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原標題: 為什麼明朝二百多年都未能徹底降服蒙古,清朝幾十年就解決了?


清朝經營蒙古,從皇太極三征林丹汗,到乾隆最終平定準噶爾,實際上也花了一百多年的時間,並非是幾十年。


先上結論:明朝對待蒙古,基本上一直就是打打打,沒有更加高明的辦法。不管是前一百年追著打也好,後一百年挑撥內鬥也好,雖然在軍事上常常佔上風,卻始終未能收服人心,在蒙古草原未能建立起有效的統治,終明之世蒙古一直為患邊疆。而滿洲人建立的清朝,在以蛇吞象般取代明朝後,兼具中原農耕文明與滿蒙藏草原游牧漁獵文明的二元特點,自身深諳草原民族的生存之道,構建出了針對牧區的直接統治體系,正是盟旗制度這一制度創新最終牢牢控制了廣大蒙古地區。以下是簡略分析。

1368年,明朝將元朝皇室追殺至塞北,北元雖然屢次遭到明軍的毀滅性打擊,但是始終殲而不滅、剿而不絕。明朝遇到了和歷史上那些中原王朝面對的同樣問題,草原上的游牧民族如星星之火,屢仆屢起,無法根治。



類似於漢滅匈奴,而鮮卑興;唐亡突厥,則回鶻起。明在農耕區的統治是穩固有效的,但在面對逐水草居的游牧民卻缺少可靠辦法。明初洪武八征、永樂五征,曾經打得北元勢力落花流水,東奔西逃,但是明朝勞師遠征,卻所獲甚微。反倒是因韃靼(黃金家族的北元)遭到打擊,瓦剌(西蒙古)趁機坐大,土木堡一役差點讓明朝提前終結。


其後,明朝調整了策略,不再單純依靠軍事部署主動出擊,採取分化瓦解的政策,力爭在牧區形成多中心的均勢體系。比如兀良哈在明初即歸順明朝,在瓦剌和韃靼保持均衡時,中間蒙漢民族也曾出現過數十年的和平共處。

然而,達延汗1506年統一漠南蒙古(韃靼)後,蒙古高原還是重新形成了統一的權力中心。至明末,達延汗重建的蒙古汗國傳承至林丹汗,林丹汗直轄察哈爾部,又是整個東蒙古(韃靼)的總汗。明朝對蒙古的經營常常有心無力,疲態盡顯。


應該說,明在邊疆少數民族地區也嘗試過某種與內地不一樣的制度,比如針對南方少數民族設置的土司制度,也就是所謂羈縻制度。而衛所制度則主要是用來防禦北方的蒙古的。


但是後者明顯並不特別成功,並未收長治久安之功。明朝前後大規模修建長城50餘次,工程在200餘年幾乎一直在進行,役夫不計其數。我們今天遊覽的長城即是拜明人所賜。明朝沿長城諸險要地帶建立了「九邊三衛」:在大同、榆林、甘肅、寧夏、太原、遼東、貴府、薊州、固原設置九個邊疆重鎮,合稱「九邊」;在長城以北設太寧衛、東勝衛、開平衛,合稱「三衛」。


這樣,就形成了以北京為中心,以九鎮為支點,以衛所等為網路,以長城為屏障和陣地的嚴密防線。


總體上,有明一代,蒙古叛服無定,與明朝攻防互見。


對比清朝對於蒙古的經營就比較得心應手了。其中有三條辦法比較奏效。一是軍事征服,血腥鎮壓反抗者;二是政?束縛,實施盟旗制度;三是推行黃教,羈縻民族性格。特別是獨創的盟旗制度,相當於防風固沙工程,一個個的小格子,使沙丘漸漸停止了流動,沙子還是沙子,但是已經對人類構不成威脅了。


曾經在草原上呼嘯來去以劫掠為生的戰士,不得不變成自食其力的牧人。從中原王朝的角度來看,草原帝國的威脅就此被輕鬆地解決了。



軍事征服。自努爾哈赤建立後金起,就與附近的蒙古諸部會盟、聯姻。1616年,察哈爾林丹汗與明朝結盟,企圖聯手遏制後金的擴張。努爾哈赤及皇太極則利用各部落、氏族之間的矛盾,採取招撫、利誘、通婚、脅迫等手段,以分化蒙古各部,孤立林丹汗。

林丹汗連續遭到打擊,眾叛親離死去。1635年林丹汗之子額哲出降,獻元代傳國璽「制誥之寶」,察哈爾部滅亡。「本朝龍興,蒙古科爾沁部率先歸附,及既滅察哈爾,諸部相繼來降。」1636年,漠南蒙古各部奉皇太極為蒙古大汗。皇太極改國號為大清,改元崇德。置蒙古衙門統管蒙古事務,並派員前往歸附的蒙古各部「查戶口、編牛錄、會外藩、審罪犯、頒法律、禁奸盜」。此後漠北、青海蒙古(四衛拉特盟主固始汗)各部震動,紛紛遣使入貢。


1638年,清朝改「蒙古衙門」為理藩院。1676年四衛拉特之一準噶爾首領噶爾丹打敗衛拉特盟主鄂齊爾圖汗之後,攻打歸附了清朝的喀爾喀蒙古,意圖重新統一蒙古,由此與清朝的矛盾加劇,導致康雍乾三朝多次對準噶爾用兵。至乾隆25年(1760)才最終平定。清廷此時內部穩定,國力強盛,戰鬥力較強,且運用剿撫並用的策略比較成功,在戰爭指導上,能依據客觀情況,制定出切合時宜的作戰方針,注意發揮騎兵快速機動作戰能力和火器部隊的作用。


至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渥巴錫率土爾扈特部內附,蒙古除布里雅特、卡爾梅克等由俄統治外,其餘各部均納入清朝版圖,乾隆帝作詩曰:「從今蒙古類,無一不王臣。」當然伴隨著軍事征服,蒙古各部落遭到了極重摧殘,大量人口死於戰亂。準噶爾部和清朝對峙70多年,清朝統治者對其抱有很深的敵視和不信任心理,準噶爾原有60多萬人口,由於戰爭、內訌、瘟疫、殺掠、逃亡,準噶爾部人丁殆盡,倖存者依附於喀爾喀蒙古賽音諾顏部者曰額魯特,游牧青海者曰綽羅斯。


2、正文治束縛。滿蒙結盟是清代一以貫之的國策,倡言滿蒙一家,滿蒙貴族通婚情況很常見。清朝每代皇帝都會迎娶蒙古貴族女子為妃為後,清室的公主多尚蒙古王公。清廷根據蒙古部落首領原來地位的高低和效忠的程度、功勞的大小,分別授予親王、郡王、貝勒、貝子、台吉等各種爵位,使他們享有各種政經特權。可以說,滿蒙貴族在血緣關係上是趨向融合的,在政治心理上也是趨同的。


清朝皇帝非常了解游牧民族戰鬥力強盛之原因,那便是其機動性,能夠在游牧當中按照需要聚散離合,一旦時機成熟就會迅速聚集,產生致命的攻擊力。要讓他們不具威脅,必須使其碎片化,禁錮在固定的土地上,使其無法再機動聯合。為分化控制蒙古人,清朝精心設計了盟旗制度。此制自初置至完備,歷時一百四十多年。


1624年始,即對歸附的蒙古部眾按八旗組織原則,在其原有社會制度基礎上編製旗分,後歸附的蒙古諸部都以此方法安排處置。至1771年土爾扈特部蒙古返歸中國後,全蒙古部眾悉數被納入盟旗體制。



按照地域分為內蒙古四十九旗、外蒙古八十六旗、西北蒙古三十四旗、西套蒙古二旗,、青海蒙古二十八旗,共計一百九十九旗,各旗大者數萬人,小者不過數千人。其中旗是基層的行政、軍事單位,也是賜給旗內各級封建主的世襲領地。


旗是經過編織佐領,安置屬民,分給牧地,劃定旗界,任命札薩克形成的,選擇任命札薩克不但要考慮其內部權威性,更主要的是考慮對朝廷的忠順程度。盟為旗的會盟組織,合數旗而成。盟並非一級行政機構,盟長要經朝廷的確認,其主要任務是充當三年一次的會盟召集人,履行比丁、練兵、清查錢穀、審理重大刑名案件等職責,但不得直接干涉各旗內部事務,無權發號施令,只有實行監督的權力,有義務隨時告發札薩克的不法或叛逆行為。各旗雖人丁不多,但旗內同時封授大大小小的世襲爵位且都享有一定的特權,以此「眾建諸侯而分其力」。



貴族群體龐大,供養者卻人口稀少,生之者寡而食之者眾,部民負不堪其負,長期掙扎在溫飽狀態。同時,清廷畫地為牢,對各旗劃定牧場,嚴禁越境游牧,使蒙古牧民喪失了抵抗天災的能力,因天災所致的大規模死走逃亡所在多有。而長期固定地域放牧,也使草場退化、沙化嚴重,畜牧業持續萎縮,生計日益艱難。此外,蒙古各盟旗還要應付不定期的軍事徵發,其徵兵比例遠遠高於其他民族,因戰爭損耗的人口不計其數。


3、宗教羈縻。清代統治者深知蒙古人對寵信喇嘛教,於是因勢利導,大力扶持鼓勵發展喇嘛教格魯派(黃教),利用黃教鞏固其對蒙古等各部的統治,削弱蒙古族「英勇尚武」的傳統,使其成為維護安定社會秩序的重要支柱。清廷大範圍鼓勵蒙古封建王公興建寺廟、翻譯佛經,甚至規定蒙古人家有兩男以上者,必須有一人出家做喇嘛。在清朝統治者大力提倡尊崇佛教政策鼓勵下,喇嘛教在青藏和內外蒙古、新疆額魯特部和五台山等地區,都大大發展。據清末統計:內蒙古各地興建喇嘛教寺廟一千餘座,外蒙古747座,青、甘、新、川等地蒙古人聚居區域,也興建寺廟600百餘座。


這些寺廟,長期駐廟喇嘛多則2500人,少則亦有10餘人。喇嘛教在清代已成為廣大蒙古人賴以寄託未來的精神支柱,更成為清朝統治者和蒙古封建王公鞏固統治地位的工具。崇奉喇嘛教的直接結果是人口的大量減少,和反抗意識的淡化。因草原上廟宇眾多,喇嘛被免除兵役、徭役和賦稅,給予某些特權,這一政策實際上刺激了更多平民出家為僧,大量年輕男子云集各廟宇,念經修佛,極大地阻礙了蒙古族經濟文化的發展。


喇嘛構成了新的特權階層,人數一度到達蒙古族男人中的三分之一,這些本來充滿血性的蒙古勇士,全變成了每天念經的喇嘛。和平主義的佛教教義,促使蒙古人放下揮舞的戰刀,變得溫順無比,喪失了戰鬥力。而喇嘛是不能娶妻生子的,長此以往,人口必然下降。缺少勞動力,深重勞作轉移到女子的身上,使得蒙古人身體素質更加降低,生育力就更弱,惡性循環。


另外,男不婚女不嫁,自然導致不正當的性行為,造成性病流行,瘟疫不斷,生育力大為削弱,嚴重影響人口質量。


總之,盟旗制度伴以軍事征服、正文治瓦解、文化籠絡和精神麻痹等政策,使蒙古人徹底衰落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女子躍馬揚刀進東京 的精彩文章:

菲律賓戰役中麥克阿瑟跑了,數十名美國女兵遭到日本人怎樣對待?
楊玉環當年是被高力士勒死了還是跑到日本去了?貴妃復活全面解析

TAG:小女子躍馬揚刀進東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