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往今來,誰是「天才槍手」?
想必大家都看過去年剛上映的泰國電影《天才槍手》,剪輯帥,節奏好,豆瓣評分高達8.2。電影中緊張刺激的作弊橋段,在95後演員們的表演下變得猶如諜戰一般,一部青春電影被塑造成了懸疑驚悚片。
有網友說,青春不止有戀愛,考試才是學生時代的主題:一份份向後傳的試卷,2B鉛筆、答題卡,神出鬼沒的監考老師,還有千方百計的作弊大招:偷瞄、打小抄、對答案、群發簡訊…作弊伴隨考試和選拔而生,回顧歷史,能「載入史冊」的作弊技術,原來「答案都是其次,炫技才是根本。」
夾帶小抄
小抄是最原始、最自食其力的作弊方式,除了時間外不需要投入任何成本,適用於懶於動腦、苦於社交的考生。在沒有任何電子技術的科舉考場,古人真正把閉門造小抄這件事做到了極致。
古代的考生們往往把「四書五經」等考試用書壓縮,縫進衣服,藏在鞋底,甚至綁在頭髮裡帶進考場。在河南洛陽發現的一本《五經全注》,書長6.5厘米,寬4.8厘米,厚1.5厘米,被譽為世界之最的微型書。「麻雀雖小,五臟俱全」,一筆一畫都十分清晰。
2012年,在西安半坡博物館舉辦的「中國科舉文化展」上,一條50厘米長寬的麻布坎肩上面一共抄錄了62篇八股文。
據說廣南西路安撫使胡槻在整理祖上遺物時發現了一雙靴子。這雙靴子從外觀看與一般靴子無差別,但是將其後跟輕敲幾下,然後傾斜45度,便有小抽屜從中滑落,裡面放了三塊紮緊的小白綢,白綢上寫滿了密密麻麻的小字…
代考
代考是打小抄的進階版,需要投入不小的成本,且更考驗槍手的臨場發揮和心理素質,適用於膽大活泛人緣好的考生。代考從唐代就有,歷朝歷代,愈演愈烈。這裡舉一個我們怎麼都想不到的「替身達人」——溫庭筠。
溫庭筠多次為他人做槍手代擬策賦,據《唐書》記載,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那場科考,考官安排他坐在簾前考試,由考官直接監視。考試中,只見溫庭筠奮筆疾書,不一會兒就交卷出場了。考官事後才知道,「私占授者已八人」,溫庭筠在他的眼皮底下已經順利幫八個人完成了試卷。「槍替」技藝可謂出神入化,但他也因為替考再次名落孫山。
賄買
賄買是最考驗身份地位的作弊方式,適用於貴族子弟。賄買考官是唐代科舉中最大的弊端,由於考生貴族官僚家庭的托請,科舉考試幾乎是有名無實,「請託大行,取士頗濫」。貴族官僚子弟基本壟斷了科舉,「每歲策名,無不先定」,「榜出,率皆權豪子弟」,沒有後台靠山的寒門子弟,即使是學富五車,才華橫溢,都很難考取進士。
飛鴿傳書法
據說大考之日夜裡,家人會把鴿子放進考場,考生把試題寫在紙條上,讓鴿子帶回家。然後聘請若干寫作高手,按題寫好文章。再寫在紙條上讓鴿子帶進考場,神不知鬼不覺。
馬桶作弊法
古人科舉考試一般要考上三天,三天之內吃喝拉撒均在棚內,所以馬桶也就成了必帶之物。於是就有人在馬桶夜壺上動腦筋,把壺把做成中空的、把壺底做成夾層的,混在別的物品里。進門雖然有搜檢的,但是臭烘烘的便器,誰耐煩仔細搜檢?此法堪稱最惡、最「不擇手段」的作弊方式。
以上作弊方式均產生自古代,只適用於當時的社會背景,想要借鑒基本沒戲。這麼說完還不肯死心的朋友,可以查閱「古代官方反作弊和作弊處罰」相關內容,慎重考慮。


TAG:國之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