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西方不亮東方亮:俄國際安全會議又擴容了,咋看?

西方不亮東方亮:俄國際安全會議又擴容了,咋看?

第七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4日上午開幕,會議持續到5日整個上午。在西方對俄一切都看不慣、拚命打壓封鎖抵制、互逐外交官鬧得沸沸揚揚情況下,來賓可不老少,是歷屆與會人數最多、規格最高的一次,俄夠有面子!

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咋回事?

這是由俄羅斯主導、俄國防部主辦的國際性會議。最早發起是2012年。此後每年在莫斯科舉辦一次,邀請世界各國代表討論全球及地區安全問題,迄今已連續舉辦了7次。它是個開放性的、就與會方感興趣的話題展開對話的國際性論壇。這種方式有助於尋求共同點,作出各方均可接受的決策,以促進各國、地區和全球安全。俄國防部每次都藉此不失時機地展開積極的雙邊軍事外交活動,以前沒接觸的建立軍事部門間的聯繫、簽署軍事與軍事技術合作協議。

這次來了多少人?

前幾屆啥情況。如果說2012年第一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舉辦時,與會人員還僅有來自50個國家、約200名代表的話,那麼之後的幾屆則是呈遞增式增長。2013年第二屆時,曾預計與會代表200-220名,實際與會人員250多名。到2014年第三屆時,在北約成員國因烏克蘭問題集體抵制的情況下,仍有來自40多個國家和5個國際組織的約300名代表與會。2015年第四屆時適逢偉大衛國戰爭與第二次世界大戰勝利70周年,與會的有來自70個國家、6個國際組織(聯合國、歐安組織、上合組織、獨聯體、集體安全組織、紅十字國際委員會)的約400名代表,其中有13個國家代表團由國防部長帶隊。2016年第五屆時,預計500多名代表與會,會議總結時實際到會的有來自80多個國家、7個國際組織的約700名代表。52個國家派出了官方軍事代表團,其中19個由國防部長親自帶隊。世界90多家媒體派出約500名記者與會報道。去年有來自86個國家和地區的學術和軍事機構代表共計750多人與會,另有超過20名國防部長級代表參加會議。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在會上發言

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在會上發言

就屬這次人最多。共有來自95個國家的850多位來賓參加了論壇,包括30名國防部長、15名總參謀長和國防部副部長、8個國際組織代表以及68名外國安全領域知名專家學者與會。700多個俄羅斯與國外媒體記者被獲准參與會議報道。無論是參與國、來賓、與會記者都是歷屆最多的,層次規格也是最高的。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

議題都有啥安排?

本屆莫斯科國際安全會議的主題是「敘利亞『伊斯蘭國』潰敗後中東形勢發展展望」。會議安排了3次全會、2場專題討論。3次全會是:「伊斯蘭國在敘利亞的崩潰:地區和平成果與前景」「全球多中心世界的安全」「歐洲安全:合作還是對抗?」, 2場討論的專題是「中東和北非的地區安全」「作為解決軍事政治問題手段的『軟實力』」。

說明了啥?

與會代表構成體現了俄面臨的東西方關係現狀,西方的「大朋友」沒交下啥,東方(指政治意義上的概念)的小「兄弟」不老少。這說明:

一是,說明「向東看」起了效果。曾幾何時,蘇聯解體的前幾年,俄把同美國為首的西方搞好關係看得很重,以科濟列夫任外長期間最為典型,把目光聚焦於同美國交好、搞好關係,忽視了傳統盟友、曾經的小兄弟。在同西方關係、首先是同美國的關係遇到麻煩後,俄掉頭轉向了蘇聯時期的傳統夥伴。普京在其總統第一任期開啟了向東轉看的進程,2000年7月對平壤進行了一次出人意外的訪問。多年下來,效果明顯。這些國家讓俄感到比西方更可依賴。

二是,說明俄敘利亞反恐很給力。2015年9月,俄強力介入敘利亞打擊恐怖主義,成效顯著,贏得眾多國家好感與信任。按俄方的說法,此舉證明,俄從未背叛、拋棄自己的老朋友和盟友敘利亞,俄是能夠為朋友提供安全保障、有擔當的國家。

三是,說明「階級陣線」很鮮明。西方很講「政治」,堅持政治正確,戴著有色眼鏡看俄;東方夥伴也很講究、很捧場。中國這個大朋友就更給力了,剛剛就職的國務委員兼國防部長魏鳳和親自帶隊來了,而且對紹伊古說了很暖心的話,就是表達「支持」來了,就是想告訴某些人「中俄軍方關係密切」,這也真夠直白的了,俄方當然高興,竟把這話實實地貼到了國防部的網站上去了。

- END -

華語智庫專欄作者 |朱長生

華語智庫高級研究員、副秘書長,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歐亞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外經貿大學俄羅斯/獨聯體研究中心研究員,環球戰略智庫特約研究員

華 語 智 庫

更 多 專 家 解 讀 可 按 國 家 查 看 文 章

長 按 下 方 二 維 碼 , 關 注 本 公 眾 號

專家 | 深度 | 權威 | 原創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華語智庫 的精彩文章:

西藏神山腳下有塊印度「飛地」?
美國如何讓軍人成為全社會尊崇的職業

TAG:華語智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