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書畫 > 晉代王徽之(新月帖)和宋人米芾(蜀素帖)賞析~難分伯仲

晉代王徽之(新月帖)和宋人米芾(蜀素帖)賞析~難分伯仲

作品影響

此卷所用蜀素是十分珍貴的絹,於神宗慶曆時在四川所造。米芾的字受王獻之影響最深,有一種俊逸疏爽之氣,在北宋四大家中,米字的筆法和速度最靈活而有變化。此卷雖書於烏絲界欄內,但行筆飛揚恣肆、神采生動,絲毫不為格式所拘。

作品收藏

《蜀素帖》明代歸項元汴、董其昌、吳廷等著名收藏家珍藏,清代落入高士奇、王鴻緒、傅恆之手,入清內府,現存台灣故宮博物院!

王徽之《新月帖》書寫速度沉穩緩慢,以楷書、行楷為主體,一筆一畫起始穩健,收筆利落,毫不苟且。譬如「摧」字,筆筆落於實處,穿插豐滿,圓潤飽和,茂密之處地留有空白,觀之不沉悶。「念」字撇捺兩筆如開張之翼,顯出格局的開闊,為接下來的表現留有足夠的空間。隨之便中宮緊縮,使空白大量留出,寫上短小的兩畫,而至於最下方的「心」,跌宕而起,顯示出彈性和凝聚。三個點各有輕重大小,放於不同位置,皆得活潑。一字細析,有上開張中緊縮下躍動的美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米芾 的精彩文章:

米芾貶斥唐人,自己亦遭貶斥,他書法如何?看看這兩張
米芾50歲時的自薦信《張都大帖》「聞、張」二字字內對比強烈!

TAG:米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