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你知道嗎?清明節的這些民俗,原來都與軍事有關

你知道嗎?清明節的這些民俗,原來都與軍事有關

來源:解放軍報客戶端 作者:張璦敏

清明是我國二十四節氣之一,清明節作為我國的傳統節日,從周代開始至今已有約兩千五百年的歷史。在大地春回的最美時節,人們紛紛走出居室,到戶外探尋春天的氣息。

你知道嗎,清明節除了祭掃先人,還包括踏青、放風箏、插柳、打鞦韆、拔河等諸多風俗。這其中,還真有幾項風俗,與軍事不無關聯。

蹴鞠

說起蹴鞠,人們第一反應就是足球。足球與蹴鞠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這項運動也被稱為「綠茵場上的戰爭」。其實,蹴鞠這項古時候清明節人們最喜愛的遊戲,還真與戰爭密切相關。

鞠,就是一種皮球。這種皮球的球皮用皮革製成,球內用毛塞緊,與現在的足球有些不同。蹴鞠,就是用腳去踢球。說起蹴鞠的起源,竟然可以追溯到黃帝。《太平御覽》中就曾記載:「蹴鞠者,傳言黃帝所作,或曰起戰國時。記黃帝,蹴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才也。令軍事無事,得使蹴鞠。」原來,五千多年前,黃帝聯合炎帝,與蚩尤進行了一場大戰。黃帝為創新武士訓練方式,於是發明了蹴鞠。

到了漢朝,蹴鞠更成為軍事訓練的重要手段。劉向的《別錄》一書中曾記載:「踏鞠,兵勢也,所以練武士知有材也。」也就是說,蹴鞠是檢驗士兵訓練水平的重要方式,而且能通過遊樂的方式來加強訓練,真可謂事半功倍。蹴鞠能培養士兵的奔跑、摔跤能力,又有助於提升規則和紀律意識,還能進而選拔人才。大名鼎鼎的漢代名將霍去病,其實就是一位蹴鞠超級粉絲,正是因為喜愛蹴鞠,才練就了他健壯的體格和勇敢的精神。

到了宋代,一度出現了皇家蹴鞠隊,32名專業「球員」全部納入軍隊編製。尤其是到了逢年過節,治理軍營的最好方式,莫不如來一場蹴鞠比賽,既能活躍節日氣氛,又能增強士兵體魄,何樂而不為?

要說這蹴鞠怎麼就成了清明節的傳統民俗呢?原來,古時候清明節要寒食禁火,人們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自然要活動身體,蹴鞠也就成了清明節的重要民俗活動之一。

時至今日,蹴鞠這些傳統運動並沒有消亡。《史記·蘇秦列傳》中就記載了齊國臨淄地區民眾擅長蹋鞠。2004年,臨淄也被正式確認為世界足球的起源地。如今,足球是臨淄中小學生的必修課,蹴鞠文化也風靡校園內外,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

放風箏

清明放風箏是普遍流行的習俗。當然,人類最早實現的飛行夢想,也應當從小小的風箏算起。

風箏最早被稱為紙鳶,後來人們給紙鳶繫上了竹哨,進入空中後哨聲有如箏鳴,「風箏」之名由此得來。你肯定想不到的是,風箏最早的用途,其實是一款軍用工具。

春秋時期,就有公輸班(魯班)「作木鳶以窺宋城」的記載,也就是說魯班曾搭乘自己製作的木鳶,飛到宋國的都城上空偵察情況。還記得「四面楚歌」的故事嗎,相傳就是風箏在軍事上的一次偉大實踐。楚漢為爭奪霸權,漢軍將領韓信命人用絹綢製作了一隻大風箏,在夜深人靜之時飛到楚軍大營上空,利用風箏上的笛聲與高唱楚歌的漢軍配合,使楚軍思鄉厭戰,最後不戰自潰。還是這個韓信,民間有傳說他曾「乃作紙鳶放之,以量未央宮遠近,欲穿地入宮中」。原來韓信是想用風箏線與地面的夾角和風箏線的長短來計算距離。也算是把風箏物盡其用吧!

風箏除可用於偵察,還可用於傳遞情報和重要信息,是一個不知疲倦的「戰時郵遞員」。南北朝時期,梁軍被敵軍圍困於台城,向外求援的「救命信」就是用風箏送出去的。唐朝末年,再次出現了成功利用風箏傳遞信息請求友軍救援的記載。一直到抗日戰爭時期,抗日根據地軍民在敵人的重重封鎖下,也曾成功利用風箏傳遞日軍開展「掃蕩」的軍事情報。

直到今天,人們都沒有放棄風箏的軍用價值,一直在花費巨資研究「軍用風箏」。

拔河

說起來,拔河這項被大眾廣泛接受的運動,其實也來自軍事。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有了拔河這項活動。不過那時人們拔河不叫「拔河」,叫「鉤強」或「牽鉤」。根據《墨子·魯問》中的記載,還是那位搭乘風箏執行偵察任務的魯班,為楚國製造出了「鉤強」

原來,春秋時期楚、越兩國水軍交戰,「鉤強」可用於阻擋或鉤住敵船。有了這種兵器,敵船前進時就能阻擋它,敵船後退時就能鉤住它,這才幫助楚國水軍取得了大勝。但在使用「鉤強」時需要大家使出很大的力氣,因此在平時訓練時就常看到兩幫人馬「牽鉤」的場景。

楚國訓練水軍時,使用的還是用薄竹片做成的「篾纜」來代替長鉤,然後把士兵分成兩隊,各自執篾纜的一端進行對拉。後來,這個軍事項目逐漸流傳到民間,「牽鉤」也逐漸成為一種習俗。

直到唐朝,「牽鉤」才正式得名為「拔河」。拔河不僅在唐朝最為盛行,就連唐玄宗李隆基都是個鐵杆「拔河迷」。相傳他三番五次到御樓上觀看拔河比賽,還曾組織過千人拔河大賽,令前來觀看的外國使臣震撼不已。當然,李隆基也不忘在軍隊中積極推廣拔河訓練,拔河作為習俗也就一直沿襲下來。

清明節人們喜愛拔河,主要是漫長的冬季室外活動少,春暖花開時趕緊出來舒展下筋骨,健體強身。拔河需要全身運動,既呼吸了新鮮空氣,又鍛煉了身體,真可謂一舉兩得。

射柳

說起來,射柳是我們最陌生的習俗了。這其實是古時候人們用來練習射箭技巧的訓練。

射柳習俗最早可以追溯到匈奴、鮮卑等北方游牧民族。他們在祭祀活動時,喜歡將柳枝插於地,策馬馳繞。那時候人們通常把柳樹中上部削去青皮一段,使之露白,作為靶心。大家再依次馳馬拈弓射削白處。對這些以騎射為業的游牧民族來說,騎馳之時不射上幾箭,確實難解「手頭之癢」。

遼朝建立後,射柳習俗也逐漸走出草原,被更多的人所接觸。柳樹枝本來就細小柔軟,被風一吹更是四處搖擺,要想在馬上射中這個「移動靶」,非得有點真功夫才行。通過射柳,確實能檢驗出一個人騎射技術的精良,這可比百步穿楊簡單不了多少。因此,射柳也成為騎兵軍事訓練的重頭戲,《遼史》中也有軍營舉行射柳大賽的明確記載。

到明朝時,還出現了一種射柳的新玩法。據記載,人們先是把鴿子放在葫蘆里,然後把葫蘆高掛於柳樹上,之後彎弓射葫蘆讓鴿子飛出,最後以鴿子飛出的高度來判定勝負。這種節日競技相沿成習,一直延續到清末。

雖說現如今有些習俗逐漸淡化,但正所謂「種瓜得瓜種豆得豆」,清明時節貼近自然,強身健體,益智怡情,也是一種極好的生活態度。

這個清明小長假,你有沒有打算體驗一下這些「准軍事訓練」一般的傳統民俗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解放軍報融媒體 的精彩文章:

在這裡,暢聽兩會之聲(二)
「天目戰神」來了 中國頂級特種兵的秘密

TAG:解放軍報融媒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