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俄羅斯近1/4領土消失,只能由他去

天要下雨,娘要嫁人,俄羅斯近1/4領土消失,只能由他去

自莫斯科大公國開始,到沙俄時代,再到蘇聯時代,俄羅斯對領土的擴張就從未停歇過,可以說俄羅斯是俄土如命的國家代表。可是,到1991年,蘇聯解體後,俄羅斯的領土從2200萬平方公里縮水至1700萬平方公里,失去了東歐、中亞大範圍的500萬平的廣袤土地,原蘇聯加盟國紛紛離他而去。這無疑是俄羅斯史上最大的潰敗。但,即使如此,俄羅斯這個前蘇聯遺產的繼承人,卻並沒有用強力去留住那些加盟國,卻是主動放棄了這一大片土地。

俄羅斯這樣非一貫作風的行為,葫蘆里究竟賣得是什麼葯?

在冷戰時期,因意識形態的衝突,蘇聯遭到西方世界的極力打壓,另一方面,因蘇聯太過龐大的領土,地緣潛力實現大爆發只是時間的問題,對西方世界的威脅將更加嚴重,這是西方世界打壓蘇聯的最主要原因。在這樣的局勢下,蘇聯的外部環境十分惡劣,外部壓力促成了蘇聯的解體,俄羅斯的領土被壓縮。

不過,這畢竟是外因,而起到決定性作用的是內因。

說起內因,不是一點兩點。在蘇聯解體時,原各加盟國內部爆發的聲勢浩大的民眾抗爭,脫俄的聲音很大。而蘇聯黨政組織的土崩瓦解,使得各加盟國的政治紐帶消失。而在美蘇長期對峙中,蘇聯的頹勢也越來越明顯,對其主體繼承者俄羅斯的影響也很大,軍隊實力雖依在,但經濟卻是一蹶不振,這多少會讓加盟國失去信心。在這樣僵而不死的狀態下,要麼加盟國夠決絕,狠心離去,要麼俄羅斯助推,促成加盟國的脫俄。不過,俄羅斯畢竟軍隊實力還在,如果,他要是有心挽留,來硬的就足以震懾加盟國們。由此來看,俄羅斯是促成加盟國脫俄多一點。

拿中亞五國來說,俄羅斯並沒有反對其脫俄,建立獨立政權,相反,俄羅斯還推動了中亞五國的獨立。這是因為蘇聯長期會提供給中亞五國剖豐的邊疆補貼,而在中亞地區,俄羅斯族裔佔據當地人口的相當大的比例,這就致使了中亞地區並沒有多想脫歐。而俄羅斯要繼續將中亞握在手裡,就不得不繼續支付巨額補貼,不然激起民怨,內部將混亂不堪。

因此來看,俄羅斯是主動放棄這500萬平方公里的土地。

那麼 ,讓俄羅斯主動放棄這500萬平方公里的最關鍵的內部因素又是什麼呢?

雲石君將從俄羅斯的地緣環境和國情進行分析。

眾所周知,深處亞歐大陸北部中央地區的俄羅斯,因緯度偏高,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就算地盤再大,卻也難以孕育出高質量文明。就算是在俄羅斯文明鼎盛之時的蘇聯時期,也是靠其龐大的體量來取勝,文明質量與西方世界不能相提並論。雖然,俄羅斯在軍事工業上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但除此之外的物質文明均無突出表現。也就是說,俄羅斯文明質量先天不足,沒有足夠強大的文明向心力。

雖然,原東歐加盟共和國如烏克蘭、波羅的海三小國等,與俄羅斯的主體核心東歐平原,在地緣上關聯相對緊密,但同時也靠近文明程度大幅領先歐洲的文明圈,削弱了俄羅斯在地緣關係上的優勢。在俄羅斯文明及歐洲文明圈的共同影響及競爭中,這些東歐加盟共和國可以保持自己文明體系的獨立,免遭俄羅斯同化的風險。

而蘇聯時代,俄羅斯是憑藉自身龐大體量帶來的規模效應,地緣實力的變現,政治上實現對東歐加盟共和國的佔有,並非是靠俄羅斯文明的同化作用。這種政治征服的弊端很明顯,即並不能最大程度的收復民心。又因俄羅斯文明質量的不足,使得其難用經濟融合的方式,化解與這些國家的隔閡。

因受俄羅斯自身自然環境的影響,使得文明質量先天不足。而在歐洲文明圈強勢競爭之下,東歐前加盟共和國會將天秤自然的倒向經濟、文化層面更優的西方世界。這樣就導致了俄羅斯只能通過政治上的強硬手段來維繫對該地區的統治,在沒有經濟、文化支撐下,政治手段的強迫性就越發凸顯。隨著蘇聯的衰落,對這些地區的政治壓迫能力也急劇降低,外部還有歐洲文明圈的利誘,最終加大了東歐加盟共和國脫俄之心。

以俄羅斯的軍事實力,完全可以用武力鎮壓東歐的脫俄運動,繼續將其強留在版圖中。但是,這種武力鎮壓需要天文數字的開支,但俄羅斯的國力早已衰退不堪,如果他執意武力的話,那麼傷害的不僅僅是東歐國家,對自己的損害也是極其嚴重。這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做法對於當時的俄羅斯是極其不明智的。

蘇聯解體時,俄羅斯國家危機嚴重,落後的文明質量暫不論,連現有的工業體系也處在崩潰的邊緣。俄羅斯想要再度崛起,必須要對國家全方位的調整和改造。再說這個過程中,俄羅斯必將消耗掉巨資,不是一年兩年,是一個漫長的時間。再則,艱難的外部環境當前,俄羅斯還要分散出一大部分力量去應對西方國家的威脅。形勢對俄羅斯來言並不樂觀,若是不能崛起,俄羅斯也會面臨繼蘇聯解體後,二次崩盤的風險。

這種局勢下,俄羅斯若靠暴力鎮壓,而強留東歐共和國,付出的物力及時間成本都會嚴重拖垮俄羅斯的。而在經濟體系業崩盤的窘迫之下,根本沒有多餘的物力去估計東歐邊緣板塊,就算投入進去,成效也不會大,因其根本沒有力挽狂瀾的經濟實力,沒有多少能阻擋東歐加盟國融進西方的力量。這對俄羅斯而言,性價比超低,是一筆很不合算的買賣。甚至,這種做法,是在拿俄羅斯的國運開玩笑,將自己放到萬劫不復的位置。

認清國家現狀,俄羅斯採取了收縮戰略,最後決定,保住東歐本部和北亞,放棄東歐邊緣地區和中亞。

東歐本部猶如俄羅斯的命根子,是國家的根本,保住它是理所當然的事。

至於北亞,雖然開發程度低,但地域遼闊,資源豐富,有良好的發展潛力,是俄羅斯希望的所在。再加上在極端寒苦的北亞,人口規模不大,多是工業時代後遷入的俄羅斯族,原住民人口很少,這樣,用於維持地區穩定的花費相對少。保北亞,投入低,收益高,發展潛力更高。

雖說,東歐加盟共和國本身地緣實力不錯,但因處在俄羅斯和西方世界的夾縫之處,有很強的離心力,維持該地區的穩定成本會很高。在俄羅斯自身實力嚴重下滑時,強留該地區只會投入更多,而收益卻和投入成反比,強留的後果只會讓俄羅斯陷入到更大的泥沼之中。既然如此,還不如舍掉。

中亞地區,前文已分析過,此處不再贅述。 總之,就算中亞暫無脫俄之意,但俄羅斯也得從自身國情出發,不可能挪用過多的資原去養中亞。

蘇聯在俄羅斯自身衰落和外部的強壓之下,最終走向了崩潰和分裂。而蘇聯解體後,在分家過程中,俄羅斯以自身國情出發,並未趁一時之勇,而是理智果敢的推動東歐邊遠地區和中亞地區的脫俄行動,便被動為主動,為自己的長遠發展爭取最大的利益。

但即便東歐國家及中亞脫離,俄羅斯也沒能避免其政治經濟體系的大崩潰。自蘇聯解體至今,俄羅斯仍然無法完全從巨大的傷痛中走出來。為了恢復國力,俄羅斯拿出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最具代表的便是,在政治上,俄羅斯走上了西式的民主化道路,經濟上,採取了休克療法。

那麼,俄羅斯究竟為什麼要向西式民主靠攏?休克療法能挽救俄羅斯崩潰的經濟嗎?

關注微信公眾號:雲石,雲石君下一節繼續為您解讀。

本文為雲石地緣政治系列190章。解讀大國博弈內幕,剖析政治深度邏輯,請用微信搜索公眾號:雲石,收看全部雲石君地緣政治系列文章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雲石 的精彩文章:

蘇聯成為超級大國只用了20年,走得太快,暗藏了哪些隱患?

TAG:雲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