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頭號玩家》不是我的菜

《頭號玩家》不是我的菜

又連刷兩部片,在一個春風沉醉的晚上。

《頭號玩家》評價都是好好好,到了鬼哭狼嚎的程度。

電影是可視聽的故事,必須跪拜斯皮爾伯格,聲畫效果杠杠的,畢竟大腕+大錢砸出來的。

一部片子集成了各種經典流行文化元素,電影的、動漫的、動畫的、遊戲的,版權搞得定的都露臉了;彩蛋不停,宅男遊戲控二次元集體唾沫橫飛。

確實是大製作。很好看。很好。

你的蜜糖我的毒藥,《頭號玩家》不是我的菜。

首先,世界觀或想像力方面,各種已有高級熟料燴到一起,整合後仍很高級,但沒高出幾級,總覺得還差口氣。

近未來,貧困,遊戲;青少年成長,行動改變命運——故事設定跟其他爆米花電影的內生邏輯相同,少了點新鮮感。

《頭號玩家》原著小說我曾花3小時翻完,比一部起點小說字數少點,節奏更緊湊點。看小說過程同樣無尿點,但翻完就完了,以後不會再複習。

故事的底層架構或操作系統:對於虛擬的未來,人之於其創造物,只能沉迷而無力反抗(最後每周少玩兩天算妥協吧)。

無法激起內心一池春水。

也許我太刻薄了,看電影不過是滿屋陌生人一起,專心100多分鐘。

但同是斯皮爾伯格,記得第一次看ET,我掉淚了,為片子的情感溫度。

《頭號玩家》角色扁平:主角與反派,只有偉光正與壞透了。最後反派大boss沒對男主小朋友開槍,可能是性格方面唯一的軟弱。

140分鐘故事講完了,男主性格與開頭比,明顯變化有多少,沒看出來。

也可能是打怪升級,青少年人物不宜搞得太複雜。

更可能是我的青春太空洞了。

此處刪去五百字。

再刷《通勤營救》,同樣套路滿滿,國內評分不到7了。

雖說口碑差了點,但熬過略悶的開頭,六旬大叔返程登上通勤車,緊張感就出來了。

一步步被算計逼到絕境,一點點掙扎越陷越深,賭注越來越高。

個體的人,可能是善良、勇敢、慈愛,憂鬱、虛偽、狡詐的集合體,沒有誰好到100%,這是人性的複雜。

男主從生活中的一條蟲到最後成為英雄,性格是立體的,隨著故事的推進,也真正起了變化。

即便女壞蛋也氣質佳美美噠,好感度+50%。

總結:膩了聲色犬馬,以後多關注故事和人物塑造吧。

只是個人口味。(完)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火星往事 的精彩文章:

水形物語 觀後有點小失落

TAG:火星往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