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為什麼「路上行人慾斷魂」

為什麼「路上行人慾斷魂」

公元前672年,晉獻公討伐驪戎,搶了美女回來,就是驪姬。後來生了孩子叫奚齊。當時的晉國太子是申生,獻公想廢掉太子就讓太子及其兄弟去外地駐守。後來因為驪姬陷害太子,使其自殺了,驪姬又進讒言使得公子重耳逃亡,在重耳逃亡的19年里,介子推一直不離不棄對重耳忠心耿耿。

後開,重耳回國成為晉文公,很多資料上說文公賞賜沒有給介子推,生氣隱居不見主子了。這段在《史記》中有明確的記載,介子推和他母親的對話寫的很詳細,感覺不到他對晉文公有什麼怨恨之情。而是認為那些得到賞賜的人無異於"竊人之財"的盜賊,故"難於處矣",因此帶著母親隱居。後來重耳經別人的提醒才想起來,從中也確實看出些重耳真是忘了。

晉文公後悔自己忘恩負義,趕緊派人召介子推受封,才知道他已隱入綿山。晉文公便親自去找,誰知那綿山蜿蜒數十里,重巒疊嶂,谷深林密,竟無法可尋。晉文公聽小人之言,下令三面燒山。沒料到大火燒了三天,介子推的影子也沒見。晉文公叫人在山前山後放火,周圍綿延數里,火勢三日才熄,介子推終究沒有出來。

每當看到這裡我都唏噓不已,是真想找到介子推還是急於殺死介子推呢?想一想那時的晉文公已經是六十多歲的老人了,難道這點道理還不明白嗎?唯一的解釋就是裝糊塗,不禁為介子推感到不值。

介子推母子枹樹而死。人們為了紀念介子推,就在那個月不生明火,吃飯也吃冷的食物。後來一個月漸漸減少到清明節的前一天,即為"寒食節"。過節的當天,家家門上插柳枝、燒紙錢、在野外祭祀、吃冷飯這些都是為了紀念介子推。後來,人們也常常在寒食節紀念死去的親人。

雖然寒食節的真正起源並非來自於介子推,但將紀念介子推作為寒食節起源的說法卻更為流行,甚至後來寒食節逐漸被清明節取代,許多人又把紀念介子推作說成清明節的起源。

清明節最有名的詩無非是唐代詩人杜牧的《清明》

清明時節雨紛紛,

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

牧童遙指杏花村。

這首詩描寫清明時節的天氣特徵,清明時節應該並不是單單指清明節這一天,詩人所處的正如現在天氣多變的春季里,有時春光明媚,花紅柳綠,有時卻細雨紛紛,綿綿不絕,「路上行人」是誰呢?就是作者自己吧!

因為清明在我國古代是個大節日,照例該家人團聚,一起上墳祭掃,或踏青游春。而作者身在他鄉,在陌生的地方趕路,即使給逝去的先人上墳都成了奢侈。偏偏又遇上雨天,只有找個酒家,借酒以寄愁思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Teacher優課件 的精彩文章:

他們才是教育改革中的「弱勢群體」

TAG:Teacher優課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