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王沈:我的知行觀

王沈:我的知行觀

文/王沈,2016-2017年度「芝蘭獎學金」獲得者

大家好,我是2016級芝蘭學員王沈。

在芝蘭這一年,最大的收穫是在芝蘭導師和學員的共同影響下,我對於「人與人之間為什麼不同」這個問題有了較為結構化的答案:知行、資源和平台,最重要的是知行,也是我今天想分享的主題。我和鍵鑌至今對於這個問題還有著非常深刻的交流,會互通有無,對於認知模型有沒有新的補充和理解。20幾歲的自己回答這個問題的答案並沒有那麼重要,重要的是我開始嘗試問自己這個問題,開始想真正了解我自己。

01 格物致知

《禮記·大學》:「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後知至」。所謂「格物致知」,意在探究事物原理,而 從中獲得智慧。格字則具有重要的內含,無認知者不可格,格的根源力量來自於認知,而格的結果也是認知。舉個例子,同樣是觀察,動物(比如猴子)或者非物理科學家的人類(比如我)觀察月亮和太陽十年、甚至是一輩子,也仍然不能發現開普勒三大定律。不同認知層次人看到的是不同的結構和層次,即使事物還是原來的事物。

第一次系統性學習認知是在李一諾(蓋茨基金會中國區負責人)的公眾號「奴隸社會」,她將自己的認知分成三個層次,價值觀、思維方式和方法論。其中她用價值觀探尋人生的意義,用思維方式做選擇,方法論提高效率。我深受這套認知模型的影響,認為凡是認知,均可收斂到這三個維度,而每一個維度又有著非常豐富的內涵。

帶著這種思考,我從來不會覺得失敗或者錯誤是什麼大不了的事情。因為失敗也好,錯誤也罷,都是我認知中的事物,如果你不格,事物還是事物,但是如果你格物,你就會從失敗和錯誤中尋找出真知,形成自己更加完善的方法論。

大四下的我犯的一個戰略性的錯誤是同時承擔了畢設、兩份實習、芝蘭、雙學位、戀愛等6項事務。多線程工作對於我當時的認知水平和執行力是一個巨大的挑戰,結果可想而知,基本上每項都是60分的水平,工作中個人缺乏認同,也很難形成個人品牌和特色。問題出現了不可怕,可怕的是畏懼和逃避。我選擇直面問題,經過仔細分析後,結論是自己需要圍繞一個方面核心展開,單點突破,形成優勢。我把這種選擇的思維叫做長板思維。我們可以做很多的工作,但是需要圍繞一個核心的長板去做,這樣才能既有自己的護城河,又可以通過既有長板資源進行整合與擴張。所以在北大,我的事務是圍繞人工智慧開展的,無論我參加組織還是活動,我都會思考這對於理解人工智慧是否有幫助。

把外界事物和規律收斂到個人認知框架,格一二原則,方可看萬物萬化。

02 知行合一

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心學集大成者王守仁在貴陽文明書院講學,首次提出知行合一說。所謂「知行合一」,通俗的講,就是指人的思想和意識應該與行為和實踐相統一。而在西方,也有get your hands dirty一說,鼓勵年輕人親自動手去實踐。

芝蘭擁有豐富的導師和行業的資源,沙龍和讀書等活動對於我們的認知體系的養成是極為有益的。但有些時候,年輕的我們缺乏社會經驗,對於某些認知的理解很可能是片面的,是不公允的。這樣我們更需要通過持續深度的實踐,去不斷的和這個世界發生聯繫,從而獲得真實世界的認知。

我在北大研究深度學習,有很多編程的工作。在編程這件事情上,不是光有認知、演算法理論就可以的。我印象深刻的一個bug是這樣的,通過sshfs將伺服器的HOME目錄掛載到本地,在本地mac端對圖片進行複製到伺服器的操作,隱藏文件會被Linux伺服器識別,從而報錯。原因是Linux和mac的某些操作不兼容,是底層系統的問題。這種錯誤必須要在實踐中去debug的,是通過迭代解決的。如果我想著等我學完所有的伺服器知識,再去伺服器上跑程序,我可能現在還沒有跑起來。而現在通過小步快跑的方式,我可以在伺服器上熟練的部署pytorch和keras等深度學習框架的程序,也熟悉了Linux的基本操作,這些都源自於自己對於實踐的重視。想學編程的同學可以從註冊Github賬號和安裝anaconda開始,你不需要複雜的演算法知識,你需要的就是現在去做,去做。

如果你想了解某個行業或崗位,為什麼不投一份相關行業、相關崗位的實習呢?

如果你想了解一個活動的反饋,為什麼不做一個事後的調研訪談呢?

如果你想看看盒子里裝的是什麼巧克力,為什麼不直接打開盒子看看,而是要經過各種複雜的推理運算呢?

離價值最近的不是價值觀,而是執行。每一行代碼,每一個話術都是很好的價值輸出。行為輸出給我們的價值反饋很真實,我們可以通過不斷迭代自己認知系統,從而和行為形成更好的知行閉環。

End

法國經濟學家巴斯夏在1850年發表了一篇文章《看的見的與看不見的》,通過12個故事告訴人們如何區分一個好經濟學家與一個壞經濟學家:壞經濟學家僅僅局限於看到可以看得見的後果,而好經濟學家卻能同時考慮可以看得見的後果和那些只能推測到的後果看的見的是物,看不見的是知行。好的經濟學家如此,智者亦如此。

願我們都可以不斷完善自己的知行觀,在這比特幣和區塊鏈滿天飛的時代活的明白透徹。

福利時刻:

王沈致陳英:

加入芝蘭一年,我們一周年。 同袍同道,終生相習,餘生請多多指教啦~

作者文章精選

圖文/王沈

排版/楊芳

審核/芝蘭微信運營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芝小蘭日記 的精彩文章:

TAG:芝小蘭日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