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孝庄為什麼屈尊嫁給多爾袞 真相終於被揭開了

孝庄為什麼屈尊嫁給多爾袞 真相終於被揭開了

博爾濟吉特氏,史稱「孝庄文皇后」,蒙古族,出生於風景美麗的科爾沁草原。 為蒙古貝勒寨桑之女,天命十年(1625年),其兄吳克善台吉將她送到後金,嫁給努爾哈赤的第八子皇太極為側福晉,時年十三歲。1636年皇太極稱帝,封博爾濟吉特氏為庄妃。1638年二十六歲的庄妃生皇第九子福臨。崇德八年(1643年)皇太極病逝,六歲的福臨在多爾袞的擁立下登基,次年改元曬治,尊其生母為皇太后,時年三十二歲。

多爾袞(1612—1650),清太祖努爾哈赤第十四子,皇太極之弟,太宗時封和碩 睿親王,清世祖以沖齡即位後,多爾袞即稱攝政王,他為滿清王朝入主中原立下了汗馬功勞。

關於孝庄與多爾袞的情感,多數史料都這樣記載:皇太極病重時,孝庄與多爾袞一直隨侍在側,兩人時常眉目傳情。皇太極死後,多爾袞不爭皇位,而力主皇太極之子福臨繼承大統。孝庄為此感激不盡,並以太后身份傳懿旨,令多爾袞便宜行事,隨意出人禁中,不須避嫌。由此使多爾袞的權勢愈來愈大,連見皇帝、皇太后時也免除了跪拜。更有一些奉承者說:皇上既然尊攝政王為父,何不使父與母婚配呢?

於是順治帝頒詔天下廣朕以沖齡踐祚,撫有華夏,內賴皇母皇太后之教育,外賴皇父攝政王之扶持,仰承大統,倖免失墜。今皇母皇太后獨居無偶,寂寞寡歡,皇父攝政王又賦悼亡,朕躬實深歉從,諸王大臣合詞籲請,僉謂父母不宜同居,宜同宮以便定省,斟情酌理,俱合朕心。愛擇於本家某月某日,恭行皇父母大婚典禮,謹請合宮同居,著禮部恪恭行事,毋負朕以孝治天下之意!欽此。」

(據清末發現「順治 遺詔」)淸末刊行的明末遺臣張煌言的《蒼水詩集》中有四句宮詞。也有孝庄下嫁的 記載廣上壽稱為合巹樽,慈寧宮裡爛盈門;春宮昨進新儀注,大禮恭逢太后婚。」可見太后下嫁確有其事。何況當時兄死弟娶嫂是游牧民族的風俗,本不足怪。後人還為此賦得打油詩一首:「清宮秘聞傳京都,阿嫂竟爾嫁小叔,若聞此事真與假,寧信其有不信無。」

易木撰《皇室秘聞》記載了孝庄與多爾袞結婚大典的盛況:孝庄召江南一精巧織工來京,布置「新房」,「未及一月,上自幔帳承塵,下至椅墊地氈,均以金銀玉彩 絲線織成,游龍戲鳳,花卉翎毛,五彩繽紛,燦爛奪目。」爾後,孝庄「又命人去蘇杭 一帶採購綉絲冰繭、縷金象玉,以為壁飾;又定製大玻璃屏十二扇。「還命畫工摹畫《全宮妃女捧金蓮送房圖》」,畫中有孝庄與多爾袞及內監、宮女等,畫工精細,姿態動人。

據傳,多爾袞死後,順治為掩其丑,「將圖焚燒了」。否認太后下嫁的史學專 家和學者,也為數不少。著名史學家孟森先生著有《太后下嫁考實》,認為張煌言為明朝遺老,堅持抗清多年,他的詩句為」謗書」性質,不可信。孟森先生還認為,當時 李朝與清廷關係密切,清廷的一些重大禮儀活動,李朝都有使節參加,可《李朝實錄》中卻沒有太后下嫁的記載。因此,可以認為太后下嫁多爾袞,應屬子虛烏有之事;此事之所以廣為傳播,是由於多爾袞奪取了大明江山,並納了他的侄兒豪格的福晉為妃,明朝遺老斥此為亂倫,於是將此事附會太后,以泄亡國之恨。

總之,"太后下嫁案」爭論了三百年.孰是孰非,至今未有結論,仍有待於專家 學者挖掘史料,找到有力的證據,解開謎團。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智文化 的精彩文章:

明朝「奪門之變」為何一夜之間便讓皇帝易主?
李鴻章為何要殺死清朝首富胡雪岩

TAG:文智文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