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3歲以下寶寶最易中招的傳染病來勢兇猛!可以趕緊去打這種疫苗!

3歲以下寶寶最易中招的傳染病來勢兇猛!可以趕緊去打這種疫苗!

神奇麻麻在哪裡

這裡有前沿的育兒知識和時尚親子生活方式

瓜媽說:

剛進入4月,杭州的陽光里已經熱得像夏天一樣了。周末帶瓜瓜和小夥伴玩耍,在草地上打滾,數天上的風箏,花叢里追蝴蝶……

瓜瓜是玩得不亦樂乎,但我卻時刻注意著他有沒有把手往嘴裡塞或者用臟手拿東西吃——前兩天,朋友圈裡看到在疾控中心的朋友發了條提醒——

近年來一直穩居各類兒童傳染病發病第一位的手足口來了!(每年4-7月、9-12月是手足口病的高發季節)今年情況比往年兇猛很多!學齡前寶寶多發,尤其是3歲以下的寶寶,爸媽們更要小心!

考慮到媽媽們都分布在大江南北,祖國各地,我又特地去找了全國手足口的情況,結果發現也不容樂觀——

國家衛生健康委對2010~2017年手足口病疫情進行分析發現:

近年來,手足口病報告發病呈上升趨勢,發病、重症和死亡呈隔年高發特徵。我國年平均報告發病200多萬例,累計報告重症13.5萬例、死亡3千多例主要集中在 5 歲及以下兒童,死亡主要集中在3 歲及以下兒童。重症和死亡病例大多由腸道EV71病毒(引起手足口病毒的一種,有專門疫苗,我們後面具體說哦)引起。

預計 2018 年手足口病整體流行強度將高於2017 年,不排除重症、 死亡有所增加的可能。

GIF

手足口主要是通過接觸傳染的,病毒來勢如此兇猛,春天又這麼美好,總不能天天把娃們都關在家裡吧?!

先不著急,我們一起來學習,再想對策!

1

寶寶中招手足口病,折騰的7天

寶寶每次生病都是對媽媽身心的一場考驗。有個麻麻跟我說了3歲寶寶得手足口的經歷。

第一天,上早教班回來,傍晚突然發燒了,38度,不肯吃飯(後來才知道寶寶喉嚨里長了皰疹,吞咽疼),嘴巴臭。

第二天,嘴巴旁邊突然冒出來很多皰疹,腳底有很多紅點,發燒到39.3。感覺跑醫院,醫生一看說是手足口病。一直哭鬧,不吃不喝。醫生說是因為寶寶喉嚨里的皰疹,疼的。(麻麻看了心更疼)然後告訴我們要隔離兩周至少

第三天,嘴巴、舌尖出來更多的皰疹,腰、腳、手、屁股發了很多紅點。體溫下降,37度多一點,嘴巴還是很臭,用生理鹽水噴洗了一次。依舊胃口很差,嘴巴里這麼多泡泡,吃東西肯定疼,小臉上的肉一下子縮小了一半。

第四天,嘴巴、舌尖還是有很多皰疹,手腳還是紅點。還是不願意吃需要咀嚼,稍微硬一點的東西,但願意喝奶、喝水。嘴巴的臭氣減少了。(肯吃,哪怕喝點,麻麻也稍微放心點了)

第五天,嘴巴里、旁邊的皰疹感覺開始變小了,手上腳上的紅點褪了,腰一圈的紅點褪了大半。燒也退了。寶寶想吃飯,但是嘴巴、喉嚨里痛到哭,吐出來,基本沒咋吃下去,可憐的寶寶!

第六天,嘴巴內外的皰疹基本開始褪了,手腳上的紅點也褪得差不多了。但是胃口還是很差,應該還是疼,每天就靠喝奶「續命」的感覺。有氣無力地躺在那,麻麻心疼得不行!

第七天,皰疹、紅點都基本好了,嘗試給寶寶喂流質,慢慢恢復體力。寶寶多吃點啊!整整一周,總算熬出頭了,接下來再隔離一周。

折騰的手足口病,寶寶和麻麻都很辛苦啊!

手足口病是由腸道病毒71型(EV71)柯薩奇病毒A16型(CA16)等多種腸道病毒引起的常見嬰幼兒急性傳染病。3歲以下寶寶尤其容易中招

傳播途徑:

主要通過接觸生病寶寶的鼻咽分泌物、唾液、皰疹液、糞便,以及接觸被污染的玩具、餐飲等傳播。上面說的那個生病的寶寶就很有可能是早教班玩,接觸了有病毒的玩具。

中招後癥狀:

手足口病發病很快。

多數中招的寶寶一開始一般是發熱、咳嗽等類似感冒癥狀,隨後嘴巴粘膜等出現皰疹,手心、腳心及臀部皮膚出現斑紅點(所以叫手足口,還蠻形象的)一般一周左右就會恢復。 上面說的寶寶受了不少苦,但幸好是這種。

更糟糕的是,少數中招的寶寶可能病情較重、進展快,引發腦炎、心肌炎、肺炎等嚴重併發症,出現精神差、嗜睡、易驚、頭痛、嘔吐、肢體抖動、呼吸淺促、面色蒼灰、四肢發涼等。如果耽誤救治,可能會引起迅速死亡,所以爸媽們一定要警惕

2

如何預防手足口

手足口病雖然對小寶寶有很大的威脅,但慶幸的是,我們還是有足夠的辦法對付它。

1、最經濟有效的預防辦法——打EV71疫苗

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病毒有好多種,但引起重症、死亡病例的主要是由EV71病毒引起的。目前的手足口疫苗就是專門針對它的,可以有效預防由EV71引起的手足口病。

關於手足口EV71疫苗,你要知道這些:

》》二類自費疫苗,要爸媽自己帶去社區醫院(平時打免費疫苗的地方)打。

》》打疫苗對象為6月齡以上嬰幼兒,全程需間隔1個月接種2劑次

由於6月齡後母傳抗體濃度降低,建議在12月齡內打完疫苗,這樣疫苗可以儘早發揮保護作用啦。

》》打了疫苗也不要覺得高枕無憂,因為只防EV71病毒,不能預防其他型病毒如CA16等引起的手足口。所以,仍然要讓寶寶注意個人衛生清潔。

2、讓寶寶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

醫生總結了15字口訣:吃熟食、喝開水、勤洗手、常通風、曬太陽。

》》好好洗手

我應該是第N次說,要讓寶寶學會好好洗手。寶寶的手到處探索,不洗手就拿東西吃,病毒分分鐘「病從口入」的節奏,尤其是像導致手足口病的腸道類病毒。(我在《最近一定警惕這種沒疫苗又沒特效藥的病毒!》這篇里寫過怎麼培養寶寶好好洗手,這裡就不重複了哦,還沒看過的可以複習)

經過我一段時間的各種啟發、要求、訓練,瓜瓜大部分時間也還是能乖乖洗手滴。

》》不喝生水、不吃生冷食物。

》》奶瓶、奶嘴、餐具、玩具、毛巾等使用前後要充分清洗、消毒。

》》少去人群密集的公共場所,比如室內遊樂場等,家裡要經常通風換氣。

》》EV71病毒最怕紫外線,多曬太陽能有效消滅病毒。嬰幼兒的尿布、孩子的衣被等也要及時清洗、晾曬。

》》二胎家庭,如果一個寶寶中招了,一定要隔離。

去年,有個麻麻因為幼兒園有小朋友得了手足口,怕被傳染,她就沒讓孩子去幼兒園了。每天只在小區里玩,結果還是得了手足口。她感覺很冤枉,到底哪裡傳染來的啊!我跟她分析:是不是玩了小區里的滑滑梯之類的,那些設施肯定不會像幼兒園、家裡那樣消毒。她想了想說:十有八九是了!

所以,手足口病流行期間,就算不讓寶寶去公眾場所,不去幼兒園,早教班,也依然要當心,最好的辦法就是及時讓寶寶清潔小手

3

手足口的這些問題也要知道

1、手足口有潛伏期,爸媽多長個心眼,可以提前發現。

醫生說手足口病有1-10天的潛伏期,建議這個季節多關注寶寶:摸摸有沒有發燒,看看手心、腳心、嘴巴有沒有約1-2毫米大小的白色小點點,還有食慾有沒有下降。

2、手足口病能不能用藥、掛水,快點好?

掛針或者口服藥物對於縮短手足口病的病程長短毫無幫助。也就是說,手足口病無論是吃藥、打針還是掛水都要7-10天的過程。

我們看寶寶生病心疼,但恢復也得有耐心等著。別太心急,寶寶生病的時候,麻麻自己也要盡量抽出時間休息,保存實力。當然,寶寶要是平時免疫力建立得好,病程可能就會短些。(為什麼我的孩子總生病?怎麼才能增強他的抵抗力?)

3、雖然大多數手足口一周左右就會好,醫生建議可以做這些讓寶寶舒服點:

》》如果發燒到39℃,很難受,可以用退燒藥能讓寶寶舒服一些(退燒用的用法參照 《致300多人死亡的流感來勢洶洶!怎麼判斷是流感還是普通感冒?發燒到底要不要去醫院?看完這篇,你不會再糾結了!》);

》》如果孩子精神還可以、沒有很難受,只要適當減少衣物、開窗通風,緩解發燒帶來的不適就可以了。

》》手足口病的皰疹與水痘不同,一般是不疼、不癢、不留疤。小寶寶很少去抓,但稍微大一些的寶寶,會出於好奇去碰皰疹,不小心抓破了,就可能發炎,可以找醫生看看需不需局部消炎。

》》如果寶寶嘴巴里的皰疹變成口腔潰瘍,很疼,可以用生理鹽水清洗,或讓醫生開點噴霧劑緩解。

皰疹很疼,寶寶會拒絕吃東西,想辦法讓寶寶喝點奶、流質,生病需要能量,實在吃不下就盡量讓寶寶睡覺,哭鬧也是很費體力的

GIF

4、得過一次手足口,還有可能再中招!

手足口病不是終身免疫的,也就是得過還可能會再得。有寶寶一個月感染2次手足口病,也就是說上一次感染的手足口病還沒痊癒,另一種腸道病毒引起的手足口病又來了。所以就算寶寶之前得過手足口,也還是要小心哦!

寫在最後:

1、手足口可防可治,不用太擔心。盡量預防,因為嘴巴里長皰疹會讓寶寶可能疼得幾天都吃不下,太遭罪了!

2、遇到寶寶精神不好,或者爸媽心裡沒底,要及時去醫院!手足口病的重症也是很可怕的!

3、如果確定是手足口,就要隔離,而且要2周。因為就算一周左右,皰疹、紅點都退了,接下去一周寶寶體內依舊還有病毒殘留,還會傳染給其他寶寶。

4、春暖花開,傳染病還真是不少,除了手足口病外,還要當心麻疹、水痘、猩紅熱。預防的方法嘛,參照手足口病。

願我們的寶寶在春天只長個子,不生病!

瓜媽再叨幾句:

春天真的很美好,媽媽們只要給寶寶做好基本防護,就還是應該多帶寶寶出門。昨天是中國的愚人節,又趕上義大利的復活節,Cindy也帶土根出門去嗨皮了。義大利的陽光真的很厲害,Cindy和土根都是全副武裝:墨鏡、防晒霜……上周六我們團寶寶墨鏡(截止到今天中午12:00),很多媽媽留言說趕緊團防晒霜,所以這周會先有大人的防晒霜,是Cindy之前推薦過的一直回購的自用款;寶寶的防晒霜我們正在緊鑼密鼓做測評,媽媽們可以等等我!

我們公號最近也跟春天似的熱鬧,有兩個活動正在進行,一個是逆齡美媽的投票活動,詳見:燃爆!這些媽媽一定是懷了個假孕!;一個是親子閱讀的徵集活動,看這裡:愚人節,我要送你總價值2800元的圖書大獎! 大家別忘了去參加哦!這個親子閱讀的徵集,是想鼓勵大家真的要堅持給寶寶讀繪本,有句話說,三四月做的事,七八月自會有答案。給寶寶讀書也是這個道理!寶寶自會有電光火石的一剎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寶寶 的精彩文章:

準備給寶寶添加輔食了,這10大常見問題,提醒父母多注意
寶寶臉上出現這4種表情,是在表達內心情感,媽媽讀懂了幾樣

TAG:寶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