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身在曹營心在漢」真相:這其實是失敗者的一塊遮羞布

「身在曹營心在漢」真相:這其實是失敗者的一塊遮羞布

原標題:「身在曹營心在漢」真相:這其實是失敗者的一塊遮羞布



作者:蕭家老大

「身在曹營心在漢」,說的是東漢未年,群雄逐鹿,曹操擊敗劉備,劉之義弟關羽在下邳土山被圍,投降曹操後;雖身在曹營,卻心系義兄漢皇叔劉備的故事。爾後,又演繹出「封金掛印」、「過五關斬六將」、「千里走單騎」一連串威武雄壯的故事。


而一出老戲《古城會》,己經很久不曾登上京劇舞台了。這出關公戲的主要矛盾就是因為關羽降過曹操,雖然最終反水,脫離曹營,但與在芒碭山落草的義弟張飛見面時,仍受到拜把子兄弟的質疑,非要宰了這個叛徒不可。即使有劉大嫂在旁說明降曹原委;即使打出「降漢不降曹」的「曲線救國」理論;即使有封金掛印、過關斬將的經歷;張飛仍不依不饒,非殺他不可。關羽無法辯白,苦惱萬分,他確是未能戰死沙場,馬革裹屍,而是豎起白旗,真正投降了。怎麼辦?正好此時曹將蔡陽追殺過來,關雲長就用蔡陽的腦袋清洗了自己。於是,兩兄弟前嫌冰釋,握手言歡。一出《古城會》,使關老爺的節操形象得以彰顯。


關羽死後,逐步被演化為神。歷代皇帝封帝封聖,敬奉朝拜;褒其忠勇剛強,敬其義薄雲天,美其人格近乎神。但他老人家土山降曹一事,卻很難繞開,這對中國人的節操觀,總是一種挑戰。


一般來說,外國人在彈盡糧絕之後,往往會舉白旗投降。既不以為奇,也不以為恥。而中國則不同,中國人最重節操。對國家之節,對民族之節,乃人生安身立命之要務。「寧為玉碎,不為瓦全」,是廣為人知的民族氣節之精髓。有一出京劇叫《蘇武牧羊》,其中一句唱詞:「蘇武流胡節不辱」,言簡意賅,音律鏗鏘。說的是蘇武流胡十九年,矢忠大漢,氣節不改。


西漢天漢元年(公元前100年),蘇武被漢武帝派往匈奴,為特命全權大使。誰知匈奴背信棄義,扣留蘇武。其後,單于誘降,蘇武不從,「屈節辱命,雖生,何面目以歸漢。」(不由得想起明未叛臣洪承疇)。單于遂將蘇武遞解到漠北不毛之地牧羊,大概是貝爾加湖一帶。採用不關、不殺、也不放,只讓你受苦的辦法,看你降也不降?哪知蘇武是條漢子,《漢書》載:「武既至海上,廩食不至,掘野鼠去中實而食之。杖漢節牧羊,卧起操持,節毛盡落。」就這樣「飢吞雪,餓食氈」,蘇武堅持了十九年,始終不向匈奴屈服,最終獲得釋放。回到京城,雖然出使時漢武帝授予他的節杖頂端的毳毛都掉光了,但他仍然將代表朝廷的節杖完整地歸還了朝廷。此時的節杖,己不僅是證明使節身份的節杖了,延伸開來,就是氣節,就是志節,就是守節。就成為「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節操象徵。



再說回到關雲長,雖然他保護了劉玄德的妻小;雖然他過五關、斬六將,重歸舊主;但他在下邳土山上,放下武器,投降曹操這個事,卻是迴避不了的。晉人陳壽寫《三國志》,筆墨間把這「降」字巧妙地免了:「曹公(曹操)東征,先主(劉備)奔袁紹。曹公禽羽(關羽)以歸,拜偏將軍,禮之甚厚。」(《三國志.蜀書》)


羅貫中寫《三國演義》,怎樣繞開「投降」這個對關羽來說很不體面的字眼呢?著實費難。要是不寫其投降歸曹吧?有背歷史真實;要是寫其舉手投降吧?難逃抹黑英雄形象之嫌。你不能不佩服羅貫中的高明,他挖空心思琢磨出一個「降漢不降曹」,看似義正詞嚴、冠冕堂皇的借口,用以搪塞降曹的事實。其實,誰都心領神會,這完全是扯淡的花招。招降歸來的張遼向曹操彙報說:關羽降漢的可以,降操的不行!曹操聽罷,哈哈大笑,連連稱好!因為除了白痴,沒有一個人會不明白,「漢即操,操即漢也」。熟讀《春秋》的關雲長,就這樣自欺欺人地歸順了曹孟德。

無論如何,對強調節操、氣節的中華民族來說,關羽投降曹操的這一政治污點,怎樣解釋也是難以自圓其說的。

「降漢不降曹」,「身在曹營心在漢」這種曲筆法,往往在若干民族存亡關頭或重大歷史轉折關頭,遂成為「曲線救國」論者常用的一塊遮羞布。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歷史控 的精彩文章:

東漢末年稱帝的袁術,真的是不自量力嗎?
清朝雍正時期的文字獄令人膽寒,金庸先生的先祖曾因此遭殃

TAG:歷史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