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德國前副總理:特朗普貿易戰將使歐洲向中國倒戈

德國前副總理:特朗普貿易戰將使歐洲向中國倒戈

【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約施卡·馬丁·菲舍爾】

美國總統特朗普一向對國際體系充滿不屑,如今他正在把這種態度轉化為實際行動。他準備對多項中國商品徵收600億美元懲罰性關稅,此項決策可能嚴重破壞全球貿易。雖然特朗普在最後關頭決定豁免歐盟產品,但歐洲仍有可能在中美貿易戰中「躺槍」。

顯而易見,特朗普的「美國優先」政策一定會對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造成損害。作為戰後秩序的締造者,幾十年來美國一直堅持實施這些規則。但如今世道變了。特朗普近期的舉措不僅會影響貿易,更意味著美國將背棄原來的道路即「美國強權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

放眼當今世界,德國恐怕是最依賴於戰後秩序的國家,它和日本之所以能在1945年後迎來經濟復甦,全靠基於規則的貿易體系。德國經濟高度依賴出口,這意味著一旦其主要貿易夥伴設置貿易壁壘和報復性關稅,德國將受到嚴重的衝擊。

因此,特朗普的保護主義政策對德國自1950年代以來的經濟模式構成了極大的挑戰。德國作為美國在歐洲最親密的盟友之一,被特朗普反覆針對,這不是件小事。樂觀派覺得咬人的狗不叫,特朗普雖然在貿易上吵得厲害,但就和他威脅朝鮮一樣,只是種談判策略;但悲觀派卻有理由反問:要是特朗普是來真的呢?

德國應該放棄幻想,充分認識到跨大西洋貿易戰的嚴重性。即便德國處於歐盟和歐元區單一市場,但由於其對貿易高度依賴,德國很可能在當前跨大西洋權力格局中成為最大的輸家。

在歐盟內部,許多曾經指責德國過於傲慢的成員國也許抱著幸災樂禍的態度坐觀德國受損,但作為歐盟最大經濟體,德國被削弱無疑將給整個歐盟帶來直接的負面影響。現在不是各自為政的時刻。英國脫歐已經在歐盟各成員國之間造成政治動蕩,而反對歐洲一體化的民粹主義者不久前也在義大利議會選舉中佔據上風。

不幸的是,無論是德國,還是代表歐盟成員國處理貿易問題的歐盟委員會,都無法強硬地站出來對抗特朗普。長期以來,德國經常賬戶保持高額順差的問題一直飽受批評,但政策制定者卻視而不見,這種做法的愚蠢之處如今暴露無遺。如果上一屆德國政府通過增加國內投資降低經常賬戶盈餘,而不是眼睜睜看著它去年再創新高,德國原本可以更好地應對特朗普的威脅。

甘地曾經有句話,非常適合用來警示可能爆發的跨大西洋貿易戰:「以眼還眼,只會讓全世界都變成瞎子」。針鋒相對的跨大西洋貿易戰只會導致兩敗俱傷,使我們的時代重新回到孤立主義和保護主義。如果貿易戰持續升級,全球經濟可能面臨崩潰,西方世界可能走向解體。因此,不管歐盟多麼心有不甘,也必須通過談判解決問題。

可以預期,特朗普發動貿易革命的結果是把歐盟推向中國,而後者已經開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在亞歐大陸各處投資並修建基礎設施,向西與歐盟對接。未來幾年,「向東看」將成為跨大西洋主義的替代方案,在東西方之間尋求適當的平衡將是歐洲最艱巨的挑戰之一。

破壞或干擾跨大西洋貿易關係既不符合美國利益,也不符合歐洲利益。特朗普政府雖作出「讓美國再次偉大」的承諾,但迄今為止其政策屢屢傷害美國的利益,反而在幫助中國走向偉大復興。事實上,要不是特朗普最近宣布對中國所謂侵犯知識產權的行為發起關稅制裁,人們完全有理由相信特朗普外交政策的主要目標是幫助中國提升國際影響力。

特朗普上任後立刻宣布退出旨在與中國抗衡的跨太平洋夥伴關係協定。現在,中國有機會在這個佔世界經濟六成比重的地區制定貿易規則。同樣,特朗普對鋼鐵和鋁材徵收高額進口關稅將惠及中國,反而對美國的歐洲盟友造成傷害。如果中國在此時借勢而起,沒有人能責怪他們。

在未來幾個月中,歐洲的根本性弱點將暴露得愈發明顯。歐洲的繁榮取決於美國是否有意願為自由主義國際秩序提供保障和監護。隨著美國在返祖式的民族主義召喚下放棄原來的崗位,歐洲人將不得不自力更生。希望歐洲迅速採取行動維護內部團結,拯救這個為數代人帶來和平與繁榮的國際體系。

(觀察者網黃悅譯自《世界報業辛迪加》網站)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的精彩文章:

非洲總統選舉,令人震驚的細節浮出水面
對兒童安全構威脅 指尖陀螺被歐盟列為危品

TAG:觀察者網國際頻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