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清朝留下的狀元府,如今卻成為了乞丐的藏身之所

清朝留下的狀元府,如今卻成為了乞丐的藏身之所

這座以山而建的建築,主宅區由東向西依次分為三個院落,看起來有上千平方米的面積。依稀可以看出,一百多年之前,這裡曾是一個人聲鼎沸,家園鬧嚷的門廳。從房舍的建築,窯洞的修葺,就可以推斷出當時牛氏家族的祥和與富裕的場面。

曾經榮耀清代的「牛狀元府」歷經百年後到今天破敗不堪,荒涼無比,大部分建築和房屋荒廢、坍塌,僅有一位70歲的後人獨居在此,默默守候著先祖的遺產。

這裡有位家喻戶曉的傳奇人物牛師靜,他是清代狀元的後裔,老人今年70歲,孤苦無丁,獨居深山狀元府破窯洞,無水無電,堅守著祖宅,乞討為生。

老人穿自己縫的衣裳,戴灰布帽,背著行囊雲遊四方,一年四季乞丐裝。雖說乞討,但老人從不主動討要錢財。

政府補貼的錢都不要,給了需要救助的人,老人說,他一個人不用花錢,走到哪裡有口饃吃就行,生活很知足。

牛師靜老人寫有一手好字,據說年輕時曾考上過大學,精神受到打擊,記憶還停留在計劃經濟時代,至於何因不得而知。

如今人去院空,沒有人再去管理,這個昔日人聲鼎沸,詩禮鐘鳴之處,成為門可羅雀,鳥屎遍地的場所。

牛師靜居住的祖宅是清代的狀元府第,查閱史料,在滿清統治中國的二百多年間,武狀元共有109位。而牛鳳山,則是唯一的牛姓武狀元。圖為窯洞壁龕上零亂擺放著雜物。

狀元府第共建有41孔窯洞,房子30餘間,如今大多殘破不堪。圖為沒有門,老人在夜晚入睡前用破布把窯洞門口堵住,布上再放上磚頭壓住,防止野獸入侵。

圖為窯洞的一側有個炕,炕上放著老人的衣服,鋪卷。可以說老人的全部家當就是這些,然而老人卻感到很滿足。即便條件簡陋,他也不願離開祖宅。

圖為看到老人獨居非常可憐,志願者給老人送上食品。因為老人不接受錢財,因此大多數來看他的人都帶的是食物或者生活用品。老人十分感謝這些熱心的人們,當地人也曾勸說過老人離開這裡,老人年紀大了沒人照應。不過老人卻始終不願走,他想好好守護僅剩的老宅。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小F訂閱 的精彩文章:

澳大利亞,讓你們感受真實的殺戮。飢餓限制了我的想像!
人類在宇宙中是不尋常的嗎

TAG:小F訂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