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媽寶男的苦樂年華

媽寶男的苦樂年華

媽寶男的苦樂年華

文/玉琳君

周末去做頭髮,一進門兒就看到理髮師在給一位小夥子剪髮。小夥子二十歲左右,後面座位上等著一位老太太。

起初我以為都是來理髮的,後來才發現是一對母子。

老太太一開始很安靜,只是眼睛緊盯著小夥子的頭,等到理髮師用電推子剃後腦勺時老太太開始說話了:「這裡別剃得太厚,薄一點有精神。」小夥子嚷道:「你別管!」

一會理髮師該剪劉海了,老太太又說:「劉海別剪得太齊,有點層次感。」小夥子又嚷道:「叫你別管,你先出去吧!」

理髮師偷偷一笑,老太太乾笑了兩聲看向我,我皮笑肉不笑地抿了一下嘴,順便瞥了一眼鏡子里的小夥子:他滿臉通紅看似有些溫怒,卻又無可奈何地咧著嘴假笑。

那一瞬間,我真替他崩潰!

媽呀,都二十多歲的人了理個髮老媽還得跟著!跟著就跟著吧,還不停地指揮理髮師需要剪什麼樣的髮型?!難道你比理髮師還專業么?這老太太真是無聊透頂!

轉而,我又同情起這位小夥子來:都知道媽寶男是被媽媽寵壞的小寶貝兒,可如今看來身為媽寶男也挺有壓力的。攤上這樣一個粘人的老媽,不是感覺分分鐘都會窒息嗎?

看著鏡中小夥子溫怒發紅的臉,我似乎感受到曾經他的幸福此刻已經成了他的負擔。頃刻間,我竟有一點幸災樂禍,繼而變成了無可奈何。

媽寶男是慈母的產物,是病變的母愛作用下結出的癰疽。成年之前的媽寶男生活應該是很甜蜜的,他們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不用幹活什麼都有」的幸福生活。

可到了18歲以後,當身邊的同齡人都開始自己生活了,他們就會慢慢地發現,自己竟然什麼都不會,甚至不敢去想像離開媽的日子該怎麼過!

這個時候,他們的內心是擰巴的:既想跟同齡人一樣放飛自我獨立生活,又不敢獨自面對生活的泥濘坎坷,更何況生活還那麼變幻莫測!

於是呢,媽寶男們的好日子就這麼一去不復返了!接下來,他們要面對的是路還是坑,全看造化了!

曾經有許多關於媽寶男的文章。有的是呼籲媽媽們不要過度的關愛,因為您的不放手很有可能不是您兒子不中用,而是您自己離不開。有的是狂懟媽寶男不獨立不成長永遠一副巨嬰相,遇事除了會找媽啥也不會幹。

可是,這些呼籲和調侃似乎都沒啥力量改變現狀。當媽的該慣照樣慣,媽寶男依舊生活在母親的避風港里不問世事。也許只有當他們從原生家庭走到現實社會裡經歷一番酸甜苦辣之後才能明白外面的世界真的不會對你那麼關照。

前段時間我們單位招聘,前來報名的年輕人很多,其中有一個男孩子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為什麼呢?因為別人都是自己來,而他是爸媽陪著來。

他22歲了,高高的瘦瘦的,有點兒害羞的樣子。一開始進來的時候是他媽媽打頭陣敲的門,問清楚了我們這裡招人,才一側身把藏在身後的兒子和老公亮出來。

我拿出一張表給他填,男孩子默默地填著表,他爸媽就站在身後靜靜地看著。待他填完了表,我打算問幾句話,可是幾乎我每問完一句都是他媽媽在搶答,然後是他爸爸在隨聲附和,就是聽不到男孩子的聲音。

我有點錯愕,無奈地笑了一下說:「阿姨,您先不要說話,讓他自己回答我。」

我又問了個問題,男孩子聲音很小地嘟嚕出幾個字,我幾乎聽不到他在答什麼。就在我希望他能清楚得再回答我一遍的時候,他媽媽聲音洪亮得替兒子說了一遍。

接下來的問題我也不想再問了,因為看這個樣子,不管我問什麼都不會聽到他的回答。把他們送走後,我便在他的名字上打了個叉。

因為我們需要的是專業型技術人才,不是乳臭未乾的媽寶男。

很顯然,上面這位媽媽對兒子是不放心的,她不放心兒子能自己前來報名,甚至不放心他自己有能力來回答我的問話。她的兒子在她心裡完全是個沒有民事行為能力的人,處處需要她的保護。

然而,這位媽媽對兒子的不放心已經給他的人生照成了障礙,使他沒有能力和勇氣來完成自己該走的路。

作為母親,我們愛孩子無可厚非,但是當我們看到我們愛出來的孩子成年以後仍然像個小朋友一樣出門兒找不著北,坐車不認識路,甚至在陌生人面前都不敢大聲說話時,我們的心裡是否也會有股莫名的失落,暗暗為他著急?

看著別人家的孩子天南地北的跑工作、賺錢、養家,你是否也會在心裡悄悄豎起大拇指感嘆那孩子真有出息,年紀輕輕彷彿全世界都是他的!而自家的孩子畢了業只會宅在家裡連襪子褲頭都不知道洗!人和人的差距咋就這麼大呢?

其實,不是孩子們的差距大,而是做媽媽的差距大。你只看到人家的孩子夠獨立夠自強,卻沒看到人家的媽媽在育兒的道路上付出的心智。

當你怕孩子磕著碰著的時候,人家的媽媽已經帶著孩子學打球練長跑了,摔倒了怕什麼,站起來拍拍土繼續練,經歷風雨的成長才不怕面對真正的苦難。

當你怕孩子做家務累著的時候,人家的媽媽已經教會孩子鋪床疊被洗襪子了,讓孩子從小學會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長大才會尊重他人的勞動,也更會照顧自己。

當你嫌孩子膽小沒見過世面不會說話的時候,人家的媽媽為了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早就帶他出去看世界,學會和不同領域的人打交道、做朋友了。

所以,越是捨不得放手萬事包辦的媽媽,養出的孩子越是讓她日後操心受累。而越是早早交出主動權讓孩子親力親為的媽媽,養出的孩子越能更容易的走出家庭融入社會。

站在孩子的角度來講,我們也應該可以感受到他的那份焦慮。自己分明已經成年了,卻感覺好像還沒有斷奶,萬事都要有媽媽來參與不然自己就做不好……心煩吶!

所以媽媽們,儘早放手這種裹挾似的母愛對你的孩子來講其實是一種成全,成全他的人生由他自己做主,那也是對他的尊重。

莫不要等到你的孩子在現實中碰了壁撞了牆之後再向你埋怨,為什麼不早點教會我?

那樣的話,痛苦的不只是你,還有你千般寵愛的孩子。

圖源網路 侵權秒刪

END

作者簡介:玉琳君,80後職場媽媽,體制內工作,想走文藝路線的工學碩士。白天實驗室里瓶瓶罐罐,業餘書香堆里寫寫畫畫。個人微信公眾號——玉琳君(yulinjunxl)。長按下方二維碼可識別關注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玉琳君 的精彩文章:

「友好」的捕獵者
我生的不是男孩,是氣!

TAG:玉琳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