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山地間穿梭自如,我的戶外新夥伴adidas登山鞋

山地間穿梭自如,我的戶外新夥伴adidas登山鞋

我有機會試了兩雙adidas戶外系列的登山鞋,借著這篇也分享我穿著這兩雙adidas登山鞋各走過不下十次行程的心得。

我們平常穿鞋會依場合、活動類型、地形、氣候...選擇不一樣的戶外鞋,並不是說有規定怎麼選擇,但在穿鞋前先設想場合、功能,就不至於穿著高跟鞋去爬山(我在爬山過程中遇過穿絲襪短裙和高跟鞋的女孩)或是穿拖鞋去。進行戶外活動,我們要依賴雙腳很多,選雙合適的好鞋提供足夠保護,能大大降低受傷的機會。

你或許可以直接選擇一雙防水、全方位保護都極佳的全皮面登山鞋,但那樣的鞋一來價格相當高昂,再者重量一雙動輒超過2斤,堅固穩定的保護很適合遠距離登山徒步活動,但對於一般郊山徒步登山顯得負擔太沉重,且鞋底硬重的重裝鞋走在常見的潮濕石階可能讓不習慣硬底鞋的人反而更容易打滑。

如果你常登郊山,但偶而涵蓋一些遠距離的戶外登山徒步活動,會建議選一雙鞋底硬度適中、防滑及保護功能佳的輕量高幫登山鞋。

如果登山頻率不高,只偶而拗不過朋友邀約爬爬郊山或路況較好的2日徒步登山行程,在天氣良好情況下,一雙較輕量的越野徒步鞋或許就能符合需求,選一雙外型好搭配的,平日休閑也能穿,才不會閑置在柜子里放到劣化或鞋底水解。

如果像我一樣喜歡戶外活動,且範圍涵蓋跑步、徒步、登山,那麼可以考慮依目的功能適當地將鞋子分級,依不同行程氣候選擇最適當的鞋,提供雙腳較足夠卻不至於過度而造成重量負擔的保護。

輕量化的越野徒步鞋,讓您的腳步像貓般輕盈,適合疾速越野跑訓練,也適合輕巧悠閑漫步山林

關於環保鞋底(以下純屬我個人意見):如果選擇將登山鞋分級,在購買時建議不要購買強調一般PU材質的「環保鞋底」,因為一般PU材質如果不常穿,容易水解,在高山上經常碰上隊員鞋底分離的狀況。對我來說,那麼容易水解造成需要常買鞋,怎麼可能是對環境友善的,畢竟沒壞卻必須丟棄的鞋的其他部分並無法自然分解啊?其實「環保」鞋底只是在銷售上解釋PU鞋底水解現象採用的方便說法,國外對於「環保」鞋的定義是嚴格許多的。

非環保鞋底的選擇:可考慮較輕較有彈性但不耐負重的EVA中底(作為輕裝徒步鞋)或是經過特殊處理的PU中底(經特殊加熱法處理處理外部PU,使水氣無法深入,屏除造成水解的主要原因)。

adidas登山鞋

2我有機會試了兩雙adidas戶外系列的登山鞋,由於adidas很客氣地告知是希望得知我實際穿過以後的意見,於是在登山行程,我都很認真地體驗adidas outdoor系列鞋款。老實說,在此之前,我對adidas的產品沒有什麼認識,也沒聽說過adidas除了跑鞋和運動服飾,居然還發展戶外裝備。收到鞋,我馬上把我的重裝鞋拿出來仔仔細細做個比較。

整體外觀上,我的全皮面重裝鞋顯得好man,它確實能在重裝行程及挑戰性地形提供很好的保護,但是,除非想練輕功,不然平常爬郊山實在沒必要穿雙1.2公斤的鞋。另外兩雙是防水透氣布面adidas輕量越野鞋和高幫登山鞋,外型顯得輕盈秀氣許多(重量也確實輕許多),高幫鞋登山還用了亮眼又好搭配的紫紅色,少見的美鞋,每回穿上山詢問度都很高。這三雙鞋都採用GORE-TEX防水技術。

鞋帶方面,重裝鞋是登山鞋最常見的粗圓鞋帶,這樣的鞋帶很堅固,不易磨斷,非常適合戶外活動,不過綁的時候要知道方法,不然很容易鬆脫,造成不便。而adidas則是採用「速綁鞋帶系統」,穿的時候只需把鞋帶往上拉提就會束緊,然後把鞋帶扣推到要固定的位置;要鬆開時,將鞋帶扣往前推即可調整鬆緊。穿脫很方便,在活動時腳套進鞋裡就可以到處走動,不用一直綁鞋帶。

不過鞋帶束緊後即使塞入鞋面前端的固定帶,還是顯得太長,恐怕有勾到樹枝或不小心踩到的可能性,建議再往回折塞入系帶縫隙加強固定,也建議adidas,而該品牌的解決方案是在鞋舌頂端做個彈性網袋,將拉緊固定完的鞋帶收納入網袋,就不會有踩到或勾到的問題。

鞋幫高度,重裝鞋最高,加強重裝行走困難地形需要的穩定與保護;兩雙adidas鞋幫較皮面重裝鞋低一點,但也還是完全包覆到腳踝之上。我個人偏好重裝鞋的鞋幫高度,雨天穿衝鋒褲時,衝鋒褲可以蓋住很長段的鞋幫,雨水才不會有機會順著衝鋒褲滴入鞋筒沿著襪子浸濕整雙鞋。當然,鞋幫不夠高的話,遇雨天打上雪套也能有效加強防水。

腳趾保護,腳趾前端adidas採用中硬度橡膠材質,減輕了重量,提供的保護足以應付大多數路況;重裝鞋腳趾前端採用非常堅固的硬厚橡膠,能在雪地環境、某些特殊地形、或在不慎踢到大石塊時提供腳趾更周全的保護。

足跟部,由於adidas這兩雙登山鞋強調中底依不同部位承受的反作用力採用不同的材質以達最佳表現,足跟部位可看出與其他部位是有分隔的,這一點我倒感受不到實際穿著行走時有明顯不同,卻有點擔心鞋底日後會不會從腳跟部斷裂(也可能是我多慮,穿了一年走過許多行程,拿起來仔細檢查,是還沒有裂痕的跡象)。

鞋底主要材質有相當明顯的不同,皮面重裝鞋中底以很厚重、硬度高的橡膠作為中底加強支撐性,並以登山鞋廣泛採用的vibram作為外底,增加它的耐磨耐用以及提供負重行走時足部所需的保護;adidas則是將其材質技術運用在登山鞋上,這兩雙adidas登山鞋中底以中底常用的EVA加上adidas所研發密度不同的adiPRENE組成,相較於EVA,adiPRENE彈性較佳較耐久,提高吸震表現。前腳掌部位中底側邊可見adiPRENE+,是彈性極佳的材質,讓前足部位保持動能;足跟下方中底側邊可見adiPRENE,強調吸震效果,緩衝足跟著地時承受的反作用力。

外底功能主要是耐磨與抓地防滑,全皮面重裝鞋用的是Vibram黃金大底,adidas這兩雙用的是德國輪胎大廠Continental產品,以adidas專利技術Traxion(立體梯形鞋釘)強化耐磨與抓地功能。

登山以來都穿黃金大底vibram,強調它材質耐用刻痕防滑,因為vibram這塊黃標籤會出現在登山用品店裡幾乎所有中高價位的登山鞋鞋底,所以,我自然一直以為黃金大底vibram是登山鞋的必要條件。然而,adidas這兩雙鞋底,卻遍尋不著這塊寫著vibram的黃色標籤!鞋底只有adidas、Continental和鞋底側邊TRAXION字樣。平常寫著vibram字樣的地方被Continental取代,也就是說adidas登山鞋沒有採用我一直以為是經典的黃金大底,而是用了Continental馬牌輪胎作為外底主要材質!

表現亮眼的馬牌輪胎鞋底

馬牌輪胎鞋底的鞋我總共有三雙:一雙跑鞋supernova sequence5,我用於平地或越野跑步、一雙超輕量速走系列徒步鞋、一雙輕量登山鞋

第一次穿跑鞋supernova sequence5是穿去參加越野跑競賽,跑新店和美山步道,從頭到尾下著雨,步道泥濘、石階溼滑、很多人都因為怕滑倒停下來用走的,但我感覺鞋的包覆感很穩定、抓地表現很好、沒有打滑的感覺,所以能全程維持跑姿。

讓人(和貓)很有安全感的一雙鞋

第一次穿著adidas登山鞋走,休息時,有隊員要求看看我的鞋底,因為這麼女性化的登山鞋不是很常見,所以引來好奇,看了一下說「咦?Continental,啊不就是馬牌輪胎?」沒開車也沒騎車的我從沒聽過馬牌輪胎。

記得看過一篇介紹修登山鞋的文章,說修鞋時會以飛機輪胎刻上深紋路作為外底加強摩擦力和抓地力。可見輪胎材質是個好主意。

實際測試雨天亂石堆和泥地(後來下雨變成泥流河),馬牌輪胎抓地防滑的能耐讓我很有安全感。

adidas登山鞋整體表現

我可以很肯定地說,我對馬牌輪胎的抓地力非常滿意,郊山濕滑泥地、石階、高山易滑動的碎石地形、考驗腳踝穩定的亂石地形、非常需要磨擦力增加安全感的岩壁垂降地形、以及斜面岩塊地形…馬牌輪胎外底的防滑抓地表現讓我覺得很有安全感。

你可能還記得剛開始穿黃金大底登山鞋時,穿著新買的登山鞋出行,卻意外發現走在潮濕石徑或是長了青苔的石階,或是走在柏油路不經意踩踏到下水道金屬蓋時,滑得勒!!然後嚇一大跳,因為你花大錢買了登山鞋就是期望它的黃金大底能提供讓你不會滑倒的保護。其實,沒有任何一雙鞋能保證你不會滑倒,登山鞋外底的抓地設計能提供的抓地力和摩擦力,在草地、泥土、石礫地形效果最好,但遇到光滑表面如倒木、樹根、平滑石塊、溼滑石階…則反而容易滑倒,主要因為加厚加硬又加重的鞋底讓不習慣穿登山鞋的腳踩踏的感覺變得遲鈍而笨拙。重量較輕且硬度較低的adidas應該能有效減輕初穿登山鞋老覺得感覺不到地面狀況的笨拙感。

你可能也還記得剛換穿又硬又重的登山鞋時,不習慣登山鞋硬度、材質、加上尺寸可能沒選到最恰當,造成足楦、足跟、足底部位的摩擦而起了水泡疼痛難當。但這兩雙adidas登山鞋從第一次穿就感覺很舒適,一年來兩雙都走過許多登山行程,沒發生過起水泡的問題。

adidas這兩雙登山鞋會是很好的徒步入門鞋款,相較於重裝鞋,它們較輕巧有彈性,不需花很多時間適應。鞋底抓地力強,對於山徑濕滑的特色有很好的防滑表現。中底的材質舒適、吸震效果佳,作為重裝鞋稍嫌支撐力不足,但已足夠應付郊山及三日以內高山行程所會遇到的絕大多數地形,是運用範圍很廣的鞋。

簡而言之,下次我媽若願意再跟我去登山,我會幫她買雙adidas登山鞋。

穿著adidas登山鞋走過很多地形,馬牌輪胎鞋底防滑抓地表現讓我印象深刻

除了鞋子,我也嘗試了一些adidas outdoor系列的戶外運動服飾裝備。

adidas長久發展休閑及運動功能服飾及專業運動功能鞋,除了致力研發材質功能,在剪裁和色彩的運用也深得我心。

喜歡的朋友就來訂閱買戶外,你們的支持就是我們堅持的動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買戶外 的精彩文章:

輕鬆負重完美戶外,格里高利輕量登山包體驗
登山新手必看!登山前、中、後的理想食物是……

TAG:買戶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