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清明】最美詩詞

【清明】最美詩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按陽曆來說,它是在每年的4月4日至6日之間,正是春光明媚草木吐綠的時節,也正是人們春遊(古代叫踏青)的好時候,所以古人有清明踏青,並開展一系列體育活動的的習俗。清明節古時也叫三月節,已有2000多年歷史。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掃墓俗稱上墳,祭祀死者的一種活動。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

《清明》

(唐)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寒食》

(唐)韓翃

春城無處不飛花,

寒食東風御柳斜。

日暮漢宮傳蠟燭,

輕煙散入五侯家。

《蘇堤清明即事》

(宋)吳惟信

梨花風起正清明,

遊子尋春半出城。

日暮笙歌收拾去,

萬株楊柳屬流鶯。

《清明》

(宋)王禹俏

無花無酒過清明,

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

曉窗分與讀書燈。

《閭門即事》

(唐)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

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

清明幾處有新煙。

《阮郎歸》

(宋)歐陽修

南國春半踏青時,

風和聞馬嘶。

青梅如豆柳如眉,

日長蝴蝶飛。

花露重,

草煙低,

人家簾幕垂,

鞦韆慵困解羅衣,

畫梁雙燕棲。

《清江引》

(明)王磐

問西樓禁煙何處好?

綠野晴天道。

馬穿楊柳嘶,

人倚鞦韆笑,

探鶯花總教春醉倒。

《青門引》

(宋)張先

乍暖還輕冷,

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

殘花中酒,

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

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

隔牆送過鞦韆影。

《木蘭花》

(宋)張先

龍頭舴艋(ze meng)吳兒競,

筍柱鞦韆游女並。

芳洲拾翠暮忘歸,

秀野踏青來不定。

行雲去後遙山暝,

已放笙歌池院靜。

中庭月色正在清明,

無數楊花過無影。

《蝶戀花》

(宋)歐陽修

欲過清明煙雨細。

小檻臨窗,點點殘花墜。

梁燕語多驚曉睡,

銀屏一半堆香被。

新風風光如舊風,

所恨征輪,漸漸迢遞。

縱有遠情難寫寄,

保妨解有相思淚。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淮南子》載:「春分後十五日,斗指乙為清明。」

關於「清明」兩字的來歷,《歲時百問》說:「萬物生長此時,皆清潔而明凈,故謂之清明。」

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清明承繼著許多約定俗成的習慣和活動,催發著無數詩人騷客的詩情雅興,留下了許多膾炙人口的名篇佳句。

《郊行即事》

程顥

芳原綠野恣行時,春入遙山碧四圍。

興逐亂紅穿柳巷,困臨流水坐苔磯。

莫辭盞酒十分勸,只恐風花一片飛。

況是清明好天氣,不妨游衍莫忘歸。

《清明日憶諸弟》

韋應物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蝶戀花》

晏殊

六曲闌干偎碧樹,

楊柳風輕,展盡黃金縷。

誰把鈿箏移玉柱,穿簾海燕雙飛去。

滿眼遊絲兼落絮,

紅杏開時,一霎清明雨。

濃睡覺來鶯亂語,驚殘好夢無尋處。

《清明》

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清明》

黃庭堅

佳節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自生愁。

雷驚天地龍蛇蟄,雨足郊原草木柔。

人乞祭余驕妾婦,士甘焚死不公侯。

賢愚千載知誰是,滿眼蓬蒿共一丘。

《寒食上冢》

楊萬里

逕直夫何細!橋危可免扶?

遠山楓外淡,破屋麥邊孤。

宿草春風又,新阡去歲無。

梨花自寒食,進節只愁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好好學習 的精彩文章:

TAG:好好學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