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百川論道 李斯

百川論道 李斯

李斯,字通古,男,漢族,公元前280年生,屬相蛇,星座約為雙子座,河南上蔡人,歷任秦始皇時期的科級郡小吏,處級秘書郎,局級長史,副部級公卿,正部級廷尉,國家級的秦朝丞相等職。

《史記·李斯列傳》開頭就寫了這樣一段故事:李斯看到廁所里有一隻老鼠,飢餓骯髒,人追狗輦,惶恐度日。過了幾天,他又在糧倉中看到另一隻老鼠,卻是吃得肚滿膘肥,生活安逸。

李斯據此感嘆:「人的賢能與否就像老鼠呀,關鍵是找到好的位置。」選擇比努力更重要,在七國爭雄的紛繁複雜的環境中,李斯以其敏銳的政治洞察力,向秦王提出離間各國之計。

李斯提出「諸侯名士肯接受賄賂的,就送重禮結交;不肯者就利劍刺之。 」對於統一六國,李斯還提出了「先滅韓國,殺雞儆猴」的吞併順序,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但是,各諸侯國也沒有坐以待斃,紛紛派間諜來到秦國,企圖阻礙秦國的發展。秦王於是下了逐客令,命令驅逐所有外地來秦國的客卿,李斯也在被逐之列。

李斯於是寫了著名的《諫逐客書》。指出客卿對秦國發展的重要性,勸秦王不要逐客。秦王最終採納了李斯的建議。李斯、王翦、王賁、蒙恬等這些「外國人」,都成為秦國的開國功臣。

秦統一六國以後,李斯建議秦始皇,把全國分為三十六郡,郡以下為縣,旨在防止諸侯爭權,鞏固國家統一,促進社會發展。這種中央集權制度在秦以後的封建社會裡一直沿用了近兩千年。

此外,李斯任丞相期間,還制定了以下對中國歷史影響深遠的事情。

——字同文。公元前221年,秦始皇接受李斯「書同文字」的建議,命令全國禁用各諸侯國留下的古文字,一律以秦小篆為統一書體。

不久,李斯又採用奴隸程邈創造的一種書體——隸書。中國書法四大書體真、草、隸、篆,李斯占其半壁江山,其功於此,利及千秋。

——度同量。秦統一之後,在李斯的親自指揮下,把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量制以合、升、斗、桶為單位,都採用十進位計算。時至今日,我們的生活當中,依然還有它的身影。

——車同軌。公元前220年,統一中國一年有餘的秦始皇,為了保證政令暢通,物流便利,深諳皇帝心思的李斯立刻建議讓全國的車軌統一,並在全國範圍內修築馳道。

這種馳道路基堅固,寬50步,道旁每隔三丈種青松一株。同時,李斯還規定車軌的統一寬度為六尺,以此保證車輛的暢行無阻。

——幣同一。公元前210年,也就是秦始皇逝世之前,李斯開始統一貨幣。他規定以黃金為最高貨幣,以鎰為單位,每鎰重二十四兩,以銅半兩錢為主要流通貨幣,一萬銅錢摺合一鎰黃金。

並嚴令珠玉、龜貝、銀錫之類,不得當作貨幣流通。李斯此舉被後人認為是經濟史上的創舉。他所主持鑄造的圓形方孔的秦半兩,因其造型設計合理、使用攜帶方便,一直使用到清朝末年。

由於秦始皇的賞識,李斯官運亨通,權傾一時。公元前210年,秦始皇病逝於第五次巡行途中。面對這一重大變故的李斯,再一次顯現出,他不惜一切代價,而取得功名的政客本色。

他為了保住丞相之位,竟與臭名昭著的趙高合謀,篡改了秦始皇遺命長子扶蘇繼位的詔書,擁立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繼承皇位,將扶蘇和秦朝大將蒙恬賜死。

公元前209年,胡亥成為秦二世皇帝,開始了比秦始皇更加殘忍的統治。李斯與胡亥、趙高的結合,是為了互相利用,所以後來他們之間勾心鬥角,也就是自然的事情了。

趙高利欲熏心,開始設計陷害李斯。他讓李斯規勸秦二世胡亥停建阿房宮,減少一些徭役。當時,秦二世正與宮女宴飲作樂,見李斯上書十分惱怒,下令將他逮捕入獄。

李斯這才知道進了趙高的圈套。他急忙上書秦二世,揭露趙高的「邪人之志,謀反之行」。但是秦二世對趙高的十分信賴,不僅不懷疑趙高,反而把李斯的揭發告訴了他。

趙高於是進一步誣陷說:「丞相所患者獨高。高若死,丞相即為所欲為。」秦二世於是就把李斯交給趙高懲治。

趙高以嚴刑拷打,強逼李斯承認與兒子勾結陳勝謀反。李斯終於被屈打成招。接著,趙高又令十餘人,詐稱秦二世派來的欽差大臣審訊李斯。

李斯申述冤情,說出真相,總是遭到一頓毒打。後來,秦二世真的派遣使臣複查案情,李斯以為又是趙高的人,不敢再說真話。於是秦二世對所謂的李斯謀反,信以為真。

公元前208年7月,李斯被腰斬於咸陽,禍及三族。臨死前,他對一起將被處斬的兒子說:「我還想與你們一起,牽黃犬,出東門,去野外打獵,還有這種可能性嗎?」

國學名篇《千字文》有言「露結為霜」,直譯為露水凝結變為霜。物主必反,李斯為他的政治投機行為,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千字文書法 的精彩文章:

百川論道 蒙恬
百川論道 至樂

TAG:千字文書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