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講述電影背後真實的西南聯大的故事

講述電影背後真實的西南聯大的故事

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中華大地陷入空前動蕩之中。在清華大學、北京大學和南開大學被相繼攻佔後,梅貽琦、蔣夢麟、張伯苓三位校長與部分教授參加了廬山召開的「國事談話會」,圍繞保護學術、培養人才一同商討對策。最終,國民政府令三校聯合辦學並內遷至長沙,組成了「長沙第一臨時大學」。然而戰火很快就蔓延到了長沙,再次遷校已無法避免。1938年2月中旬,經中華民國教育部批准,長沙臨時大學分三路西遷昆明。1938年4月4日,改稱國立西南聯合大學。八年之後,抗戰勝利,三所大學回歸原址,各自辦學。這所只存在了8年的「最窮大學」,卻被譽為「中國教育史上的珠穆朗瑪峰」。

西南聯合大學成立後,設立文、理、工、法商和師範5個學院,共26個系,兩個專修科。學校設立了校務委員會和教授會。作為權力管理機構的校務委員會的委員們由教授會民主推薦產生,而校委會的常委是三位原來的校長:北京大學校長蔣夢麟,清華大學校長梅貽琦,南開大學校長張伯苓。

三所高校的知識分子們加在一起,師資力量可以用「群星璀璨」來形容:文學院院長馮友蘭、理學院院長葉企孫、法商學院院長周炳琳、工學院院長施嘉煬、師範學院院長黃鈺生。教員中還包括陳寅恪、趙元任、劉文典、錢鍾書、聞一多、胡適、朱自清、朱光潛、沈從文、錢穆、馮友蘭、金岳霖、梁思成、林徽因、吳晗、吳宓、潘光旦、卞之琳,李憲之、吳有訓、周培源、費孝通、吳大猷、華羅庚、陳省身、陳岱孫、張奚若等人。這個陣容幾乎是所有學科的奠基人,簡直奢華得有些過分。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任意兩個組合起來都有無數故事,雲集在同一所大學裡,難以想像其間發生過多少奇聞異事,碰撞過多少學術火花。

還記得電影《無問西東》片尾彩蛋中,馮友蘭、陳寅恪、朱自清、林徽因、沈從文、聞一多、王國維……等等一大批影響近代中國思想文化的大師們紛紛留下了他們的印記,他們中的每一個人都值得濃墨重彩,定格在電影的最後,那種俯首甘為孺子牛的畫面,帶給我們的是更大的感動。

而且他們是在我們從小到大的學校課本上常常會看到的各個領域的大家,而他們,都曾經在上世界30年代的中國大西南,留下過足跡。

西南聯大是中國教育史上璨若星河的一筆,一個在西南聯大上學的學子可以享受到的「待遇」簡直想都不敢想:國文老師是沈從文,英語老師是李賦寧,物理老師是吳有訓,中國通史老師是吳晗,公共倫理學老師是馮友蘭,數論老師是華羅庚……80年前的今天(1938年4月4日),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南開大學組成西南聯大,大師雲集,共同抒寫了一段輝煌、傳奇但又艱苦的歷史,其實這背後的故事遠比電影里講述的還要精彩。

今晚20點《文化聊吧》,將邀請西南聯大文化史研究學者林文勛,以及電影《無問西東》導演李芳芳與您暢聊電影背後真實的西南聯大的故事。

想了解更多,每天20:00 - 21:00收聽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FM106.6文藝之聲

《文化聊吧》

聲明:本文部分圖片、資料來源網路,版權歸原作者或網站。

供稿:文化聊吧

圖文編輯:郝伊人 曹然 趙倧博

每 天 帶 給 你

新 鮮 的 獨 家 專 訪

熱 辣 的 文 藝 資 訊

無 厘 頭 的 熱 點 趣 聞

微信:wenyi1066

微博:文藝之聲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文藝之聲 的精彩文章:

春天 泡一杯明前龍井 醒一人春心

TAG:文藝之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