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央企負責人的2018之國際篇:匯聚新勢能,鍛造全球競爭力

央企負責人的2018之國際篇:匯聚新勢能,鍛造全球競爭力

央企負責人的2018之國際篇

匯聚新勢能,鍛造全球競爭力

文 · 國資報告記者 王倩倩

原載國資報告雜誌18年第3期

如何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黨的十九大過後,中央企業國際化面臨的一項極具挑戰性和緊迫性的時代命題。立足國內,2018年迎來改革開放40周年,全面開放新格局蘊含著蓬勃向上的機制活力。放眼國際,「一帶一路」倡議迎來5周年,進軍價值鏈高端激發央企全球競爭力。在時空交錯而成的全新坐標系中,央企亟待校準航線、奮力起航。

「大集團、新企業、國際范,是中遠海運在2018年乃至未來發展的新坐標、新定位」、「國際化始終伴隨中國五礦的成長曆程,是獨特優勢,只能加強,不能削弱」、「實現中國化學做強做優做大目標,是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必然選擇」……

2018年伊始,央企負責人紛紛用行動書寫時代答卷。在滾滾而來的世界經濟大潮中,匯聚新勢能鍛造全球競爭力。

「思維升級」

海外建廠、海外併購、產品技術「走出去」等,這些經營行為通常成為我們衡量一家企業國際化戰略的重要參照。從石油、電力、礦產等資源性企業投資出海,到高鐵、核電、基建等企業實現技術裝備輸出,國際化成為央企利用兩個市場、統籌兩種資源能力的一種抽象概括,包羅萬象。

進入新時代,央企瞄準「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目標發起總攻,意味著企業國際化的方向和目標有了更為精準的發力點。如何以全新的國際化眼光引領企業發展,在央企負責人中掀起了一場思維風暴。

「企業的國際化,第一步就是要把公司變成一個具有國際化思維的公司,有對國際化市場的認識、對國際化經營方式的認識」,中化集團董事長寧高寧說,「過去,企業將國際化作為一個戰略來看待:認為自己原本是國內的企業,現在要去國外經營了,就說是制定了一個新的戰略。而如今,真正的國際化思維已經無處不在、無時不有,而且躲也躲不開。」

無獨有偶,新興際華董事長奚國華談到,「國際化不是我們的選擇,我們即使不選擇國際化,也已經被國際化,國際化的產品和服務、國際化的企業和機構已來到了我們家門口。只有深化對國際化市場的認識、深化對國際化經營方式的認識,我們才會有價值最大化的布局。」

在他看來,國際化為發展帶來高目標引領、高標準要求、高品位追求,倒逼和拉動創新變革,從而使企業不斷超越自我,趕超世界一流,永葆基業長青。

中國一重國際化程度雖然不高,但董事長劉明忠強調,要通過戰略性併購和合作,實現全球知名品牌、國際先進技術為我所有或為我所用,促進產業快速從低端邁向全球價值鏈中高端,推動產品由國內向全球輻射,更深更廣地融入全球供給體系。

見微知著,至今已有145年企業歷史的招商局集團,2014年,招商局就提出了「建設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的戰略目標,與黨的十九大要求不謀而合。目前,已進一步調整為「把招商局建設成為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

對此,招商局集團董事長李建紅表示:「把『國際』調整為『全球』,要求更高,標準更嚴。」他認為,「國際競爭力」更多是從收入、業務結構等指標上來衡量的,而「全球競爭力」則必須具備全球的眼光、全球資源配置能力、全球管理能力,在全球價值鏈中也必須佔據優勢地位。同時他強調,招商局要建設的是「國際標準」與「中國特色」高度融合的世界一流企業。

不難看出,新時代央企的國際化因明確的目標和方向,被賦予了更為深刻、豐富的內涵。與企業全球競爭力提升相伴而來,口碑和形象成為衡量國際化成敗的關鍵因素。

「國際范,就是要敢於善於在世界舞台展示企業形象,每家單位、每艘船舶,乃至每位員工,都要爭取成為一張亮麗的企業名片,一張中國名片。」中遠海運董事長許立榮表示。

展望2018,中國中車董事長劉化龍提出,「以打造受人尊敬的國際化公司為統領,加強頂層設計、創新體制機制,加快由本土企業向跨國企業、全球公司躍進。」

特色國際化之路

著眼於全球競爭力的提升,央企國際化思維呈現出鮮明的共性特徵。而在戰略執行層面,新時代央企國際化征程更具差異性和針對性。

橫跨六大多元業務的新興際華,有著濃郁的市場化基因。2018年,新興際華藉助自身作為首批國企改革單位和第一家成功實施經理層市場化選聘的中央企業,嘗試走一條獨特的國際化道路——聚焦「創新」、「變革」、「國際化」三大主題,努力打造世界一流多元跨國集團。

「創新,就是協調推進技術創新和管理創新、商業模式創新、人才建設創新;變革,就是持續推進管控模式變革、運營模式變革、組織模式變革和資本模式變革;國際化,就是以更加開放的姿態,融入全球發展,應對全球競爭,組建區域平台,推動國際化經營,提升全球競爭實力,鑄就知名品牌,拓展國際空間,帶動六大業務高質量發展。」奚國華表示,創新、變革、國際化這三大主題三位一體,相互聯繫,相互支撐,相互促進,變革激活發展、創新驅動發展,以發展推動國際化。

中國電子作為網信產業的國家隊,迎接著來自全球信息產業巨頭的多重挑戰。新時代,中國電子肩負著「建設網路強國」的核心使命,要具備較強的戰略支撐力。通過顯著提升網路安全核心能力、抓總承擔國家重大信息化項目有力保障網路強國建設,同時也在更高層次上服務好全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

如何在國際化進程中實現打造戰略支撐力和全球競爭力並駕齊驅?

中國電子董事長芮曉武提到,「沒有全球競爭力作為支撐條件,就很難發揮戰略支撐力;不以戰略支撐力作為目標定位,也很難培育全球競爭力。我們要把兩者貫通起來理解,準確把握高質量發展目標,那就是要把中國電子打造成為兼具戰略支撐力和全球競爭力的中國特色、世界一流網信企業。」

中國電子厄瓜多ECU911項目

除了立足於行業和企業發展階段的特殊性,改革試點企業巧借東風,探索極具企業特色的世界一流之路。

作為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試點企業,中國誠通緊緊圍繞「一流企業」這個目標來謀劃、來努力。中國誠通黨委書記、董事長馬正武表示:「所出資企業作為競爭主體和利潤中心,要與世界一流企業在「市場上有定價權、技術上能引領、戰略上佔有資源」的標準要求對標,與國有企業高質量發展的標準要求對標,與國有資本運營公司資產配置標準要求對標。」

繪就「一帶一路」工筆畫

央企是「一帶一路」建設主力軍,回顧四年以來的央企出海之旅,「一帶一路」無疑深深嵌入企業國際化版圖中。經歷了極具突破性的2017,企業對於「一帶一路」寄予了深厚的期望,成為2018年央企國際化布局的一條主線。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一帶一路』已經完成了總體布局,繪就了一幅『大寫意』,今後我們要精耕細作,畫好工筆畫。」許立榮闡述。

2018年,中遠海運要在大力加強比港的開發建設,大力開展中歐陸海快線建設,加快推進快線整體的物流配套發展,加快「一帶一路」沿線的碼頭布局等方面,藉助「一帶一路」建設的東風,把「一帶一路」建設帶來的新機遇,轉化為新的動力源和新的增長點。

同樣力求以更為細膩的筆觸描繪「一帶一路」,中國五礦將重心落在加快形成面向全球的資源配置和市場開發網路,實施全產業鏈聯合「走出去」,「冶金標準+全產業鏈」等,踐行「一帶一路」倡議,大力發掘海外市場。

精耕細作「一帶一路」絕非等同於忽視國內市場。在持續發力「一帶一路」市場同時,更加註重統籌兩種資源、兩種力量被提上了新的高度。

「圍繞『一帶一路』建設,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中國電科董事長熊群力表示。2018,中國電科聚焦防務電子、安全電子、網路安全與信息化核心業務,加大國際化經營資源投入,增強集團公司國際業務資源的協同與聯動,構建和完善國際化經營體系,全力推進業務結構優化、市場結構優化、產品體系優化,夯實發展基礎。

「一帶一路」收穫頗豐的國機集團,2017年境外企業利潤首次超過10億元。這意味距離企業提出的「再造海外新國機」目標更近了一步。

「推動再造海外新國機,培育國際競爭合作新優勢」,是國機集團董事長任洪斌提出的2018年企業願景。統籌市場,共享資源,任洪斌明確「以產業為紐帶,通過信息共享、平台開放、業務協同、聯合共建、資本融合等手段,深化與集團內外部企業間多維度的互利合作,不斷拓寬合作範圍與領域,聯合出海,抱團發展。」

穩字當頭防範海外風險

2018年,世界經濟有望持續復甦。但逆全球化思潮「回涌」,貿易保護主義抬頭,以及全球一些主要經濟體推出緊縮貨幣政策,不斷誘發金融、政治等多重風險。

美國學者米歇爾·渥克所著《灰犀牛:如何應對大概率危機》一書中提出,「灰犀牛」比喻大概率且影響巨大的潛在危機。可以說,它與「黑天鵝」這種小概率而影響巨大的事件相比,更具殺傷力。

當前,央企國際化已經進入嶄新階段,境外資產積累到一定規模,既要防範黑天鵝,更要防範灰犀牛。穩定當頭推進國際化,凝聚起央企負責人的強烈共識。

「躲避『灰犀牛』,要做到『上醫治未病』。」任洪斌表示。為實現未雨綢繆,嚴控國際化經營風險,他要求企業「加強海外項目的可行性研究,強化風險評估。嚴控境外投資、法律訴訟、廉潔等風險,加強匯兌風險防範,加大對海外資產的有計劃的進行審計,密切關注地緣政治局勢變化。」

立足國際糧食市場的橋頭堡,中糧集團正加速打造世界一流糧商。放眼全球化的市場版圖,中糧集團董事長趙雙連將「嚴防境外大宗商品的期貨、匯兌、債務管理風險」視為企業經營紅線。

「期貨是套保工具,堅決杜絕『賭徒』行為。」趙雙連表示。為此,中糧集團加強行情研究,控住大宗商品風險、以及外匯風險。中糧國際全面納入集團風控體系,完善指標體系,落實風險監管。堅決落實國資委「降槓桿、減負債、防風險」工作要求,壓控資產負債率和融資規模,降低「兩金」佔用。加快整合,提高風控信息質量,推動海外風控信息系統建設。

已經在全球145個國家和地區開展實質業務的中國交建,對國際化發展有著很高的追求——到十三五末,國際化經營指數和海外貢獻度均不低於3 5% ,利潤總額海外佔比達40% 以上。

這樣一家企業,自然對風險預警有著迫切要求。布局2018年工作重點時,中國交建董事長劉起濤表示,必須作好區域市場和國別市場的細分研究,切實防範國別政治風險、市場風險和合規風險,最大限度保障公司的海外利益。

加入國資報告微信群

需註明:姓名-公司-地域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資報告 的精彩文章:

央企主要負責人變動調查報告之2017版

TAG:國資報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