爽!大概就是看完《頭號玩家》這部科幻片的全民觀後感吧!
謝絕任何媒體未經授權轉載,喜歡請轉發呦么么噠!
其實題目拋出來,相當一部分閨蜜都能猜到今天要給大家安利的片子是什麼,畢竟最近的朋友圈已經被它毫不留情地霸佔——
《頭號玩家》
Ready Player One
禁住了豆瓣22W群眾的苛刻檢驗,依舊保持9.0的高分,《頭號玩家》簡直不要太狂。
——這分數也絕對不是虛胖,二刷結束的我依然覺得沒看夠,手一抖買了第三張IMAX的票……
話說在前頭,這是一部全民皆嗨的電影,對非影、漫、遊戲迷也很友好的爽片~
奔跑吧~士官長~
《頭號玩家》又是一部關於遊戲的電影。
上一次看得神清氣爽的遊戲類爆米花電影,還是《勇敢者遊戲》。
幾個學生被吸進Jumanji的世界,每個人三條命的設定很赤雞。
不小心玩脫了三條命,就回不到現實世界了。
《頭號玩家》在這一點上更上一籌:
別說三條命,RMB玩家好不容易堆起來的裝備,掛一次就灰飛煙滅了。
然鵝我們主角有NPC護體
故事也沒有發生在現在,而是多年之後的2045年。
雖然時間向前進,但人類社會卻看起來倒退了幾十年,從預告片里就能看出來那種幾近末世的衰敗景象。
我們的男主角就生活在各種大件器物堆積起來的狹小空間里。
他和當下的很多人一樣,不願意麵對慘淡的現實。
他們通過一款叫「綠洲」的遊戲,活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在遊戲里找到希望和生活的優越感。
不僅如此,在「綠洲」創始人去世的時候,他還把三條有關創始人以及遊戲真諦的線索隱藏到遊戲的彩蛋里,先找齊三個彩蛋的人就能獲得他的財產。
於是,所有人在固定階段都會為了找彩蛋而競技甚至廝殺……
還有守護
故事大概就是這麼一個故事,當然不能劇透太多。
對於這種現實世界和VR世界反差極大的設定,我第一反應還是四年前的那部短片《懷舊者》。
也是差不多的光景,現實世界衰敗,各路盧瑟兒都在想方設法從VR世界裡找安慰,甚至連孩子都開始自己造了。
全是VR製造出來的假象
只是跟《懷舊者》的沉重思考相比,《頭號玩家》簡直寓教於樂得不要太放肆。
它會告訴你用遊戲來逃避現實是沒有用的,現實生活中總會有遊戲里看不到的精彩。
會告訴你遊戲也不是一無是處,沒準就能從裡面找到友誼和愛情。
並且它也會強調,別有那麼大的勝負欲,遊戲最重要的是體驗遊戲本身吶~
看完之後有過一些遊戲經驗的胖友估計都會得出兩個結論:
第一,氪金無數的RMB玩家在辛苦攢錢換裝備的技術流面前都是渣渣。
好想見左邊這位的真身啊~是不是個250斤的宅男
第二,玩遊戲一定要組隊,玩遊戲一定要組隊,玩遊戲一定要組隊。
重要的話說三遍,箇中原因,請看過電影后自行體會。
嗯。
在我真正體驗《頭號玩家》之前,鋪天蓋地的解讀文章就已經出現了。
於是我們知道這個電影裡面藏著200+的電影、遊戲、漫畫梗,無論是哪方粉絲都能很快在電影裡面找到歸屬感。
比如時不時出現的電影人物,小丑女CP啊什麼的。
比如那段以假亂真的《閃靈》片段啊。
比如突然冒出的超級IP巨星哥斯拉先森。
戳不到哥斯拉,侏羅紀小恐yong代表出席一下
比如藏在人群中的金剛芭比春麗姑娘。
吃雞的朋友們甚至可以意外收穫一枚有副作用的三級頭。
那些技術貼看起來就真的很高大上,瞬間有種必須閱片量龐大、知識面鋪天蓋地才能看懂《頭號玩家》的趕腳?
並不是!
我這個哪方面都半吊子、沒有做任何功課就跑去看了首映、接著又忍不住二刷三刷的吃瓜群眾,摸著巨大的良心向閨蜜們保證:
即使是個純路人,都可以在《頭號玩家》里找到自己的嗨點。
女主的紅摩托就很有來頭
彩蛋部分,至少我們都認識路過的一隻HelloKitty吧~這個萌物出現的時候我旁邊不止一個妹子發出了姨母般的吭嘰聲。
而高達出現的那一瞬間,沒有看過漫畫原本的我,都忍不住跟場內有著高達情懷的糙漢子們一起被燃得喊了出聲。
再有台詞里閃過的超級英雄們,稍微不注意就可能錯過你心愛的那個TA。這麼看來,導演很會撩觀眾了。
就算所有彩蛋都看不懂,至少《頭號玩家》還有一條清晰的「尋寶探險」的故事線,而這個故事,是給看不懂梗的吃瓜群眾從來沒有過的影院體驗的關鍵。
像……替男主焦慮時,觀眾意外與反派集團成員的表情神同步。
明明沒有主持人帶節奏,影廳里卻一起像有預謀一樣跟電影角色互動起來了是什麼情況?
這裡強烈建議還沒看過,或者想要二刷的閨蜜們,最好的體驗是去看IMAX,真的會有你親自戴著眼鏡,身臨「綠洲」的錯覺啊!
要設置等級嗎?青銅什麼的
當然,這種強烈的代入感來自幾乎無可挑剔的特效。
《頭號玩家》里現實和VR遊戲場景隨即切換毫無縫隙,甚至VR畫面都能達到以假亂真的程度。
隱藏的塞爾達了解一下?
眼鏡一摘一戴,觀眾也能輕易從特效場景中get到觸覺點。
影片八成以上都是CG鏡頭,你看這一分鐘一幕幕有多少錢,現場出來的效果就有多逼真好看。
從男主角戴上VR眼鏡開始,就註定了我們要被他帶著一起飛。
男主賽車,銀幕外的3D眼鏡er們就跟著賽車左右晃動。
金剛出現,3D眼鏡er們也會擔心自己要跟男主一起被金剛連人帶車一起捏碎。
和男主一起親臨大場面也完全沒有在怕的。
有故事的角色出場方式也各有各的炫酷。
帥也耍了,梗也做足了,主線故事還是不能丟的。
主線里,「綠洲」創始人留下的三條線索引向三個他個人的人生遺憾,並向玩遊戲的各位展示一個人生道理。
這種高燃狀態下的雞湯,竟然可以喝出烈酒的感覺。
作為一個「影迷、動漫迷、遊戲迷三不是」的路人觀眾,被這部作品戳到萌點的居然是「網友奔現那點事兒」。
就想問,導演是不是有過什麼美好回憶?
現實里反差最大的朋友
去年韓國電影《被操縱的城市》里有這麼一個情節。
技術不賴,跑位風騷的怪大叔的背後,竟然是個柔柔弱弱,做飯超級好吃的萌妹款技術宅。
當時很羨慕男主來著
《頭號玩家》里也有勾起小期待的「網友見面」。
一向單打獨鬥的男主突然有了一群隊友,並且因為劇情需要而奔現。
這裡有讓觀眾同時大舒一口氣的遊戲人設與現實人設相符的那一款。
當然更多的還是角色跟現實相差太大的各個反差萌隊友。
比如這一隻
於是又到了日常羨慕男主的時刻。如果上天賜我幾個這樣的隊友,天天落地成盒我也心甘情願地躺雞……
對各個年齡段的胖友來說,《頭號玩家》都會看得很嗨,但除了導演斯皮爾伯格老爺子,你能想到這個團隊的主創都有一把年紀了嗎?
依舊那麼帥~
72歲的導演、50歲的編劇、83歲的剪輯師,聯手打造了這場無年齡無門檻的大型電影嘉年華。
是的,這個團隊可以起個名字叫「寶刀不老」。
他們一手堆積的無數大大小小的梗,先不說一個個搞定版權的硬實力,單單把他們零零散散插進劇情里,還得顯得高級不啰嗦,就需要格外用心了。
不得不再一次感慨導演深厚的電影功力。明明是在用鏡頭撩撥觀眾,卻一點都不輕浮。
館長也在實力cos
「致敬」與「抄襲」最本質的區別是,「致敬」的根源是熱愛,而「抄襲」則是利益所驅。
就《閃靈》這一段故事,我們就可以明確導演在做這部電影時的情緒。
我們在看電影的過程中,哪怕只能找出一兩個梗,那一瞬間都是驚喜的。
從這個方面講,導演已經獲得了絕對的成功。
何況我們可以找到好多好多個
我們都知道斯皮爾伯格導演曾經憑藉《辛德勒的名單》《拯救大兵瑞恩》前後兩次獲得奧斯卡最佳導演,這次《華盛頓郵報》又收穫好評一片。
他總是能時不時傾力奉獻一部類似的需要冷靜觀看、深刻思考的電影。同時,他又是出了名的「老頑童」。
比如36年無人能超越的《E.T.》。
或者是去年僅僅為了給孩子織一個美夢的《圓夢巨人》。
斯皮爾伯格導演始終保持思考,保持純真。
他曾經創造過無數電影神話。
像影響了幾代流行文化的《奪寶奇兵》
這次的《頭號玩家》,我相信這不僅是一部簡單的科幻電影,更是斯皮爾伯格對未來世界的一次深度探索。
無限腦洞的劇情設定都彰顯了這位導演的創作力,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頭號玩家》正在成就影史中的另一種經典。
而就算除去種種原因,就說《頭號玩家》是一部娛樂到底的爆米花電影,它的認真與用心,也值得刷上兩遍。
PS:可以考慮先在家看看《閃靈》再去影院看《頭號玩家》,信我,有驚喜!
微信號:ilovemisse
喜歡請分享哦!么么噠!
E姐換新Logo咯!各位閨蜜認準正版
以學術的嚴謹看娛樂
最有料的娛樂研究者


※《南方有喬木》里的時樾是男版鄧文迪?難道不是更像徐楓嗎?
※91歲紀梵希逝世,曾創造經典優雅的「赫本風格」
TAG:高能E蓓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