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樂視開槍把自己斃了,從此,互聯網電視就是暴風和小米兩家爭奪第一名了。」

在4月2日暴風召開的「玫瑰風暴2 王者歸來」暴風AI電視媒體溝通會上,暴風TV CEO劉耀平多次重複這句話。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會上,暴風發布定價999元的40英寸暴風AI電視4,直接正面PK同等價位的32英寸小米電視4A。暴風從產品性能、價格、定位,都跟小米電視4A進行了赤裸裸的對比。如何懟小米電視,是溝通會的整個基調。

樂視出局,風米相爭

一向緊跟樂視,把樂視當做模仿對象和競爭者的暴風,怎麼一轉眼就開始狂懟小米?樂視目前的狀況顯然已無法保住互聯網電視老大哥的地位,曾經與小米爭第二的暴風,現在說,我們要爭第一了。在AI電視的競爭上,劉耀平沒有將傳統電視廠商當做競爭對手。雖然目前小米先做了AI音箱,還沒開始做AI電視,但是在劉耀平看來,「小米並不傻,一定會大張旗鼓地做AI電視。」

劉耀平在創維做了14年的電視,是實打實的硬體老兵。2006年,他想在創維做軟體,引進互聯網服務,但是由於創維沒有互聯網平台和技術,沒法做。近來,創維正式與百度在人工智慧上開展合作,酷開OS 優化提供媒體資源庫,DuerOS為電視提供技能庫,將電視變成智慧屏幕。

在劉耀平看來,進入到AI互聯網的時代,AI電視誕生後,就變成了互聯網品牌的PK,跟傳統品牌沒有多大關係了。互聯網電視最重要的是整合硬體、軟體、服務。「你純粹搞硬體的人,能夠把互聯網軟體、雲端計算能力做好,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你做軟體服務出身的,能夠把硬體這麼長、這麼重、有江湖深度的供應鏈搞好,也不容易。互聯網電視品團隊中,既擁有硬體能力、軟體能力,也擁有互聯網服務能力的團隊不超過3個。」

樂視算一個。樂視超級電視開闢了一種全新的玩法,樂視重新定義了互聯網電視,以新的思路重新做互聯網電視的操作系統、交互系統、構建服務平台、改造優化內容,讓人看到了互聯網公司做硬體的可能性。

「樂視的入場姿勢是對的,也是樂視的理想,但後來開槍把自己斃了」,對於這個曾經的老大哥,劉耀平還是有不少崇敬。暴風曾緊隨樂視做互聯網電視,也曾經極力以暴風"聯邦生態"來模仿和對標樂視的"超級生態"。

雷鋒網還記得,2016年的暴風「玫瑰風暴」也是一場直接PK友商的硝煙之戰,那個時候暴風硬懟的正是樂視。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從銷量來看,樂視是當之無愧的老大哥。曾經樂視以不掙錢的硬體來支撐軟體和內容收入,幾乎是靠燒錢來支撐電視業務。以樂視如今的狀態,即使電視這塊業務還沒廢,也是沒錢再來支持龐大的硬體虧損和內容版權費用。

目前,劉耀平向雷鋒網透露,暴風已經接手6000多家樂視的線下體驗店。「現在線下的零售商分兩類,一類是本來賣家電的,還有一類是新撞進來的,樂視的LePar有大批都是沒有做過零售的,這批人會很慘。以TV為主的LePar零售店我都沒有要,因為TV不是大流量的產品。我們的做法是借老船出新海,就是有零售能力的這些零售店,我把中間的環節全部做平台,直接賦能給他去銷售。樂視裡邊符合這個特性的,有一部分轉到我們這來了,不符合這個特性的我們也沒要。」

互聯網進入下半場,線上的流量越來越貴。一直靠線上銷售的小米也做起了「米家」實體店,暴風也希望能鋪好線下銷售零售店,為AI電視之戰做好準備。

暴風PK小米:爭奪價格段、爭奪定價權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江湖高手過招,每一拳都必爭高下。

2015年7月,暴風TV成立,12月發布超級電視。2016年,當時市場上的互聯網電視多是32吋,暴風推出999元的40吋的超體電視,想要取代32吋互聯網電視的市場份額。從暴風給的數據來看,他們確實取得了一些成果。據AVC奧維雲網數據顯示:40吋互聯網電視銷量同期提升1.5%,市場佔有率提升10.8%;同時,32吋銷量下滑2.4%,市場佔有率下降15.5%。

而暴風的40吋的面板遭遇多個事件,導致成本一度上升。第一件是台灣地震,剛好把為暴風40吋電視生產面板的廠商震壞。然後三星頻頻出現「爆炸門」,大力投入手機OLED生產,導致電視面板的價格翻倍。這樣,暴風去年的「玫瑰風暴」取得的戰果,因為面板的供給不足、成本上漲,對暴風的影響極大,一下子就賠錢了。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雷軍出牌,向來能出其不意。小米用做手機的思路做電視,早在2013年9月就發布了1999元和2999元的小米電視,其定價幾乎只有傳統廠商的一半。在2016年,小米沒有跟風做大屏,而是重新以三年前的思路做產品,做了一款32吋的小米電視,定位為年輕人的第一台電視,以999元的低價佔領市場。2016年,暴風一共賣了80萬台電視,而小米32吋的電視一出來,訂單量就破100萬,銷量比暴風高出1倍多。

小米目前顯然已經先一步拿到了價格定位者的角色,小米帶領起的價格戰,暴風不得不跟。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劉耀平坦言,「我們跟小米爭的本質是爭奪價格段,就是爭奪定價權。也就是在關鍵價格段,誰做的產品更好,不論是硬體、軟體、黑科技、黑體驗,還是更好的服務和服務效率,就是某個重要價格段,誰做了壓倒性的優質的產品和服務,誰就贏,本質是這個。」

因此,暴風此次主要卡位兩個價格段:999元和1999元。暴風推出999元40吋暴風AI電視4、1999元50吋暴風AI電視7。

接手樂視6000多家線下實體店,暴風將如何與小米打響AI電視爭奪戰

劉耀平在現場丟下了狠話:1999元的50吋暴風AI電視7是這個價格段全世界最好,無論是任何品牌,創維、海信,我負法律責任說全世界最好。

經過幾年的摸索,劉耀平對暴風做硬體的能力似乎信心十足。雖然小米也是以軟體入場,但是紅米手機可以說取得了手機硬體的成功,目前小米的硬體生態鏈也日漸完善,已經成為估值萬億人民幣的大體量公司。把公司的重心放在TV的暴風,真能打得過小米嗎?

三、暴風All in TV

在去年9月的暴風「風迷節」,暴風提出了全新的戰略轉型。從此前提的「DT大娛樂」變為目前的「AI+兩塊屏」——AI電視和VR頭顯。

雖然在2016年,暴風曾憑藉VR風口創造出「暴風魔鏡」,使得公司股價一度飆升。但是,隨著VR行業軟硬體逐漸成熟,暴風的低端VR眼鏡盒子已經沒法再在戰略層面幫助暴風公司贏得股民青睞,其籌備已經的暴風VR一體機銷量也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那麼,暴風的戰略可以說是All in TV。劉耀平介紹到,「暴風大的戰略布局是AI+兩塊屏,現在是把研發力量、用戶平台的資源、所有團隊的能力、品牌等等賦能到家庭互聯網,做AI電視。那第一步是要把AI電視的用戶規模和數據結構要做到最好,同時它要跟家庭互聯網的規模要發生關係,這個是基本上就是暴風TV的戰略模型,也就是進入到第二個階段我們一定要贏,就是AI互聯網這個階段。而進入到第三個階段,第四個階段的智能家庭上,因為現在很多是弱智能,到了大智能的時候,暴風能獲得定位上的優勢,就可以了。」

在AI電視的AI能力上,目前主要是AI語音助手+信息流推薦引擎。暴風采用了科大訊飛的語音識別,然後自己做一些自然語言處理的技術。在信息流方面則是全面模仿今日頭條,在暴風影音上以長短視頻信息流和智能推薦取代了人工編輯,期望能夠提升對內容庫的調用、提升用戶使用時長、增加廣告資源,使得大小廣告主都能入場信息流廣告。

AI電視還在初級階段,暴風入場很早,但是也並不等於其就能獲得紅利。暴風TV盈利的關鍵還在於獲客成本和ARPU值。劉耀平告訴雷鋒網,暴風TV入場時的獲客成本有400多,去年大概是100多,今年可能降到幾十元。

在專訪階段,劉耀平也談到,雖然AI電視的競爭上,傳統電視廠商沒有優勢,但是他還是擔心BAT的入場,尤其是百度。暴風目前能做的就是槍戰先機,早早進入AI電視市場。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雷鋒網 的精彩文章:

三大運營商確定5G時間表,2020年正式商用;小米將推出無線充電;Uber下周啟動自動駕駛計程車服務
去中間化而非去中心化,以太坊Vitalik解讀區塊鏈經濟的本質

TAG:雷鋒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