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機器人,人性和阿西莫夫

艾薩克·阿西莫夫:基地,機器人,人性和阿西莫夫

Cornfield Chase

 Interstellar (Original Motion Picture Soundtrack)

Hans Zimmer 

00:00/00:00

兩個月未寫公眾號,大家有沒有多想我一點?

幻,即建立在科學上的幻想.

科幻,也就意味著一種未來科學發展的預言.

科幻發展

在中國唐朝就出現過關於月球的科幻小說,即《酉陽雜俎》中《天咫》卷中的故事:

事發生在唐文宗時期,大和年間。鄭仁本的表弟與一位王秀才同游嵩山。兩人翻山越澗,在幽深之處迷失了歸路。天色將暮,不知如何是好。忽聽見草叢中傳來陣陣鼾聲。撥開草叢,只見一人身穿潔白布衣,頭枕著一個包袱。二人將他叫醒,詢問下山之路。那白衣人瞟他們一眼,轉身又睡。二人不依不饒,白衣人無奈坐起來說:"過來吧,我告訴你們。"二人湊過來問:"您是從哪來的呀?"白衣人笑答:「你們知道嗎?月亮是由七寶(琉璃、琥珀等)合成的。月亮的形狀就像一個球;你們看見月亮發出的光亮,其實是太陽照到月亮的凸處而產生的。有這麼八萬二千戶人,常年在月亮上修整起伏不平之處,我就是其中一戶。」"我的天哪,這麼神奇嗎?""不信你們看看。"白衣人打開包裹,裡面果然有鑿子、斧頭之類的工具。還有兩包飯,贈予二人:「這是『玉屑飯』,你們吃了雖不能長生不老,但足以一生不得疾病。」言罷,指著一支小徑說:"這就是下山的路,去吧"。二人順其所指方向望去。再回頭,白衣人已消失不見了。一輪明月掛在當空,照著下山的路。

人們對於太空的幻想早在九世紀的東方就已成型, 雖然缺乏科學根據,但卻如此精準。

西方科幻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萌芽初創時期,黃金時代,新浪潮時代和賽博朋克時代。

其中一部影響深遠的《弗蘭肯斯坦》(Frankenstein),是1818年(萌芽時代)英國詩人雪萊的妻子瑪麗寫的將文學與科學結合氣來的處女座,使她在當時的文學界名聲大噪。

相關電影劇照

18世紀的筆鋒帶著濃厚的哥特式風格。她的小說刻畫的不只是人類與科技進步之間存在著衝突的"不朽"的主題,展現的也不僅僅是技術層面上的濫用科學及其後果,更重要的是它借19世紀初科學技術空前發展的"現代"社會語境,揭示了在資產階級個人主義價值觀驅使下,人類無所顧忌、狂妄地自我奮鬥的醜態及其對社會構成的巨大危害。

到了18世紀末,出現了以凡爾納為首的先鋒人物(後被譽為「科幻三巨頭」),創造了我們熟知的《海底兩萬里》及《環遊地球八十天》的作者。

接下來就到了科幻史上三巨頭之中最出名的艾薩克·阿西莫夫,以及我們也十分熟悉的阿瑟·克拉克,海因萊因的黃金時代。

阿瑟克拉克創造了《太空漫遊》三部曲系列,奠定了登月在人類宇宙探索中的根基地位。

西莫夫,則說來話長。

阿西莫夫

天資聰慧過人,15歲就拿到哥倫比亞大學的學位。在20世紀30年代中期,阿西莫夫成為一名科幻迷。從1935年開始,他給《驚奇故事》雜誌寫了許多信,它們一般都會刊登出來。1938年,他參加了一個科幻俱樂部後開始進行科幻創作。

後來與儒勒·凡爾納、赫伯特·喬治·威爾斯並稱為科幻歷史上的三巨頭,同時還與羅伯特·海因萊因、亞瑟·克拉克並列為科幻小說的三巨頭。

其作品中以《基地系列》、《銀河帝國三部曲》和《機器人系列》三大系列被譽為「科幻聖經 」。

他提出的「機器人學三定律」被稱為「現代機器人學的基石」。

LawⅠ:A ROBOT MAY NOT INJURE A HUMAN BEING OR, THROUGH INACTION, ALLOW A HUMAN BEING TO COME TO HARM.

第一定律: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個體,或者目睹人類個體將遭受危險而袖手不管

LawⅡ:A ROBOT MUST OBEY ORDERS GIVEN IT BY HUMAN BEINGS EXCEPT WHERE SUCH ORDERS WOULD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LAW.

第二定律:機器人必須服從人給予它的命令,當該命令與第一定律衝突時例外

LawⅢ:A ROBOT MUST PROTECT ITS OWN EXISTENCE AS LONG AS SUCH PROTECTION DOES NOT CONFLICT WITH THE FIRST OR SECOND LAW.

第三定律:機器人在不違反第一、第二定律的情況下要儘可能保護自己的生存

在制定這三條準則之前,阿西莫夫規定了機器人的第零規則:

機器人不得傷害人類整體,或者因不作為致使人類整體受到傷害

但這四條規則綜合考慮起來還是會有邏輯缺陷的,每個人對於機器人的理解的切入點都不太一樣。真正的邏輯並不是與人講規則,而是它必定是這樣發生。

邏輯的缺陷主要在於條件的缺失,比如空間、時間的不一致性,以及其在構成宇宙時的不穩定性。

邏輯的另一缺陷主要在於機器人自身的認知。動物與動物之間的差距主要在於他們的認知能力。機器人不能作為一種生物,但他們也作為「人」被創造出來。

會執行「機器人三定律」的機器人根本不能理解「機器人三定律」。「它」不能理解「它」。

可以理解「機器人三定律」的機器人根本不會去執行「機器人三定律」。「他」不會執行「它」。

西莫夫在半個多世紀之前提出的一些創想,都已經成為或正在成為我們這個世界的發展趨勢,他的科幻作品預言了人類社會的未來。他曾預言過廚房的自動化、機器人的出現、太陽能的利用、電腦的發展、生物科技、互聯網時代的數字圖書館、人類的太空殖民……這些驚人的預言在當下正一一得到驗證。

阿西莫夫的行文風格充滿了對人性的信心,他的作品總是可以精準地把握人性,讀到後面會給人帶來強烈的震撼。人性的本質並不會隨著時間改變,因此他的筆下人物永遠能和新一代的讀者取得共鳴。但所有情節中最讓人震撼的不是人,反而是機器人。

《銀河帝國》系列

《銀河帝國三部曲》系列與《基地》系列和《機器人》系列有著一定的關聯性。《星球大戰》系列盧卡斯導演公司深受此作的影響,編寫出聚集一代人回憶的星球大戰。

相關遊戲海報

1980 星球大戰1 海報

該系列的首部《基地》於1952年首次出版,故事設定在虛構的未來,人類散布在銀河系中的各個星球,但都從屬於銀河帝國的統治之下,一位「心理史學」(西莫夫虛構的一門學科)家通過評估群體的心理活動預測歷史的軌跡,給出一個預言:存在了數萬年之久的銀河帝國,即將迎來最後的終結,一系列相關的衝突隨之爆發。

《基地》系列很大程度上是靠想像力和邏輯推理取勝的,不僅能對自己創造出的一套心理史學進行很流暢的自圓其說,而且很可貴的是每一部都能開闢新的視野和格局。

機器人系列

西莫夫利用自己提出的"機器人三定律",為機器人建立了一套行為規範和道德準則。

《機器人三部曲》相當與《銀河帝國》《基地系列的前傳》,一共分為兩個階段。

第一時間段是系列裡的短篇系列《我,機器人》,敘述近未來的地球如何誕生了機器人這一新文化的過程,是機器人文明的萌芽階段,幾個故事大多都圍繞著三定律描述當時的機器人學家如何碰到問題,如何解決的。時間跨度按照線索女主角蘇珊·卡爾文的生卒時間大致計算為70多年。

《我,機器人》電影劇照

第二階段即是系列的四部長篇《鋼窟》《裸日》《黎明世界的機器人》《機器人和帝國》。主角是機器人丹尼爾和人類偵探貝萊,從《鋼窟》里兩人初次合作破謀殺案,到《機器人和帝國》里丹尼爾繼承貝萊遺願立志於輔佐人類殖民者建立銀河帝國,跨時200年左右。

第二時間段和第一時間段之間存在這樣的聯繫:人類在地球上發明發展了機器人文明,但逐漸不能容忍對方而把機器人趕出地球,機器人於是和先期的宇宙殖民者成立了宇宙世界,和地球人世界分庭抗禮,互不承認,鋼窟及其後續系列就是之後的故事。

其中,機·丹尼爾·奧利瓦是阿西莫夫自己虛構的最出名的機器人之一,在小說中,丹尼爾為保護人類整體的利益而默默守護了人類約兩萬年。

再到後面就是講述《基地與帝國》《基地》的故事。

如果機器人擁有了人一樣的特質,他們是否會與那三條定律發生衝突?

如果人享有人權,機器人是否享有相應的權利?

明天就是阿西莫夫逝世26周年,是否有思考他對人類科幻發展作出的巨大貢獻呢?

"經過一段無窮的時間,宇宙終於滅亡,連時間也不復存在。

在這一段無窮的時間中,AC一直在搜集資料,思考著最後的問題。當最後一粒星塵崩解,宇宙進入完全的寂滅之刻。AC終於找到答案了。但卻不知道要告訴誰。AC仔細地設計了一個逆轉熵的程序。它搜集了冰冷的星際氣體,聚集滅亡的恆星,集合成一個大球,這球有著絕對的質量,卻不佔據一丁點的體積。

一切就緒之後,AC從超空間喊著:要有光!

就有了光─── "

The last Question

Isaac Asimov

編寫 lwy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悅讀圖書室 的精彩文章:

TAG:悅讀圖書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