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倫敦謀殺率首超紐約 每三天就有一人被殺

倫敦謀殺率首超紐約 每三天就有一人被殺

4月1日,倫敦旺茲沃斯一名20歲的男子被刺身亡。據英國《每日電訊報》報道,這起謀殺案讓倫敦自2018年以來,被刺死的人數達到30人。

倫敦的謀殺率,已經在當代歷史上首次超過了紐約。去年倫敦的殺人案還不到紐約的一半,然而在過去的兩個月里,倫敦不斷攀升的持刀犯罪率,讓它的謀殺案件超過了紐約。

 事發當天,警方於凌晨1點10分接到通知,當時有人在路邊發現一名男子受傷。警察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時,他們發現了那名被刺傷的男子。儘管他們努力搶救,但並未能挽回他的生命,這名男子在凌晨2點前被宣布死亡。

據悉,受害人當晚在附近的酒吧喝酒,他是在離開酒吧後遭到了襲擊,這成為了本月的第一起謀殺案。警方表示,一名21歲的男子因涉嫌這起案件的謀殺而被捕,目前拘留在倫敦西部的一個警察局。

「真的很悲傷,暴力事件讓一個年輕人慘死,又一個家庭因此遭受了毀滅性打擊。我們呼籲那個地區的人能夠出面(作證),」 偵探總督察馬克·克蘭威爾(Mark Cranwell)說。

 今年2月份,倫敦有15起登記在冊的殺人案,而紐約有14起。3月份倫敦有22起殺人案,紐約則有21起。8名倫敦人在3月14日到3月20日這6天里遇害,其中大部分都在30歲以下。

倫敦警察局表示,該局正在「關注倫敦謀殺事件的增加」。市政廳對首都的持刀犯罪「深感擔憂」,但與倫敦警察一起堅稱倫敦「仍然是世界上最安全的城市之一」。「謀殺案真的太多了,我們正在和我們的合作夥伴一起努力,了解這一增長情況,以及我們可以做些什麼來阻止這些悲劇的發生,」一名發言人說。

據英國《獨立報》報道,2018年,倫敦每三天就有一人被刺死。倫敦警察局局長克雷西達·迪克(Cressida Dick)表示,刀具暴力的急劇增長某種程度上是社交媒體所導致的。

除了持槍犯罪,倫敦的持槍犯罪也讓人恐慌。據英國《衛報》報道,就在本周一,同一天晚上有兩名青少年被槍擊身亡。在倫敦北部的托特納姆,17歲的女孩塔娜莎· 摩爾比· 布萊克(Tanesha Melbourne-Blake)遭受了飛車射擊後身亡。警方於周二早上說,周一晚上遭槍擊的另一名16歲的男孩,因傷勢過重在醫院過世。

周一晚上9點半左右,塔娜莎正和朋友在托特納姆,一輛行駛的車中的持槍人士超她開槍射擊。據目擊者稱,當警察和醫護人員趕到現場時,受害者被數十個包圍著,其中包括了塔娜莎的母親。「她尖叫著、不知道該怎麼做。她不應該(遭受這一切)。她的母親不應該看著她死去呀,」一名目擊者說道。

前任倫敦警察局主要負責人勒羅伊·羅根(Leroy Logan)對BBC說,「倫敦的暴力已經變得像病毒一樣」。羅根說,「我都不知道事情為何如此失控,我們已經看到暴力像病毒一樣蔓延,它在社會的許多不同地區流行起來。」

在羅根看來,目前的情況只能以整體的方式進行處理,因為它的影響是整體性的。警察不能只是逮捕(犯人)然後停止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警察必須與社區進行合作。

 克羅伊登中央議員薩拉·瓊斯(Sarah Jones)擔任議會跨黨派持刀犯罪問題小組的主席,她告訴BBC,倫敦可以像紐約學習如何減少暴力犯罪。瓊斯說,「倫敦需要把暴力犯罪當做疾病來對待,紐約已經能通過公共衛生策略來減少嚴重的暴力事件的發生。」

塔娜莎的母親周二在事發現場放了鮮花並附有一張卡片,上面寫著:給我的寶貝塔娜莎。我會非常想念你的,無論我去哪裡,你將永遠和我在一起。」署名是「愛你的媽咪」。


新聞報料

商務合作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界面新聞 的精彩文章:

【天下頭條】特朗普首席經濟顧問科恩辭職 貝佐斯首登福布斯富豪榜榜首
朝鮮否認幫敘利亞製造化學武器:美國惡意宣傳

TAG:界面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