崑崙穴——腳踝痛、腰痛的特效穴
導言
崑崙穴屬火,表現出火的炎上特徵。「崑崙」有高大的意思。本穴之氣如山峰貫於巔頂,故其治療頭痛、目眩、目痛、落枕、腰背疼痛諸疾甚效,是因足太陽膀胱之經脈起自目內毗,環頭至巔,下行腰背的緣故。又能順勢而下如崑崙之披瀝百川,治療咳喘、難產、胞衣不下等症。(編輯/三木)
崑崙穴
崑崙為膀胱經經穴,「所行為經」,故而此穴應用範圍很廣。此腧穴於外踝部,能發揮其近治作用,舒筋利節,治療下肢局部病症。如《通玄指要賦》說「大抵腳腕痛,崑崙解愈」,《肘後歌》載「腳膝經年痛不休,內外踝邊用意求,穴號崑崙並呂細,應時消散即時瘳」,《勝玉歌》也雲「踝跟骨痛灸崑崙,更有絕骨共丘墟」等。
崑崙穴
腧穴定位
在外踝後方,當外踝尖與跟腱之間的凹陷處。
【穴名由來】
崑崙,廣漠無垠也。本穴內的各個層次都有氣血物存在,如廣漠無垠之狀,故名。
【特別注意】
按摩崑崙穴至局部出現酸、脹、麻、熱感為宜。
按
摩
手
法
【彈撥法】
仰卧,用左食指尖放在崑崙穴上。彈撥左崑崙穴用右食指,首先向下力壓,然後向外踝方向滑動,彈撥時操作者感覺指下有一根筋在滾動,被操作者感覺麻、痛或有觸電感向足心放射,左右崑崙穴各彈撥 3 次。
【捏拿法】
用右手拇食指叉開,食指按在右足崑崙穴,拇指按在右足內踝下照海穴上,拇食指同時用力捏拿 50 下;換左手捏拿左足崑崙穴 50 下。
【揉捻法】
兩拇指分按兩足崑崙穴同時揉捻 50 下。
按摩功效:
按摩崑崙穴有安神清熱、舒筋活絡之功、主治頭痛、目眩、項強、鼻衄、腰痛、腳跟痛、小兒癲癇、難產、胞衣不下、下肢麻痹或癱瘓、坐骨神經痛、足踝關節及周圍軟組織疾患等。現代常用於治療坐骨神經痛、踝關節炎、神經性頭痛等。
指壓三穴使頭腦清醒
如果腦部功能遲鈍,工作效率降低,那一定是因腳部瘀血而引起。換句話說,是由於腳部活動不足而產生血液循環停滯。由此可見頭和腳有密切的關係。要鍛煉頭部,首先要鍛煉腳部。
治療腳部瘀血有效的是指壓外踝下端前窪處的丘墟穴,其次是崑崙穴。先將肌肉放鬆,一邊緩緩吐氣一邊強壓 6 秒 鍾, 如此重複 10次。還有採用足三里打擊法也很有效。先深吸一口氣,用手刀擊打的同時將氣吐盡,如此重複 10 次,頭腦便能清醒。
登場書籍
《養命大穴99: 一學就會的特效按摩法》
本書採用圖解方式,每個穴位配兩張圖,你既能在人體圖找到精準的穴位位置,又能在真人實體圖上快速地找到並按摩該穴。本書一穴多用,每個穴位都可以調養許多疾病,全面激發身體自救力,這是最省錢、最安全、最有效的健康秘訣。
養生正道
版權聲明


TAG:養生正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