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淺析《西遊記》關於《人龍鬥法》

淺析《西遊記》關於《人龍鬥法》

淺析《西遊記》關於《人龍鬥法》

涇河龍王得知算卦先生袁守誠給漁夫占課 ,百下百著」,傷害了不少水族 ,勃然大怒 ,要去尋仇。他變化人身 ,要先生為他卜天上陰晴雨水之事。先生算定 ,明日辰時布雲 ,巳時發雷,午時下雨 ,未時雨足,共得水三尺三寸零四十八點」。(第九回)雙方下了賭注。龍王因自己掌握下雨權力,以為勝券在握。不料玉帝傳旨 ,下雨時辰點數均與先生所算相同。龍王為繳旨 ,又為求勝於先生 ,改了他一個時辰 ,克了他三寸八點」雨。事畢 ,他正欲尋先生復仇 ,先生告訴他:你不要與我尋仇!玉帝已降了你一個剮龍台上斬首之罪 ,將被人曹官魏徵於明日午時三刻處斬。龍王大驚 ,轉而向先生求救。雖經先生指點 ,向唐太宗說情云云。但隨後魏徵夢斬老龍 ,終成慘劇。

龍王不找張稍 ,卻要找算卦先生報仇 ,就很值得玩味。那張稍 ,凡夫俗子一個 ,只需遣一水族 ,翻上一浪 ,豈不立時結束了性命。但是漁夫,不是一個兩個。你結果了一個張稍 ,還有千個萬個張稍 ,要在水上尋討生意 ,糊口活命 ,會繼續不斷對水族構成威脅。何況那張稍 ,有算卦先生在背後掌舵 ,一時半刻還無奈他何。因此 ,只有先把算卦先生扳倒 ,才能從根本上解除後顧之憂。

龍王找到算卦先生 ,不算別的 ,偏要算天上陰晴雨水之事 ,可見其是早有預謀 ,有備而來。他按常規思維 ,以為權力在握 ,可一手遮天。雨下早下晚 ,下多下少 ,還不是自己說了算。你一個算卦先生 ,還能讓我聽命不成。這正如眾水族所言:「大王是八河都總管 ,司雨大龍神 ,有雨無雨 ,惟大王知之。」(第九回)於是賭氣鬥狠 ,要打壞人家門面 ,扯碎人家招牌 ,並即時趕出長安 ,讓人不得安生。但誰知就是碰上了一個非他熟悉的強勁對手 ,能知天上人間 ,能曉過去未來 ,硬生生把個威風凜凜的龍王 ,逼上了絕境。

「人龍鬥法」與「漁樵對話」一樣 ,體現的都是「爭與不爭」的主題。張稍說 的「受爵的 ,抱虎而眠;承恩的 ,袖蛇而走」,在涇河龍王身上得到了映證。若論過錯 ,他並沒有完全違背玉帝之命 ,只是打了一個小小的折扣而已。如果碰上玉帝高興之時 ,是不致於判此極刑的 ,最多也就免職了事。但天命無常 ,事情偏偏出在孫悟空「大鬧天宮」之後不久 ,玉帝正在為天庭眾神對付孫悟空時所顯示的無能煩惱。剛好這個倒霉的涇河老 龍「頂風作案」,碰到了點子上 ,從而成了整頓天庭秩序的犧牲品。

想涇河老龍出頭鬥氣 ,是為所轄水族爭取「生存權」,也算是一種盡職盡責的表現 ,是對水族 的「善」。他經過多少年的修鍊 ,才從天庭謀得這一職位。他掌管一方晴雨 ,應也做過不少善事,讓當地百姓能夠繁衍生息。但行百善而生一惡,百善盡毀;作百惡而成一善 ,善名終立。

《西遊記》說的雖是龍王 ,隱喻的卻是人間之事。涇河在都城長安附近。涇河老龍 ,下轄無數水族 ,掌管晴雨之事 ,稱霸一方 ,隱喻的當然是天子腳下為害一方的權勢者。

涇河老龍受刑 ,斬他的不是天上現役神差,卻是當時人間著名宰輔魏徵 ,這是值得玩味的事。從故事情節上說 ,為了引出唐皇李世民派人去西天取經的緣由 ,需要一名大臣出馬來斬那老龍。這裡 ,可供選擇安派的人物很多。但作者不選派這些人 ,卻選了個文官魏徵 ,給他安個「人曹官」的名號 ,讓他夢中上天 ,斬了老龍。魏徵是唐代有名的賢直之臣。他曾多次為國為民犯顏直諫 ,使皇帝敬畏 ,受人們愛戴。讓他斬龍 ,不僅是對他的神化 ,更表明作者希望世間多出些像他這樣的賢能之臣 ,把興風作浪的「孽龍」除去 ,還人間一個太平世界。第十回中 ,唐太宗聽說他夢斬老龍 ,暗自高興 ,朝中有此豪傑 ,愁甚江山不穩」,就是這方面的證明。

孽龍被斬後 ,陰魂不散 ,欲與太宗尋仇 ,鬧得他寢食不安 ,病患纏身。此時 ,徐茂功進奏:前門不安 ,是敬德 、叔寶護衛;後門不安 ,該著魏徵護衛。」(第十回)要秦叔寶 、尉遲恭守前門 ,魏徵守後門 ,為太宗保駕。這是很有趣味與哲理的描寫。所謂唐太 宗「不安」,隱喻的是天下有亂;前門」與「後門」,隱喻的是外交與內政。徐茂功一 個「該」字 ,道出其中奧秘。宰相總理全國內政。內政不修,方會生亂。後門」鬧「鬼」,責任當然在宰相身上。

涇河老龍被斬 ,不是這一故事的終結 ,而是將「漁樵對話」 、人龍鬥法」的話題推向高潮。漁樵二人 ,說不爭 ,其實在爭;涇河老龍與袁守誠,也是在爭 ,在鬥法;老龍被斬 ,其爭鬥進入一個新階段 ,直接向人間帝王的唐太宗發起了進攻。這是普通百姓在山野中無意間的一句話 ,直接導致國家安危與人間禍福的極端例證。(文/李志來)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李元外文藝評論 的精彩文章:

TAG:李元外文藝評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