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金燦榮:美國再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事實是

金燦榮:美國再對1000億美元中國商品加稅?事實是

當地時間5日,特朗普宣布要求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依據「301」調查,額外對1000億美元的中國商品加征關稅。而在此前的3月22日,美方已經公布了500億美元規模的「徵稅建議清單」。美方的新動作,使得原本不平靜的中美經貿關係再生波瀾。

美方為何執拗於對華「加稅」?特朗普政府的算計如何?中美關係向何處去?為解答上述問題,《參考消息》6日專訪了美國問題專家、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先生,請他就此提出自己的見解,供讀者參考。

中國人民大學教授金燦榮

《參考消息》:您如何看待特朗普此次宣布的1000億美元商品加稅設想?這個額外加稅的計劃是否具有現實性?

金燦榮:這次1000億美元的說法,大家都很關心。我們首先要釐清一個基本事實:特朗普此次宣布的說法,是「考慮」增加對華加稅,還沒有成型為具體計劃。這與3月22日備忘錄是完全不同的,當時備忘錄的名稱就很嚇人,叫做針對「中國經濟侵略」的備忘錄。這首先反映了特朗普的性格——這個人面子上是很不服輸的;第二個反映了他的風格——比較「詐唬」。對這件事情,我們不要怕,先把基本事實搞清楚。

按照中國海關的統計,我們2017年對美出口順差是2758億美元,按照美方的說法,是3752億美元。特朗普之所以要在加稅額度上不斷「加碼」,是基於後者數據提出的。

但是,在中國對美出口中,有40%以上是美國企業在華投資生產商品返銷美國的部分,比如蘋果手機。針對這一塊貿易,特朗普是肯定不會制裁的,這是「自家的孩子」,不能打。

美方演算法是計入了香港、澳門等轉口貿易的部分,但他只算了中國對美轉口貿易,卻不算美國對華的轉口貿易,這本身就是不公平的。同時,在服務業貿易中,比如電影、旅遊等領域,美國對華實質上是順差300億美元。

此外,中方還有一些關鍵領域的貿易出口,是美方所不能或缺的,例如稀土。如果這方面的貿易受影響,美方就只能另想辦法。美方自己有一些小礦,也可以找一些別的來源,甚至可以使用日本的戰略儲備。但美國自己要新增產能,也需要基礎設施的投資和時間周期,日方的戰略儲備也是有限的。

從上述情況能看出來,如果單從貿易爭端本身來看,美方能打一些牌,但雙方可打的牌其實差不多,差異不是很大。對此,美方其實也是清楚的,其在徵稅問題上「無限加碼」是缺乏現實性的。這一點是我們要注意的。

《參考消息》:既然清楚「上限」所在,美方為何還要提出這樣的計劃呢?

金燦榮:在經貿問題之外,這涉及美方的短期、長期考慮。

從短期來說,特朗普需要考慮自己的地位,一方面需要在即將到來的中期選舉中拉升人氣,穩住國會的支持。另一方面,特朗普很可能要尋求連任。雖然美國國內媒體對他抨擊很多,但特朗普上任以來,其「票倉」基本盤還是穩定的。只要在下次大選中,這些基本盤還能出來投票,那麼特朗普還是有連任把握的。基於這種考慮,特朗普也會繼續在對華貿易上做文章。

從長期來說,這涉及美國精英層對華的態度問題。我們確實要看到,最近一段時間,美國精英層對華的「戰略敵意」上升,他們內心深處難以接受中國的迅速發展。比如,關於「中國製造2025」,美方極為關注,很多人擔心中國產業升級發展形成與美國的直接競爭,影響美國在高技術領域的領先優勢。

由此,貿易爭端只是美國對華戰略考慮的一個環節。接下來,不排除美方會在戰略層面會有別的動作,比如在安全領域、地緣政治領域等等。

《參考消息》:基於上述背景,您如何評估貿易爭端和中美關係的發展方向?

金燦榮:我們不願意打貿易戰,也不想打貿易戰。不過如果從個人觀點來看,美方如果真的訴諸貿易摩擦,我們倒也不怕。剛才提到,從中美經貿關係全盤情況來看,美方可用的牌其實也就那麼多。如果發生實質性的貿易摩擦,其結果很可能有助於讓美方清醒一下。讓他們認識到中美經貿關係對美方的利益所在,認識到中美經貿往來對於雙邊關係的意義所在。

對於貿易爭端問題,美國國內也有不同意見。特朗普本人以及其助手都曾經提到,其最終目標還是想通過談判解決問題,但他們顯然是想在談判中獲得更有利的地位,迫使對方讓步。從解決方案上說,也許在WTO框架下解決這個問題,是一種選擇。當然這需要美方認識到其必要性。

此外,從大格局來看,美國在戰略層面確實是在調整,所以才會有這樣的動作。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讓美國國內一些人冷靜和清醒一下,是有必要的。這可以避免其部分人設想的戰略調整又走向「新冷戰」的方向。

熱文推薦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參考消息 的精彩文章:

美國對華「步步緊逼」,損人就能利己嗎?
日防衛省報告:日本應力促中美關係走向穩定

TAG:參考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