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情感 > 這三種父母,永遠培養不出好孩子

這三種父母,永遠培養不出好孩子

文/親子微時光(wulibao23)

為人父母,都想讓孩子活得輕鬆愉快,但是當我們拚命地滿足孩子、規劃孩子的時候,我們真的做對了嗎?

這三種父母就是好心教出了「壞孩子」,一定要引以為戒!

01

夫妻間感情不好的父母

曾有人提問「為什麼父母一吵架,孩子就特別懂事呢?」

一位網友的回答引發了所有父母的深思:

「小孩的沉默、隱忍、恐懼,以及討好,在大人眼裡,便是懂事。父母吵架,才是孩子眼裡最恐怖的恐怖片,是一輩子都會痛的噩夢。」

孩子本應該是父母手中的寶,是家庭幸福的明鏡,是夫妻恩愛的結晶,可時至今日,卻成了父母感情矛盾衝突的犧牲品。

感情不和、經常爆發矛盾的夫妻以「為了孩子,只好忍一忍,湊合過吧」當做不離婚的借口,卻絲毫不知,就算是成長在單親家庭中,也比面對著父母無休止爭吵要幸福。

父母之間惡言相向、彼此指責的畫面會像是一部影片在孩子的記憶中不停地循環播放,永久地印刻在孩子的腦海中,讓孩子的性格變得焦慮、自卑、多疑、極端、孤僻、暴躁……

每一個孩子的人格養成範本,都是來自於朝夕相處的父母。父母之間感情親密恩愛,孩子自然而然地快樂成長;父母之間沒有交流,多是以口角和暴力相對抗,孩子就會感覺如履薄冰,隨時會被家庭破碎的無底洞吞噬。

良好的夫妻關係,才是融洽的親子關係、和睦的家庭關係的唯一基石。學會冷靜地處理夫妻間的矛盾,給孩子一個和諧幸福的家,才真正有利於孩子的成長與未來。

02

只知道溺愛孩子的父母

溺愛孩子是一種無意的傷害。可能各位寶爸寶媽覺得自己並沒有嬌慣孩子,但是在生活中,我們常常在不知不覺中縱容孩子:

當孩子在超市撒潑打滾地要玩具,拿孩子沒轍,只好乖乖付錢……

當孩子不願意吃蔬菜,就把孩子的剩飯默默播到碗里……

孩子不安靜時,就把手機給孩子,任他玩上一整天……

很多父母在面對孩子的無理取鬧時,都不得不選擇妥協,一昧地迎合孩子,從而在無形之中產生了對孩子的溺愛,養成了他們「嬌生慣養」的性格。

「溺愛式教育」漸漸成為了「中國式父母」的標誌:包容孩子所做的一切,滿足孩子所有的要求,放縱孩子無盡的過錯,實則為孩子的人生埋下了一顆定時炸彈,在他走入社會的那一刻點燃引爆。

你不讓孩子吃苦,他就會讓父母吃苦;

你不讓孩子吃苦,這個世界終將讓孩子吃苦!

在合適的時候,我們應該選擇放手讓孩子歷經一些風雨,獨立地去面對挫折與磨難,才能培養和鍛鍊出孩子的能力。讓孩子吃苦不等於讓孩子受委屈,而是要讓他們通過自己的努力贏得尊嚴,贏得他們真正想要的東西。

03

不懂得尊重孩子的父母

「我這麼做都是為你好!」——相信這句話很多家長都在孩子面前說過,尤其是在孩子有了自己的想法,想違背父母的做法時,這句話化作成了一把鋒利的劍,斬斷了孩子嚮往獨立思考的纜繩。

教育孩子之前,要先了解孩子,了解孩子之前,必須尊重孩子。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在演講時,做過一件趣事:

他拿出了一隻大公雞,又掏出了一把米放在講台上,按住公雞的脖子,強迫它吃米,大公雞發出叫聲,不肯吃米。

接著,陶先生強行掰開公雞的嘴,把米往公雞嘴裡塞,大公雞拚命掙扎,始終不肯吃。

最後,陶先生鬆開了手,向後退了幾步,不一會,大公雞開始自己吃起米來。

陶先生說:「我認為教育就像餵雞一樣。強迫學生去學習,把知識硬灌給他,他是不情願學的。即使學也是食而不化,過不了多久他還是會把知識還給你。但是如果讓他自由地學習,那效果一定好得多。」

其實,真正通情達理的父母既會尊重孩子的想法,又懂得尊重孩子的興趣,俯下身來和孩子一起成長。

不想讓自己的孩子輸給「別人家的孩子」,先別讓自己輸給了「別人家的父母」。

天底下從來沒有什麼「最好的父母」,只有願意懂孩子、理智愛孩子和會尊重孩子的父母才能真正地讓一個家庭幸福而溫暖。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桃花馬上石榴裙 的精彩文章:

結婚十年,家裡存款4500元:毀掉婚姻的不是金錢,而是任性!
你再深愛,小三也是個不恥的存在

TAG:桃花馬上石榴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