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娛樂 > 這部87年的《聊齋志異》,腦洞大套路多口味重,現在回看還是驚悚十足!

這部87年的《聊齋志異》,腦洞大套路多口味重,現在回看還是驚悚十足!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清明假期來了,E姐想著是不是該給花式躺屍的你們獻上點應景的影視劇。

於是想到小時候那部片頭曲一出來就嚇得裹緊小被子的《聊齋》,來,讓我們重溫一下——

說聊齋

彭麗媛經典金曲合集

彭麗媛

00:00/06:33

同暴露年齡的小夥伴們應該依稀記得,這部1987年開始以蒲松齡小說《聊齋志異》為題材拍攝的電視劇,彙集了多個狐鬼花妖的故事,某些詭異的鏡頭至今都還是許多人心頭的陰影。

然而當年只顧著害怕了,如今和本號的恐怖片大觸阿怪一起老片新看,你會品出不一樣的味道。

鬼片套路原來這麼多,嚇得我裹緊了我的小被子!

小時候看這部劇的時候,劇情並不重要,因為詭異的背景音樂加上陰森的畫面,本寶寶根本不敢直視。

醜女想變漂亮,直接把兩個人的頭割下來互換。

原來換頭寶貝的典故從這來的?

書生承諾每天守靈,女鬼半夜三更前來感謝……這場景你們品一品。

深夜的小樹林陰森恐怖,水莽鬼借衣還魂。

母親死後放不下丈夫和兒子,半夜現身窗外。

盜墓賊開棺後,女屍突然坐起。

當年這種幾分錢特效和化妝技術有種簡陋的真實感,現在看來依舊經典。

如今細看劇情才發現,原來這超大腦洞的鬼魅靈異表象下儘是對黑暗現實的諷刺,也融合了很多民間異聞和鬼片套路。

比如說《阿寶》改編自同名故事,講的是一種「痴迷」或者說「走火入魔」的神奇現象。

如果你小時候也經常聽老人們說到「丟魂」「叫魂」這種詞,趕快來這裡找答案。

窮秀才孫子楚因為性格憨厚,經常被同窗「好友」欺騙,人們背後都叫他孫獃子。

公子們想喝花酒時,就騙他說大家想念他,讓他辦個詩友會,然後再找來妓女逗弄他,他就會買單走人。

阿寶姑娘是個有名的大美女,全城的王公子弟除了孫獃子全都去求過親,都被拒絕。

於是,公子們又開始耍他,說阿寶看上他了,孫獃子信以為真並發誓一定不愧對於她。

誰給你的勇氣?梁靜茹嗎?

於是接下來,孫獃子就用一段教科書般的「痴念追妹大法」成功娶到了阿寶。

首先是斷指表忠心。

孫獃子天生六根手指,阿寶為了拒絕他就說只要他砍掉第六根手指就答應嫁給他,沒想到他馬上砍了表決心。

緊接著是靈魂嘿嘿嘿。

還沒見過真人就砍手指表白,可見孫獃子是有多痴線。而第一次見到阿寶的美色,他瞬間丟了魂。

魂魄去哪了呢?當然是跟隨阿寶小姐回家了。

電視劇中只展現了兩人整日相伴,晚上同坐床頭的畫面,比較隱晦。

然而原著中描寫的是兩人每晚都有親熱,阿寶也為此神魂顛倒,白天起來以為這是自己的春夢,心中日漸波瀾。

用靈魂陪吃陪玩陪……睡?這波騷操作簡直6到起飛。

可是,沒有靈魂的身體在家干躺著也不是回事啊,於是老管家半夜出門叫魂(一邊敲鑼一邊喊公子回來)。

後來還是在神婆的幫助下,把孫獃子的魂從阿寶的閨房中綁了回來。

孫獃子被拒絕之後思念成疾,痴念過深的他再一次靈魂出竅,附在了自己養的一隻鸚鵡身上,飛到阿寶身邊表白,只求餘生能相伴左右。

阿寶聽完流下了感動的淚水,答應他只要變回人形就跟他不離不棄!

於是,孫獃子復活了,被附身的鸚鵡「為愛犧牲」,真是鳥生艱難啊。

本是想愚弄一下這孫獃子,沒成想陰差陽錯成讓他娶到了絕世美女,這些公子們又來找他的麻煩了。

在孫獃子準備考試的時候,好友給他送來了考題,並且叮囑他一定要丟棄別的書,只攻讀這幾個冷門題,必考。

孫獃子果然聽信了好友的話,把這七道題背得滾瓜爛熟,結果……七題全部押中。

金榜題名,洞房花燭全被這孫獃子佔了,所以說傻人有傻福這話還是靠譜的。

其實,靈魂出竅是中國影史中的一大傳統題材,很多經典影片中會看到這一幕。

如《倩女幽魂2》,知秋一葉和燕赤霞用靈魂出竅大法解救自己的畫面可以說是神來之筆。

但悲催的是,張學友扮演的知秋一葉卻因為定力不夠沒辦法魂歸身體,魂魄只好在外飄蕩了。

還有那部嚇死過人的《黑樓孤魂》中,人死的那一刻用眼冒綠光代表靈魂出竅,肉身死了,鬼魂繼續作祟。

而蒲松齡在《聊齋志異》中,用靈魂出竅這一題材創作出了《阿寶》這個很有代表性的故事,幾番「丟了魂」的泡妹大法,可謂「魔幻現實主義」的老祖宗了。

當然,《聊齋》中有著各種光怪陸離的狐媚花妖和離奇故事,但主題多是鬼怪善良,品行不良的人反而比鬼還要可怕,表現誇張,但深意耐人尋味。

比如,現實中的壞人總是在計劃著坑害人,而地府中的閻王卻被夫妻間的愛情感動而大筆一揮讓兩人還陽。

《地府娘娘》中,窮秀才在陽世百無一用,被妻子戴綠帽子。但是到了地府,從背屍的苦差做到帳目管理,才華得到重用。

《八大王》中,鱉精知恩圖報給了恩公一雙能識寶的慧眼,王爺得知後便要求他休了妻子娶公主,利用他的眼睛為自己斂財。

《阿綉》中官差抓人不分青紅皂白,小狐狸精因為愛劉生而幫他逃跑,又因為劉生愛著阿綉,她又救了阿綉,並幫助兩個人終成眷屬。

不管是惡鬼作祟還是人心險惡,故事的結局都是皆大歡喜,正能量滿滿。

有情人終成眷屬、善有善報惡有惡報、面對誘惑堅定不移……看完忍不住高喊一邊核心主義價值觀。

劇版《聊齋》究竟有沒有《畫皮》,

真是千古之謎…

關於《聊齋》,江湖上一直有一個傳說:《畫皮》一集特別恐怖,嚇死過人之後就遭到了禁播,網上也再查不到相關信息。

據說這部畫皮拍攝的場景、道具取材都是真實的,片中女鬼出現的墓地就是北京西北一墳場,被女鬼掏心喝血的屍體就是北京一醫院太平間男屍……

不少70、80後的「大爺大媽」們還能回憶起當年這部《畫皮》的細節。

然而根據官方的說法,原定故事中的《畫皮》《聶小倩》等一些經典劇目在拍攝之前就被終止了。

所以說……到底是大家的「幻記憶」還是怎麼的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當年確實有兩個故事是拍了被禁播的,《水莽草》和《鳳陽士人》。

如今《水莽草》已經重見天日,講述的是誤食毒草而死的水莽鬼找替身的故事。

秀才祝生去朋友家做客,中途路過一間茶寮,老太太忙叫屋裡的男孩端碗茶出來給祝生解暑。

男孩兒看到祝生喝了一口後,激動地謝過老太太就跑了,結果祝生嫌茶水有魚腥味,吐了出來。

老太太見狀,趕緊叫屋裡貌美的三娘出來端茶。

嗯……從祝生看三娘的眼神中我們知道,這是要搞事情了。

果然,祝生一拉手二贈定情信物三喝茶,不愧是美人沏的茶,芳香撲鼻。

三娘也在這猛烈的攻勢下動了心,悄悄塞給祝生一枚戒指,讓他趕快走。

結果沒走多遠祝生就開始身體不舒服,經一位老道提醒才知道自己遇到了水莽鬼,只有找到水莽鬼的舊衣服才能解毒。

祝生的友人去討舊衣服沒成功,祝生死了變成了水莽鬼,寇三娘也沒去投胎,兩人不想再害人,安心做一對鬼夫妻。

兩鬼不僅能在陽間恩愛生活、服侍老人,還把專門哄騙人做替死鬼的老巫婆給趕跑了……emmm,年度最佳正能量鬼夫婦。

原著中天帝被祝生夫婦的這種精神感動了,讓他們成了天上的神仙……

而至於為什麼刪除不播,當年福建電視台台長俞月亭給出的理由是:被認為藝術水準不高。

後來也被人們解讀為三觀不正,水莽鬼找替身,用別人的命換自己的命。

三娘和男孩兒見到有人路過,爭著搶著去遞茶害人,只希望自己能早點解脫。

祝生好友去找三娘父母求舊衣服的時候,這家人的反應是我閨女終於找到替死鬼了。

三娘對祝生動了心,半夜回家拿自己的舊衣服想要救他,被父母發現後指責父母太狠心見死不救。

WTF?難道不是你自己著急找替死鬼,親手把茶遞給祝生的嗎?

按照書中說法,橫死或者冤死的鬼因為陽壽未到,死後不能投胎,而且每隔七天會重複一次死時的場景,就這樣在痛苦中無限輪迴。

因此這些鬼魂一般怨念比較深,產生害死別人拯救自己的念頭也並不難理解。

所以……事故現場或者自殺現場要遠離,萬一死者的精神電波鎖定你呢~

不過大部分的恐怖電影都很喜歡「找替死鬼」這個套路,比如林叔的《新殭屍先生》中經典的「紅白雙煞」一幕。

其中白煞就是道行高深的水鬼,而水鬼的設定就是一定要找替死鬼自己才能轉世投胎。

另外一部沒有播的《鳳陽士人》至今都沒有出現,據說是因為導演的丈夫去世,她非常傷心,最終導致這集沒有完成。

80年代,一個可以在黃金檔看cult片的年代

《聊齋》是80年代後期國產電視劇中的經典,藝術造詣不亞於《西遊記》《紅樓夢》,更厲害的是品質與尺度齊飛,風靡一時,收視率奇高。

由於當年的審核制度比較寬鬆,電視上播出的《聊齋》部分鏡頭的尺度還是比較大的。

如《陸判》里的開膛洗心,血肉模糊的畫面很給力。

《田七郎》中的無頭屍復仇,cult風十足。

《梅女》中自殘的畫面等等,血腥畫面毫不避諱。

當然,除了血腥恐怖,自然也少不了人們喜聞樂見的男歡女愛的鏡頭。

雖然說不上特別大膽,但是按現在電視劇審核的嚴格程度來說,可以說是在犯規的邊緣試探了。

這也算是80年代影視劇的魅力所在,怪力亂神、色情擦邊球初現,口味暗黑但三觀奇正。

1980年的《廬山戀》號稱是新中國成立以來的首場有吻戲的電影,一個親吻臉頰的鏡頭,驚呆了電影院的男女老少。

1987年的《芙蓉鎮》則是國產電影中第一次出現「摸胸戲」,在那特殊時代背景下這激情戲碼顯得格外赤雞。

到1989年的《瘋狂的代價》中,就已經進化到了裸露大尺度,尤其是浴室洗澡的一幕朦朧但該看的都能看得見,為此不少觀眾寫信罵演員伍宇娟是道德敗壞。

而當時因為反對封建迷信的緣故,觀眾們除了電視劇《聊齋》並沒有鬼怪電影的誕生,只能靠著港片度日。

直到1989年的《黑樓孤魂》,人們終於看到了布娃娃這個「實體鬼」的出現。

但是據說影片上映後嚇死過人,導致國產片新規定的出爐:不能出現鬼的形象。

還記得它嗎?嘻嘻嘻

既然不能出現鬼,那麼就在屍體上下功夫吧。《聖保羅醫院之謎》和《夜盜珍妃墓》就是在停屍房和棺材裡搞噱頭,效果還是不錯的。

所以說,《聊齋》應該是國內唯一一部敢正大光明以鬼神為主角的電視劇了。

不過《聊齋》中描繪各種狐媚鬼怪並不是為了宣揚封建迷信,而是一種藝術形式,用鬼怪故事反映社會的壓抑和不公、實現自身的理想和抱負,很有現實意義。

結語……

最後,拋開所謂的藝術高度、現實意義,最難得的是劇中滿眼都是80年代的天然美女,完全配得上蒲松齡對美色的描繪。

你還會驚奇的發現,其中有兩位美女是非常熟悉的。《娥眉一笑》中有少女陳紅,滿臉的膠原蛋白美如畫。

《梅女》中的瞿穎……原來她和陳紅是同齡人。

基本上是每集一個仙女女主,顏值的可識別性都很高,趁著清明假期感受一下吧……說不定夜半三更就見到了呢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高能E蓓子 的精彩文章:

是清新的小仙女哪裡不好嗎?為什麼大家都愛高能淑女的品格
昆凌曝周杰倫感人細節:躺在產房旁邊的小板凳陪產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