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諮詢師,你的心理有病嗎?
心理密碼諮詢中心
排解一分煩惱,收穫一分健康
有人問我:鏡心老師,作為一個心理諮詢師,你會有心理問題嗎?
我的回答是:當然啦!心理諮詢師也會生病,因為每個人都是情感化的動物,必然會受到各種情緒問題的困擾。而且作為有同理心、能夠對別人的情感世界感同身受的心理諮詢師,往往是一個情感更加豐富的人,那麼她對生活的感受,對情感的體驗就會更深刻。比如,朋友欺騙我、陷害我,我也會很氣憤;老公對我發脾氣,我也會傷心、流眼淚;事業進展不順利的時候,我會感到失落、鬱悶,等等。
那麼,心理諮詢師和普通人會有哪些方面的不同呢?我想有以下這樣幾點:
自我覺察能力
我想最大的不同就是心理諮詢師有一種自我察覺的能力。普通人在陷入一種消極情緒的時候,往往會不知所措,他們會問:我到底是什麼了,我為什麼會變成這樣,我該怎麼辦?因為找不到答案,不能有效地進行自我察覺,所以他們走出困境的速度會很慢,或者有些人一直走不出心理的困境,發展為較為嚴重的心理問題。心理諮詢師會通過豐富的理論知識和諮詢實踐經驗為自己的情緒反應做出解釋,知道自己現在是怎麼回事,出現了什麼情況,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情緒。
自我治癒能力
更重要的一點是,諮詢師能夠指導自己的行為,控制並調節自己的情緒,剋制自己在「情緒不應期」做出決策,讓自己儘快冷靜下來,恢復思考能力,沉重應對,解決問題,這也是諮詢師與普通人的第二點不同。
朋友欺騙我甚至傷害我,怎麼辦?
針對文章開頭面臨的種種問題,作為心理諮詢師我是這樣去解決問題的。遇到朋友欺騙我,陷害我,我會首先在自己身上尋找原因,是不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或者讓對方產生了誤會,那麼我要先道歉,消除誤會;如果不是我的問題,是對方的人品有問題,那麼就證明是我自己交友不慎,以後要注意這個問題;如果對方的行為對我產生嚴重影響,那麼我會運用法律和媒體等手段來保護自己的名譽;如果對我沒有產生什麼實質性的損害,那麼我就採取一笑而過的態度,世界上好人那麼多,何必為一個人格有缺陷的人傷心難過,氣憤抑鬱呢?
怎樣和家人和諧相處?
與家人的相處,要多溝通,多交流。家人對你的傷害往往都是無心的,有時候他們發脾氣、心情不好,其實都不是針對你,而是「踢貓效應」作用下,你無意間充當了一個排氣筒,那就不需要什麼事都那麼認真,而是要多理解,對寬容;我還會去主動問問對方,我做錯了什麼讓你生氣,如果是我的問題,我會改正,如果是你的問題,那你要學會控制自己的情緒,而不應該讓自己愛的人受傷,這是很不成熟,很不理智的行為,要多去看生活積極的一面,努力讓自己過得更快樂,做情緒的主人,而不是被情緒控制。
如何對待事業不順心?
對待事業不順心的問題,我會告訴自己,消極的情緒會給我消極的心理暗示,我必須儘快從消沉和失落中走出來。事物的發展都是在曲折中前進的,失敗和挫折也是一種財富,是成功的另一種積累,不要否定自己,要相信自己的潛能,自己一直都是優秀的。我會讓自己休息一下,調整一下狀態,睡一覺,或者收拾一下房間,或者出去散散步,很快自己就又恢復到信心滿滿,動力十足的狀態了。
諮詢師會一直致力於心理成長
諮詢師的成長不會完結,相反,他們會一直努力探索,儘可能多地去了解自己和了解別人。有問題並不可怕,我們正是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得以成長的。心理諮詢師的使命不僅是幫助別人解決問題,更要不斷完善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擁有陽光的心態,樂觀的性格,開闊的胸襟,悲憫的情懷,真正做到理解人、尊重人、幫助人,給身邊的人帶來心靈的溫暖和正能量。


TAG:鏡心談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