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化 > 未卜先知!關於歷史上著名的五大預言,你怎麼看?

未卜先知!關於歷史上著名的五大預言,你怎麼看?

1、楚雖三戶,亡秦必楚。這是楚國南公說過的一句話,六國被秦所滅,楚國最無辜,所以楚人說出了這句憤怒的話。這句預言最終也成真了。第一個起兵反抗秦國的,是楚人陳勝。陳勝後來稱王,建立張楚政權。天下人在陳王的領導下,紛紛起兵反抗暴秦。陳勝失敗被殺後,楚國貴族項梁、項羽又立了楚懷王孫子為王。楚王又成為反秦事業的最高領袖(名義上的)。最後,楚國貴族項羽在巨鹿之戰中,擊敗了秦軍主力。楚國平民劉邦,率軍打入關中,秦王子嬰投降。

2、亡秦者胡也。這是秦始皇時代流傳的一句預言。秦始皇認為「胡」指的是匈奴,於是派蒙恬率30萬大軍進攻匈奴。匈奴大敗,向北方撤退。秦始皇又修建了萬里長城,以防禦匈奴的進犯。然而令秦始皇沒想到的是,滅亡秦朝的「胡」,不是匈奴,而是他的小兒子胡亥。秦始皇死後,在趙高的謀划下,胡亥繼位。趙高、胡亥為穩定帝位,幾乎將秦國皇族、 開國功臣殘殺殆盡。胡亥沉湎聲色犬馬,將國家大事全部交於趙高,國家日益混亂,最後天下皆反。

3、代漢者,當塗高。雖然這句話在歷史上很有爭議,不過也是流傳很廣的一句讖語,引發了大量學者、政客的興趣,尤其在末世,經常被陰謀家所利用。 比如袁術就認為這句話指的是他。袁術在得到玉璽之後,就迫不及待地稱帝了。再後來,曹魏代漢已經不可避免。魏國的理論家們也開始拿這句話做文章。他們認為「當塗高」 指代曹魏。魏國太史丞許芝這樣解釋這句話:「當塗高者,魏也;象魏者,兩觀闕是也。當道而高大者魏,魏當代漢。」不過,各種解釋都比較牽強。這句預言可以說至今無人能解。

4、劉秀為天子。這是王莽篡漢之後,流傳很廣的一句預言。當時的劉秀還是小人物,正在南陽老家務農。劉秀和親戚朋友也經常談論這句預言,不過大家都認為這說的是王莽的國師劉秀。王莽的國師原名劉歆,後改名劉秀。這位國師公, 是王莽的心腹謀士,為王莽篡位出力甚多。後來,王莽逐漸失去人心,各地起義不斷。王莽手下人為了自保,都勸國師公一起劫持王莽,投降義軍。國師公的名字正好也應了預言,於是就參與了謀劃。不過,謀劃最終失敗,國師公自殺。國師公臨死前依然相信這句預言。他認為自己之所以失敗,是因為他本名劉歆,後來才改成劉秀。後來,南陽那位貨真價實的劉秀做了皇帝,這句預言成真了。劉秀因此對各種預言非常相信,經常研究、學習各種預言。

5、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這是元朝末年流傳很廣的一句預言。元末起義領袖韓山童、劉福通,偷偷鑿了一個獨眼石人,在其身上刻上「莫道石人一隻眼,此物一出天下反」,然後埋在黃河河道里。挖掘黃河堤壩的民工最後挖出了石人。韓山童、劉福通趁機聚眾起義!

自古以來,想要成大事者為了蓄勢,得民心為其一。古人信仰的是天命,而預言就是天命,於是,種種預言齊出,對勝利者來說固然應驗,於是也就滋生出了種種的神話傳說,而失敗者就會被歷史遺忘,於是歷史上那些「未卜先知」的預言都是成功的。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藏予 的精彩文章:

紹興山村發現項羽的藏寶圖,至今無人能解
盤點中國歷史上各具特色的十大農民起義口號

TAG:藏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