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靖邊廟梁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收穫 發現「石峁文化」 前的文化遺存

靖邊廟梁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收穫 發現「石峁文化」 前的文化遺存

陝西靖邊廟梁遺址考古取得重要收穫。該考古項目負責人、陝西省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員邵晶認為,從考古發掘的情況來看,廟梁遺址與石峁遺址應該有一定聯繫。入選「二十一世紀世界重大考古發現」、距今已有4000年的神木縣石峁遺址被稱為「中國文明的前夜」,廟梁遺址呈現的則是「石峁文化」前的文化遺存。

出土陶、石、骨等標本約200件

廟梁遺址位於榆林市靖邊縣楊橋畔鎮楊二村東南,處在蘆河上游東支西岸的黃土台地之上。去年9月至12月,為配合蒙西-華中鐵路運煤線建設,陝西省考古研究院聯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隊、靖邊縣文管辦對遺址進行了搶救性考古工作。

本次發掘位置為鐵路路基挖方區,處在廟梁遺址西南端,清理的重要遺迹包括房址27座、灰坑47座、窯址2座以及墓葬1座。

房址集中分布於梁峁西側的坡地上,沿山坡等高線弧形排列。均為掏挖於黃土中的地穴式建築,主體建築應為窯洞。根據形狀結構可分為兩類:一為單體窯洞,平面均為圓形,面積在15平方米以上,鋪設白灰地面,室內多掏挖有儲藏窖穴,房前一般設有稍微下凹的活動空間,不甚規整;二為前後室連接的複合結構,平面呈凸字形,前室為長方形的半地穴建築,後室均為平面呈圓角方形的窯洞,面積較第一類窯洞小,一般在10平方米以下。

窯址發現在西北側最低處,應該與臨近水源的功能要求有關。保存不佳,僅留火塘,體量較小,臨近水源,與一處房址距離很近,有前後相連的操作間。

本次發掘的唯一一座墓葬為小型豎穴土坑墓,雖被嚴重盜擾,人骨保存很少,具體葬式不明,但仍能觀察到墓主頭向北,且發現隨葬陶器——細柄豆1件。

遺物方面,廟梁遺址出土陶、石、骨(角、牙)等標本約200件。石器較多,主要有砂岩質地的刀、紡輪、磨棒、礪石、抹子、器蓋,青石質地的斧、錛、鑿等;骨角器較少,主要有鏃、錐、笄、鑿、針以及個別牙飾;陶器小件主要包括刀、紡輪、陶塑等。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消息早早 的精彩文章:

滬通鐵路線下工程全部完工
黃石公園現神秘水下岩漿「噴泉」 或與地幔柱有關

TAG:消息早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