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短視頻平台現非法醫美產品廣告 有播主教注射玻尿酸

短視頻平台現非法醫美產品廣告 有播主教注射玻尿酸

短視頻平台現非法醫美產品廣告

發布未獲得批准文號的玻尿酸針劑銷售信息;專家提醒勿貪便宜,出了問題維權難

眼下醫療美容風靡,不少愛美人士選擇注射玻尿酸用以隆鼻、墊下巴、豐唇或填充額頭、法令紋,進行微整形美容。

短視頻平台播主所售「紐拉」玻尿酸針劑。

新京報記者近日調查發現,有商家通過短視頻平台拉「業務」,在快手APP發布未獲得葯監部門批准文號的玻尿酸針劑銷售信息,還有播主通過短視頻教學如何自行注射玻尿酸。

專家提醒,消費者通過非正規渠道購買使用玻尿酸針劑存在極大風險隱患,網購非正規渠道的玻尿酸自行注射後即便發生了嚴重的併發症,也很難維權。而快手播主銷售未經註冊的醫療器械已觸犯刑法,或將依照銷售假藥罪追究刑事責任,面臨三年以下或三至十年刑期。

熱銷玻尿酸針劑在中國未取得上市許可

在快手APP中以「玻尿酸」為關鍵詞進行用戶搜索,可得到「玻尿酸批發」「賣玻尿酸的小女孩」「玻尿酸批發部」「玻尿酸注射隆鼻術」等百餘條檢索結果,這些用戶在個人簡介一欄多附有個人微信號,加為好友後便可直接諮詢、購買玻尿酸針劑。

記者發現,多名快手播主正在銷售同一款產品——韓國進口Neuramis「紐拉」玻尿酸注射劑。播主「玻尿酸批發」在自己的快手頁面用圖片和短視頻形式進行了產品展示,視頻顯示賣家倉庫中堆放著數十箱「紐拉」玻尿酸,產品有白色、黑色、金色三種不同外包裝,均沒有中文標識。

播主稱一支「紐拉」320元,是韓國進口產品。而業內人士表示,一支正品韓國「紐拉」玻尿酸售價約為1000元。

按我國現行標準,注射用玻尿酸屬於第三類醫療器械,是對人體具有潛在危險,對其安全性、有效性必須嚴格控制的醫療器械,是醫療器械中監管級別最高的一類,生產和經營此類產品均須取得監管部門頒發的醫療器械註冊證以及生產經營許可證。

記者在國家食葯監總局官網查詢發現,截至目前國內獲得正式批准文號的注射用玻尿酸類產品僅有14種,「紐拉」並不在其中。

有播主視頻教學自行注射玻尿酸

記者在調查中還發現,有美容機構在快手APP招收加盟商,推銷美容新科技——無針無痛玻尿酸填充,聲稱「輕輕一按變女神」。

商家通過短視頻演示了消費者自行注射產品的全過程。視頻中,一位消費者在未佩戴無菌手套的情況下,將一根手指粗的銀灰色針筒對準自己下巴,按下針筒頂端的按鈕,「吧嗒」一聲,針筒將內容物注入下巴,再用棉片按壓針眼數次,整個注射過程就完成了,前後僅用時1分鐘。

賣家稱沒有風險,不會出現傳統玻尿酸針劑注射一系列的醫療事故,「傳統微整美容都需要有醫師資格證,沒有證件就會被查,而且還容易出事故擔風險,我們的產品有無基礎都可以操作。」

而按照我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規定,實施醫療美容服務項目必須在相應的美容醫療機構或開設醫療美容科室的醫療機構中進行。負責實施醫療美容項目的主診醫師須具有執業醫師資格,經執業醫師註冊機關註冊,還要求具有從事相關臨床學科工作經歷,經過醫療美容專業培訓或進修併合格或已從事醫療美容臨床工作1年以上。

追訪

網購未經註冊玻尿酸隱患極大

《中國美容醫學雜誌》編委楊東運告訴記者,未經註冊玻尿酸針劑質量上很難保證,注射後發生感染、炎症、肉芽腫等併發症的可能性比「行貨」要高得多。

據媒體報道,2015年8月,童女士在浙江省衢州市某美容會所花5000元在鼻子和下巴處各打了一針「紐拉」玻尿酸。一個月後,童女士的鼻子、下巴處出現紅腫、硬塊等不良反應,在輾轉上海、杭州等地求醫後,最終童女士在杭州某醫院做了注射材料取出手術,共花費7萬多元。

就在今年3月28日,原國家食葯監總局發布消費提示,提醒消費者在進行醫療美容時選擇有資質的正規醫療機構或醫療美容機構,並使用經過註冊的注射用透明質酸鈉等合法醫療器械產品。

早在2013年9月,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就曾做出類似提醒。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主任醫師潘博接受新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美容手術、注射美容、線雕美容等,只要是破皮進入皮膚後進行的治療項目都屬於醫療美容,與一般美容院進行的生活美容有著本質區別,「可以做注射整形的機構包括整形外科醫院、美容醫院、醫療美容門診部、醫療美容診所及綜合醫院中的整形外科和醫療美容皮膚科,不包括美容院、美容會所、個人在醫療機構以外的其他場所注射。」

自行注射後果嚴重 易造成血管栓塞

潘博指出,消費者沒有受過正規的醫學訓練,缺乏解剖基礎醫學知識,在盲視下進行注射操作時,無法控制注射部位的解剖組織和層次,無法避開重要的血管神經。自行注射玻尿酸造成血管栓塞的可能性很大,由此導致皮膚壞死、失明甚至腦栓塞的案例屢見不鮮。

據媒體報道,去年11月,大連兩位女士在網上購買玻尿酸後互相注射,注射後其中一名女士額頭不僅出現紅腫出血等癥狀而且視力也變得模糊。事後經大連市中心醫院美容科專家診斷,她這一針誤扎到了血管里,險些失明。

「認清產品,必要時查偽,不可貪圖便宜,太便宜的東西很可能有問題;認清醫生,必要時查詢執業證,不要輕易相信宣傳、包裝;認清機構,必要時查詢機構的許可證,不要去生活美容院、工作室注射。」楊東運說。

播主錄視頻展示消費者自行注射玻尿酸。微信截圖

延展

銷售未經註冊醫藥產品已觸犯刑法

北京東方律師事務所合伙人溫泉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原國家食葯監總局對未取得藥品批准文號、進口藥品註冊證號、醫藥產品註冊證號的藥品和醫療器械認定為假藥,銷售人員將依照銷售假藥罪追究刑事責任。

我國《刑法》規定第一百四十一條規定,生產、銷售假藥的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罰金;對人體健康造成嚴重危害或者有其他嚴重情節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並處罰金;致人死亡或者有其他特別嚴重情節的,處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或者死刑,並處罰金或者沒收財產。

溫泉提醒,未通過正規平台購買,雖然價格上可能有一定優惠,但出了問題也無法通過平台投訴解決問題,獲得相應賠償。如果購買藥品使用後未對人體造成嚴重損傷,僅有部分不適或質量問題,也會因為訴訟成本問題而不會採取訴訟方式維權。如果真的因為自行注射造成了嚴重損害,需要起訴的,也將面臨不確定被告真實身份,無法立案,無法依法獲得賠償的窘境。 去年5月至今,多部門聯合開展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提出建立嚴重違法犯罪者「黑名單」,並納入社會信用體系,實施聯合懲戒。

按照行動方案,目前正處於專項行動第三階段,該階段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監督中心將組織對部分地方進行抽查,完善法律法規,出台政策措施,建立健全長效機制,促進醫療美容產業規範健康發展。

新京報記者 許雯

( 作者:許雯編輯:張明江 )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中國網 的精彩文章:

連夜訪問美國,以色列總理的外交「絕唱」?特約
科研人員從昆蟲獲取靈感設計仿生機器人

TAG:中國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