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航母壓境?特朗普打出最後一張牌

航母壓境?特朗普打出最後一張牌

正當中美兩國之間的貿易戰愈演愈烈之際,美國海軍「羅斯福」號航空母艦來到了南海,與活動在關島海域一帶的「卡爾·文森」號和常駐日本的「里根」號形成三角之勢,一同集結於西太平洋。

在理論上,「三航母」的配置足以應付一場小規模的局部戰爭,而美軍在這一特殊的時間節點吹響「集結號」,引發了外界的持續關注和熱議。

美國海軍協會新聞網站4月2日公布的信息顯示,「羅斯福」號航母已經抵達新加坡。

所謂特殊,其一在於當前中美貿易戰的大背景,在「美元牌」缺乏勝算的情況下,特朗普果斷祭出了「美軍牌」,軍事威脅的意味昭然若揭。

其二在於當前中國正在南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面對遼寧艦領銜的40餘艘中國海軍戰艦,美國航母戰鬥群不請自來,示威之餘更讓人讀出了挑釁的味道。

中國海軍在南海舉行大規模軍事演習,包括"遼寧"艦在內的40多艘艦艇雲集南海。

示威挑釁、煽風點火,這是美國人的慣用套路,我們早已見怪不怪。

最近一段時間以來,特朗普連連出手,先是簽署通過「台灣旅行法」,直接挑釁一個中國原則;緊接著又在單方面挑起的對華貿易戰的第二天,派出「馬斯廷」號導彈驅逐艦擅自進入中國南海有關島礁鄰近海域,嚴重損害中國的主權和安全。

美國政治、經濟、軍事三張牌一起打,其目的,近處看是企圖用所謂「台灣牌」和「南海牌」來換取中國在貿易上的讓步,而從遠處看,則是要以戰術上的步步進逼,謀取戰略上的全面優勢,遏制中國崛起,讓美國繼續保持霸權地位。

不得不說,這一輪交鋒,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把能打的牌都用上了,算盤不可謂不精。只不過,一通操作過後,除了讓人感到些山姆大叔的「色厲內荏」,並無實質性建樹。

因為,中國不會屈從於美國人的城下之盟,更不會接受特朗普的任何訛詐。

政治牌

中國早就發出過警告,決不容忍任何「台獨」,決不容許任何國家打「台灣牌」,這就清楚地告訴外界,如果導致《反分裂國家法》提出的「重大事變」後果,中國必將集中意志與力量,採取「必要措施」解決台灣問題。

中國駐美大使崔天凱4月4日接受中國國際電視台(CGTN)專訪時,就美國總統特朗普近日所簽署的「台灣旅行法」及台灣統一等問題發表看法,在談到破壞「一中」原則是否會引爆戰爭時,他強硬回應:「我們拭目以待,看看會發生什麼」。

眼下,大陸已牢牢掌控著兩岸關係主導權,推動對台政策議程,有力地維護了台海地區穩定。一方面,大陸軍機繞飛台灣島如今成為常態,台灣早已處在大陸軍事力量非常有效的威懾範圍之內;另一方面,大陸對台灣人民的優惠政策春風化雨,便利舉措不斷出台。2017年歲末,一家台灣媒體發表的調查顯示,台灣30歲以下年輕人願意到大陸工作的比例超過五成,創歷年新高。

時和勢都在中國大陸這邊,這張政治牌在美國人手中正愈發失效。

經濟牌

中美經濟,作為世界經濟的兩大極,早已深度融合在了一起。翻翻中美近幾十年來貿易摩擦的歷史,會發現一條明顯的規律:美國幾乎撈不到什麼好處,反而落得一地雞毛。

歷史上,不包括這次,美國共向中國發起過5回「301調查」,但最後都不了了之。因為美國人發現,跟中國打貿易戰,不但不會增加就業,反而會抑制就業,抑制經濟。

眼下,這輪貿易戰已進入第二階段,中國「奉陪到底」的決心,已經讓美國感受到了割肉般的疼痛感。4月2日,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發布通知,對原產於美國的部分進口商品中止關稅減讓義務;4月4日,國務院批准對進口自美國的500億美元商品加征關稅,具體實施日期視美方相關決定而定。

仔細閱讀相關部門對美國的回應,有一個很重要的信息被反覆強調,那就是對等。要協商談判就要平等協商,別居高臨下;要拉清單,美方有,中方也有,美方拿出500億,中方也拿出500億。一句話,中國不是附庸,是平等夥伴。

還是寄望以老大自居,想通過「懸崖政策」逼中國就範,對不起,「來而不往非禮也」,經濟牌我們手裡也有一大把。

軍事牌

如果說20年前,美國軍艦可以在南海任意穿行而極少遇到中國海軍艦隻,那麼今天則大不一樣了。

中國海軍擁有了許多非常先進的軍艦和飛機,只要美艦出現在南海由中國控制的島礁附近,就會被中國海軍艦機伴行,接收到它們發出的信號,明確感知到中國實際存在的不斷增強,而且數量越來越多。

猶記2016年,所謂南海仲裁案攪得地區局勢一片動蕩。中國海軍三大艦隊在南部海域演習,與此同時,美軍兩個航母戰鬥群也在附近,這也被認為是數十年來中美海軍最為直接的對話。而後續結果大家也都知道,仲裁結果出台之日,正是美軍航母遁去之時。正當世界輿論認為美軍一定會藉機挺進的時候,這支「來勢洶洶」「虎視眈眈」的航母戰鬥群卻兀地跑到了東太平洋。

曾經一個小鷹號航母戰鬥群就可以震懾的西太平洋,現在兩個航母戰鬥群都壓不住陣腳了。其實,在我國武器裝備不斷升級的態勢之下,三個航母戰鬥群又能如何?不過是為了挽回一點顏面,本能地刷刷存在感罷了。

對於特朗普的「三板斧」,《紐約時報》近日刊登題為《特朗普對華政策中存在一個缺陷,這個缺陷會讓中國成為贏家》的文章稱,特朗普不清楚自己想要從對華關係中獲得什麼,也不清楚哪些目標是現實可行的。文章指出,特朗普究竟想要什麼,是平衡雙邊貿易?還是抑制中國的發展?恐怕這兩個目標都是不現實的,對中國奉行強硬的態度,似乎註定要以失敗告終。

當地時間4日,特朗普也發了他貿易戰之後的首條推特:

我們沒有和中國打貿易戰,這場戰爭多年前就被當時代表美國的那些愚蠢無能的人打輸了。現在我們一年有5000億美元的貿易逆差,另有3000億美元知識產權被竊。我們不能讓這一切繼續!

沒打貿易戰?那你這左一輪調查右一輪清單是幹啥呢?

果不其然,才不到一天,特朗普就變臉了——據彭博社報道,他4月5日指示美國貿易代表考慮對中國商品加征1000億美元的額外關稅。

他在白宮發表的一份聲明中表示:「鑒於中國的不公平報復,我已指示美國貿易代表(USTR)考慮在301條款下是否有1000億美元的額外關稅,如果有的話,要確定徵收此類關稅的產品。」

「打,奉陪到底!談,大門敞開!」我們釋放的信號已足夠明確:中方決不會屈服於美方的無理施壓,美方止損的唯一出路是懸崖勒馬。

【版權聲明】本公眾號發布或推送的所有內容,除註明來源外,版權均屬北京日報社所有。歡迎合作,拒絕剽竊。同道者可直接留言或後台聯繫。

本期編輯:張砥

原創新媒體製作人員:張砥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北京日報公道 的精彩文章:

「挺英驅俄」:西方集體站隊的口水戰
以牙還牙!俄羅斯強勢回懟西方「反俄合唱」

TAG:北京日報公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