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文史 > 一群士兵被遺忘,四年忍飢挨餓,見解放軍來大哭:總算有人換崗了

一群士兵被遺忘,四年忍飢挨餓,見解放軍來大哭:總算有人換崗了

士兵這個職業就意味著責任和忠誠,穿上軍裝的那一刻起,個人的命運就不再屬於個人,而是國家的一部分。中國古代的士兵也是很不容易的,為了國家的平安,他們承擔了太多。

古代交通不發達,信息傳輸效率低,駐守邊疆的士兵得不到中央下達的消息,碰上改朝換代,那些士兵就被遺忘,然後也沒人換崗,這些可憐的士兵根本不知道早就換皇帝了。

在唐朝有一場大的劫難——「安史之亂」,當時唐政府措手不及、很慌亂,為了撲滅叛軍政府不得不將河西的兵力調走,然後吐蕃趁虛而入,唐朝就失去了對西域的統治權。

吐蕃佔有安西地區後將中原和西域的連接切斷,當時朝中大臣都以為安西四鎮陷落了,也就沒再去想這件事,但他們不知道在那裡有一支唐軍,是郭昕所率領的邊防軍,他們在這十五年內一直沒放棄對抗吐蕃。他們堅持軍人的職責,即使被中原政府遺忘了,依然堅守住崗位,像最初到來的時候宣誓的那樣。

他們沒有忘記初心,這十五年來他們只做了兩件事,第一件是堅守陣地,第二件是對抗吐蕃軍隊,小規模的開火時刻存在著,提醒他們還是大唐的軍人。

後來郭昕派遣使者進入中原,向朝廷覆命。當時交通不發達,派遣使者進入中原朝廷用了十多年,朝廷震驚了,他們才發現:「原來安西從未陷落過。」

可惜後來「鐵血郡王」郭昕死在與吐蕃的交戰中,「馬革裹屍」完成了一個軍人最終的夢想。

宋朝時期,趙匡義派遣王延德組成百人使團出使高昌。

當時河西地區被西夏控制,所以他們只能從蒙古高原走,經歷艱辛終於到達高昌,他們受到隆重接待,在路上他們遇到一個感人的故事。

在高昌途中有一個伊州地區原本是唐朝所有,唐皇派他們駐守這個地方,後來唐朝爆發安史之亂,天下大亂,皇帝早就忘了這個地方,然而這些將領還兢兢業業駐守在這裡,確保中國一寸領土不失。

他們看到王延德,就接待了他,其中一個姓陳的將領問他:「如今已經改朝換代了嗎?不是唐朝,是宋朝了嗎?」話語無比凄涼,然後他們拿出唐皇賜予的詔書。

這些士兵幾十代在這裡繁衍後代,為中國駐守領土,可卻被遺忘,他們像與中原失散的孩子,孤零零的駐守邊疆,還好王延德的到來讓伊州有了歸屬,讓這些戰士的心有了國家的歸屬,我們不難想像,他們又會為宋朝駐守國土,這是一名軍人的使命。

我們講一個近代中國的故事,這些軍人跟古代軍人一樣,堅守在祖國的領土上,須臾不改其志。

塞圖拉哨是我國古代十分重要的哨卡,它位置處於絲綢之路上,是南北哨卡的大本營。

它是一個主哨卡,下面還有許多分卡,曾幾何時它的戰略位置是最重要的,當然隨著交通的發展,這個地方的重要性逐漸被忽視,以至於沒人想起這裡。

二十世紀六十年代,我國派遣一隊解放軍進入這個地方,在哨所里他們驚訝地發現這裡有一個班的國民黨軍,這個班的國民黨軍一直兢兢業業,守衛在這裡,當地環境十分艱苦,哨所只有一個煤油燈。

這裡缺水少電,吃的最好的是玉米麵糊糊,天冷他們沒有取暖設備,只能靠在一起用身體取暖。雪山氣候惡劣,幾個大男人也無法承受,只好哆哆嗦嗦看著外面的天盼望有人來交接,他們的衣服早就破了,只能湊合著穿。

他們看到解放軍後,流淚了,說:「總算有人來換我們的崗了」。解放軍看見他們破爛的軍裝,半天說不出話來,偏偏這些士兵問他們:「我們的軍裝又換了嗎?」解放軍們一下子淚奔,都哭了起來。

同樣都是軍人,無論是解放軍還是國軍,他們都是在執行命令,所以能互相理解。當然這群國軍戰士都得到了妥善的安置,他們的忠誠和使命感也讓我們了解了什麼才是真正的軍人。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靜說歷史LS 的精彩文章:

一猛將捨命救下趙匡胤,本以為立功,卻被太祖兩個字送他「上路」
中國古代有近500位皇帝,能稱得上「千古一帝」的,唯有此4人

TAG:靜說歷史L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