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諺語「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是褒義或是貶義?

諺語「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是褒義或是貶義?

一說到諺語「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許多人並不陌生,流傳的各種版本中,大多數外地人認為海陸豐人兇悍、野蠻,然而,事實上真的如此嗎?回看這句諺語的歷史由來,就可以知道這句話到底是好話還是壞話。

海陸豐是汕尾市的舊稱,明朝嘉靖時期,義軍反賊四起,盜賊橫行,倭寇也趁機在沿海掠奪。當時明軍奉命剿寇,然而北方士兵不善水性,數次交戰都以失敗告終。於是,海陸豐人組建武力保家衛國,他們英勇善戰,不怕犧牲,終於擊退了倭寇。

嘉靖皇帝得知後龍顏大悅,說道:有如春雷貫耳,海豐也。從此,「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的說法不脛而走。當時,嘉靖皇帝說的春雷有多重意思,既有春天來了、萬物復甦,也有希望國泰民安之意。

然而,隨著時代的變遷,這句諺語的含義變得多樣化了,有時代表海陸豐人行善懲惡;有時象徵海陸豐人不畏強暴、敢於抗爭;有時則嘲諷海陸豐人兇悍、野蠻。其實,這句諺語與「天上九頭鳥,地下湖北佬」一樣,九頭鳥只是湖北人的綽號而已,如及時雨宋江、花和尚魯智深一樣,並無好壞之意。

任何地方都是一樣,有好也有壞,當然,好人永遠比壞人多。海陸豐人也一樣,他們熱愛生活,淳樸善良。「天上雷公,地下海陸豐」,是褒義或是貶義?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理解和解讀。

參考文獻:

1.《智囊全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趣味的歷史 的精彩文章:

春秋軼事:這個小國周邊都是強敵,為什麼能存活900年?
三國軼事:魏蜀吳三個版本的「隆中對」,哪個更有戰略眼光?

TAG:趣味的歷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