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興趣班,既然繞不過,就踏踏實實走吧

興趣班,既然繞不過,就踏踏實實走吧

定義:本文興趣班指的是和升學、擇校考試無關的單純的「興趣」班。和升學、擇校考試有關的,本文叫它為「補習班」吧。

興趣班是個大話題、敏感的話題。我醞釀了很久,都找不出一個滿意的架構。但又回頭一想,我本就不是啥專家寫權威論述,我只是個孩子她媽,想總結下孩子這幾年興趣班的教訓而已,得放鬆。這是個私活兒,首先謝謝朋友們的捧場。

一、興趣班,繞不過去

萌姐從幼兒園起,就開始上大大小小的各種興趣班。要不是她自己不願意進教室,恐怕和薇妹兒一樣,會提前到1、2歲就開始早教。

大多數小朋友估計和我家這兩娃一樣,學校放學後或周末,都在各類「興趣班」趕場。家長們忙不迭地繼續送去接回,在等待間隙打發時間。

要說「補習班」火爆的原因,不說自明,畢竟望子成龍還是主旋律。但和升學沒啥關係的「興趣班」這麼火爆,倒還真值得細想下。

「興趣班」火爆,我自我剖析來看,有這麼幾個原因:

1、觀念改變:孩子想學都支持

我對童年記憶最深的就是和同廠的子弟,去廠區的一個山上玩,野炊、掏鳥窩、採桑葉、捉迷藏……還沒耍夠,就被塞到教室了,被帶上了緊窟咒「除了好好讀書,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都別碰了」。從此,兩耳不聞窗外事,一心只讀聖賢書。

現在的孩子和家長已經遠不是我小時候那樣了。家裡經濟條件好了,即使一般,家長們也都是「再窮不能窮教育」,「孩子只要想學都支持」。幼兒園、學校里有「第二課堂」;各大商場里充斥著各種興趣班;少年宮燈火通明、絡繹不絕……它們以各種「專業」的方式誘惑著孩子們「想學」、家長們認為「值得學」。

2、比較心理:別的孩子都在學

家長們一碰頭,「你娃兒學了些啥?」通常是聊的熱門問題。在這些比較中,要不求個心安:原來他們也學這麼多,看來我給我娃兒的還不超量;或者他們也沒學啥,看來我娃兒也不算多落後。

要不求個暗暗的優越感:我娃兒學得多,或者選的機構更貴,應該以後會更領先。或者多獲取個信息:你們學這個了啊?怎麼樣,地址、老師?我讓我娃兒也去試試看。

哪裡有比較,哪裡就有市場。更何況「活招牌」值得信賴、一呼百應啊。

3、隱性的託管作用

萌姐上幼兒園時,我還在上班,不加班下班到家7點多了。正好幼兒園有課後的興趣班到六點。想著回家估計也是看電視,還不如在幼兒園耍,所以就給萌姐報了不少的校內興趣班。

像類似的,由於家長們的「託管」需求,也助長了一些興趣班的氣焰。

我就是大致在上面三個因素的作用下,對興趣班半推半就,曖昧地和它共生,繞不過去、日復一日。

二、上興趣班,本質上是一種學習行為。

這是我最近,在一位「虎媽」的點撥下,才開始想清楚的問題。

1、上興趣班,應該有目標嗎?

在「快樂教育」的熏陶下,我之前一直對「虎媽」那種咬牙切齒、名次必爭的進取狀態是理解但不跟隨的。但我最近轉變了:沒上興趣班,隨她四處撒野;但既然上了,就必須要有目標。

首先,不論是上什麼興趣班,它的本質都是一種學習行為。都是從不懂到懂,從略懂到很懂的一個過程。既然是個過程,那就必須要有目標、有方向才不至於學得迷迷糊糊、不知東南西北了。

其次,上興趣班是有「時間有效期」的,大多數家長觀念再怎麼轉變,也一般還是會讓孩子走傳統的中考、高考這條路的。當學業壓力越來越重時,興趣班往往就靠邊站,補習班就強勢進入了。所以,興趣班並不是可以一直慢悠悠上下去的,一般到了初中,更早點到了小學三年級,就逐漸退出孩子們的生活了。

「不能輸在起跑線」的心理讓我們往往更關注興趣班的開始時間,卻忽略了deadline。

因此,我這裡更想說的目標,是以時間為軸,以學習收穫為里程碑的目標:到什麼時候,希望孩子們達到什麼樣的水平,這是我們家長要想清楚的。這裡特別啰嗦一下「考級」。

我們往往談「級」色變,好像一談「考級」就顯得太low、太功利(我之前就是這樣想的)。其實,「考級」本質上說,只是個檢驗是否達到某種水平的手段。沒有它,就如同在茫茫雪地中行走,總找不到落腳點就會得「雪盲症」;也如同一座山沒有台階、沒有山腰,高聳入雲,會讓人望而卻步。

考級和中高考一樣,不是它們讓孩子扭曲,而是我們家長對此不恰當的觀念和作用於孩子不合適的行為對孩子造成了壓力和傷害。

再說遠點,不光是學習,人生在任何階段都要有個目標,與其做隨波逐流、隨遇而安的浮萍,不如做向陽而生、節節攀爬的牽牛花。畢竟,生命如此短暫,哪有邊角料留給我們練手,追求精進才是最好的珍惜。

2、大量的重複、練習是要貫穿興趣班整個階段的

凡是學習行為,按照認知學的理論,要想學好,就必須有大量的記憶,包括我們嗤之以鼻的「死記硬背」。不是死記硬背扼殺了創造力、想像力,而是記憶的背景知識太少,使得我們的思考力成了無本之木。

要想記得多、記得牢,按照大腦的工作原理,就必須有大量的重複、練習。只有不斷地對工作記憶區的內容進行回想、提取,才能把它轉化為深度記憶,作為資源儲存到大腦倉庫中,用的時候就條件反射地出來了。為人詬病的「題海戰術」就是起這個作用。

比如十以內的加減法、「九九乘法表」、開車打方向盤、踢球打球的基本步法、彈琴的指法……任何一個如果記不住、練不熟,那就早沒有後面的故事了。

3、家長的輔助作用至關重要

學校的功課,家長輔導作業往往義不容辭,當然同時也窩火鬧心。如果興趣班也這樣,也要去督促地學,那豈不真是「花錢買罪受」嗎?確實是,你完全也可以不花這錢啊,這是你的選擇,既然選了,動作就要做到位。

按我說,最可惜的還不是錢的問題,而是家長的時間,孩子的時間。興趣班一般不是孩子放學後,就是周末。家長要接送孩子,送完了一般在外面等下課,一來二去,好不容易的下班休息和周末時間就沒了。而孩子呢,本可以在戶外放開了耍的,或者在家看幾本書的,卻要被塞到密閉的教室里,度過她寶貴童年的幾分之幾。

時間就是金錢,既然時間都花了,家長們還是跟上後續的輔導動作,否則很容易竹籃打水一場空。

首先,家長自己要端正態度,把興趣班提到和學校功課一樣的高度。

其次,跟學校功課一樣,課前預習、課後的複習、課後作業要督促、檢查。

更為重要的,通過鼓勵等手段,讓孩子保持興趣、有熱情動力去學。維持興趣,孩子還小,更多的可能靠外界的肯定,比如考級成功、獲獎了、別人的肯定等等。很少有孩子能在別人不聞不問、水平止步不前的情況下還能長期堅持。我們大人都是這樣,更何況是心性還不穩定的孩子呢。

所以,如果有考級,幫助他成功晉級;如果沒考級,帶他去參加比賽;如果沒考級也沒比賽,就多肯定鼓勵他,比如把她的畫掛得滿屋子都是……這不是功利心,也不是虛榮心,是智慧的家長對孩子的愛和維持孩子興趣的手段。

此外,讓孩子學什麼,讓誰來教也是家長發揮智慧的地方。這在本文最後一部分講。

4、學習的過程,就是一種培養品質的過程。

稻盛和夫在《干法》的第一章就開宗明義:「工作能夠鍛煉人性、磨礪心志,工作是人生最尊重、最重要、最有價值的行為。只有通過長時間不懈的工作,磨礪了心志,才會具備厚重的人格,在生活中沉穩而不搖擺。」

他講的是工作,我覺得學習也是一樣的道理。曾經飽受應試教育、題海戰術之苦的我們已為人父母,我們總有「改朝換代」、讓我們的悲劇、吃過的苦不在子女身上重演的「壯志」。但很可能事實是,讓我們苦的並不是應試教育本身,如果不是它,會有更多的「農民的兒子還是農民」,讓我們苦的,可能是我們的父母不正當教養我們的方式,而我們把罪名給了「應試教育」。

不論是學校的學習、還是興趣班的學習,既是充實我們大腦的過程,也是磨練孩子心志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他不但會知道「書中自有黃金屋」,也會知道「業精於勤荒於嬉」。他能體會從不知道到知道是何等的快樂;也能體會到在進步的階梯上行走是多麼充實有意義;他能看到靜止的時間,穿越上下五千年,也能跟隨時間的流淌,知道持之以恆的力量。

稻盛和夫說:持久就是力量。將努力變為「持續的力量」,就能讓你這個「平凡的人」變為「非凡的人」,你就會具有強大的力量。

讓孩子通過興趣班,學會去堅持一件事情,不論學的最終結果如何,堅持下來就是最大的收穫。困難誰都會遇到,就像長跑總有一個階段是瓶頸一樣,挺過去就沒事了。如果家長們因為心疼孩子、或對孩子的不合理安排導致孩子中途退出,那隻能說您為孩子下一個半途而廢埋下了種子,問題出在家長自己。

好啦,興趣班,既然繞不過,就讓我們踏踏實實地走吧。我們來看看具體的問題吧。

三、關於興趣班的幾點教訓

下面說的,是我這幾年在萌姐興趣班摸爬滾打中的血淚史,直到最近才略懂其中的門道。

1、學什麼

1)誰來決定:可以讓孩子自己選,但選了後就要堅持下去,特別是對於核心興趣來說;可以家長說了算,但意味著後期家長要有更多的引導、鼓勵,以使最終轉換為孩子真正的興趣。因為沒有興趣,是很難堅持學好的。

2)尊重規律:要尊重身心發展規律,比如有些大人在幼兒園時給孩子上珠心算、練習書法,這時孩子都還對「數」一點概念都沒有、手指握筆的力氣都沒有,是不是太早了點呢。

另外,要尊重孩子的作息規律,我們往往覺得興趣班都是耍的,孩子不會累,「一寸光陰一寸金」,把孩子的業餘時間塞的滿滿當當。事實上,你觀察孩子的精氣神就會發現他到底累不累。不要去問,問出來的往往不是最真實的,觀察他的行為就行了。

比如,之前我因為幾個興趣班離得近,周六就給萌萌排了三個興趣班,早上、下午、晚上。我自己覺得有中飯、晚飯的休息時間,每門課也就上課一個小時,應該不至於太累(特別對萌姐這種精力極其旺盛的娃兒),想想我們大人一天得工作8個小時呢~但一天下來發現,萌姐的狀態顯然有異樣,晚上下課後不像以前那麼活潑了。我問她累不累,她說不累。我相信她不存在故意說謊,只是她還小,不知道怎樣表達自己。第二天,我就把她的課調開了。

華德福的理念講,孩子在七歲前就讓他盡情的玩兒。直到他開始掉牙了,才說明他可以開始接受智識性的學習了。所以,興趣班即使繞不過去,我也建議在7歲前,盡量選擇玩耍性質、運動類的興趣班,更好地當然是讓他滿地撒野、這瞅瞅那瞧瞧,而不是關在小屋子裡上課。

3)掂量下家長自己可投入的資源

如第二部分所說,興趣班和學校功課一樣需要家長在家的輔助。家長要給到孩子的,不只是接送這麼簡單,而是要想得長遠和全面一點。

比如,興趣班打算要學多久?一般都是好幾年吧。那這幾年中,家長的接送時間、輔導孩子的時間、精力是否有保障?家庭經濟是否可以支撐更長的學習周期、與之配套的比賽或遊學費用?一盤算下來,您可能就會發現,孩子的興趣班確實有點多了,不光是孩子承受不了,家長也是苦不堪言,何必呢~

4)回顧上面講的,進行取捨、布局

如果當前孩子正在進行的有n個興趣班,建議根據上文講的進行梳理,區分出哪些是核心興趣(有目標的、要抓的、要弄出個所以然的)、擴展興趣(外圍的、輔助性的)、臨時興趣(耍耍就好)。

對於核心興趣,要緊抓不放,有階段目標;擴展興趣,是順其自然,是為了素質更全面搭配的;臨時興趣,可能是為了照顧孩子的選擇、託管需要等等去體驗下就了事的,這個要儘可能地少。

特別說下英語。英語很多家長是作為興趣去抓的,不是看作學校的應試功課。這點上,倒顯示出我們的進步。但英語是門語言,學語言應該怎樣學?想想我們怎樣學語文就知道了:語境很重要。語境不是你一周上一次課、平時沒任何練習就能有的。所以,英語它這個性質就決定了必須按照核心興趣去抓,否則就是燒錢了(我就這樣燒過~)。

就在最近,我對萌姐的興趣班進行了梳理,思考結果如下:核心興趣:古箏、圍棋、英語;擴展興趣:畫畫;臨時興趣:聲樂。這幾項的分類可能會隨著萌姐的狀態調整,核心興趣太多了,需要減少。但至少這個分類讓我知道了我該著重的地方。

對萌姐這些興趣班,我犯過的錯有如下幾個:

1)對上面三項核心興趣根本沒抓,任其自生自滅(還好還在繼續),導致用了很長的時間取得了很小的進步。

2)臨時興趣安排地太隨意、太多,上面寫的聲樂只是當前的。我當時總想,說不定萌姐一接觸啥啥,就會爆發出巨大的潛能呢~似乎怕錯過了一個天才的發掘,就盡量讓她嘗試各種,只要她喜歡。比如上學期的架子鼓,她硬是要學,也給她學了一學期,這學期還想繼續學。我覺得架子鼓不大適合女孩子,也不想給她買架子鼓,所以跟她溝通後就取消了。這學期的聲樂也是,她說她和同班同學約好了,我看時間也合適就報了,後來她說她又不想去學了,我跟她說答應同學的事就要做到,必須去,這比什麼都重要。

3)此外,還有培訓機構選擇上的錯誤,馬上講。

2、誰來教

1)這跟為孩子選擇幼兒園、小學一樣重要,千萬不要隨意。

我們往往都是聽人介紹,看到去上課的小朋友多、價格優惠、時間地點合適就去了。

但一旦選擇,就意味著您的孩子未來好幾年都要在這接受影響。到底您送孩子來的目標是什麼,這個地方是否能幫忙實現目標,這不是隨大流就能解決的,要靠你的考察。

2)考察的常用手段:試聽

外面發宣傳單的很多,免費,我們打電話預約下,就去了。試聽時,一般只能孩子進去。

我最近才恍然大悟,試聽,大人一定要要求和孩子一起進去。如果機構說不行,那就不要去了。

為什麼呢?因為孩子不具有理性的判斷力,機構有各種花招讓孩子們向你說「喜歡上、下次還要來」。家長和孩子一起進去試聽,可以觀察到老師、同班孩子的授課狀態、水平;老師對待孩子的方式(是否能關注到孩子心理);自己孩子的聽課狀態。如果這些都ok,才值得繼續了解。

3)輔助手段:諮詢

機構常用的伎倆一般是吹噓下它有多牛逼,有多少分店、會員。這就是一廣告,和我們有啥關係呢?

我之前是完全不知道要問些什麼,最近摸索到了,我覺得要問這麼幾個方面:

1是看教學是否分階段、有梯度,一般在什麼時間能到什麼水平。

像古箏、圍棋這種「天生」有級別的,看下機構是不是按照這些等級來分班、而不是按照報名時間來分班的。

像畫畫、英語這種沒級別的,要看下它是按什麼來分班,是否有梯步。

同時,了解一般什麼時間能達到什麼水平。是否能支撐你定的階段目標、是否會和校內功課衝突。

2是老師的資質,對老師的考核機制、老師穩定性。

第一個好說,一般機構對老師資質會包裝的很好。我們可以通過另一個側面,比如孩子是否喜歡這些老師、課間他們是如何互動的、老師的專業技能(如英語發音、圍棋水平)是否過硬、老師待人接物來綜合評判下。

對老師的考核機制,說明這個機構的導向是什麼。比如是重視招新生、擴大生源,還是精耕細作、通過學生實力做口碑的。

老師穩定性一般只有通過後期觀察。如果您發現這個機構的老師經常變,即使不是教您的孩子的,可能也要注意了。

3是每節課程的安排是否合理、課後是否有作業,是否有獎勵孩子的機制。

孩子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同時,喜歡遊戲式的教學方式。所以課程設置直接影響聽課效果。

另外,如果課後都不留作業、老師也不跟家長溝通當天學的是什麼,那真的要打大問號了。

小孩子都喜歡被獎勵,比如一個積分、小獎狀、sticker什麼的,都是他們繼續學習、學好的動力。如果老師都沒有此類手段,那可能對孩子沒有基本的了解。

4是退款和請假規則

以上說的問題,能在交錢報名之前了解完當然好,但機構也很聰明,有時候難免有信息失真、判斷錯誤的情況。所以,要留一手,問下退款的規則。這種規則一般都寫在合同里的,去談判的可能性很小,但起碼你得知道你走後路的空間有多大。

請假也一樣,一般課時都是有有效期的。請假了怎樣補課是常見問題,特別是幼兒園孩子請假還是時不時會有的。

好了,我發現我寫文章總是比較長,得改,就此打住。興趣班這方面,我做的不好,總結此篇只希望大家不要犯和我同樣的錯誤。

但願從此以後,我們能清醒地、踏踏實實地對待興趣班。謝謝大家。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棲巢兮 的精彩文章:

TAG:棲巢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