排列順序並非毫無道理,核武器雖然毀滅性強大,但主要還是戰略上的意義,是一種核威懾,真正將核武器應用到具體的戰爭中的案例並不多,而且核武器的管控還有各種禁核條約;機器人武器卻不同,完全可以應用於各種戰爭環境,甚至還不受管控。而今韓國研發機器人武器,不由得不讓人懷疑其背後的真實目的。

目前在機器人武器研發領域有較大成果的國家無疑是俄美兩個武器出口大國,前期,俄美兩國還在非核炸彈、作戰型機器人等問題上互懟,公開較勁指責,引發國際社會的不安,但俄美等國畢竟是國際上的軍事大國和強國,對於國際社會的評價並不太在乎;而韓國現階段在軍事裝備上不可能與俄美等國同日而語,韓國研發機器人武器,似有將自己視為軍事大國強國的認識,必將招至一片罵聲和譏笑。

不過這次對韓國發聲的專家中還有一個值得玩味的細節就是,發出斷交呼籲的專家是澳大利亞學者Toby Walsh和日本教授中村仁彥等,這兩名領銜人物都是人工智慧方面的權威。韓國雖然是美國的盟友國,但與日本的關係並不怎麼樣,與澳大利亞的關係相對好一點,在此前提下,日澳等國專家向韓國大學發難,其主要目的就是要遏制韓國在機器人武器研發上的進程,韓國如果任其發酵,一場科技風波完全可能導致外交危機,甚至也有引發戰爭風險的可能。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大國防務 的精彩文章:

10國將領齊發聲!美國這一次徹底輸成了孤家寡人
敘利亞恐怖分子幕後大老闆被揪出!鐵證如山,這國想開脫都沒門

TAG:大國防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