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最新 > 四書精讀筆記-論語-學而篇

四書精讀筆記-論語-學而篇

一號小編剛剛忙完畢業論文回來,現在繼續更新《四書精讀》筆記。下面進入論語部分。同時,以往的一些連載文,正在重製。

學而篇

??1、1子曰:「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人不知而不慍,不亦君子乎?」

論語第一章,第一個字是學。你先看前兩句話的基本要素。學和習,友朋,樂、慍。樂就是對幸福的關注。前兩句話就有三要素。學習、朋友和幸福。

首先我們看幸福。樂一定是積極向上的情緒,這就是儒家基本世界觀和看待世界的基本目光。樂感文化與佛家的苦感文化,基督教的罪感文化形成鮮明對比,後兩者認為世界本質是無常的,就是一種悲觀的態度。小乘佛教到解脫也就結束了,有了慈悲的大乘佛教之後,佛教的義理也就發生了變化。建議年輕時候還是要多接觸。梁漱溟和李澤厚也特彆強調儒教的樂感二字。用一種溫暖的目光去看待世界。固然取決於世界的樣子,也取決於你自己的心地。樂觀積極,也就能看到溫暖光明的世界。

我三十歲之前是比較悲觀的。那個時候基本上是文學青年。和自己身上的文藝范兒作鬥爭。三十六七歲的時候鬥爭成功,不會動不動就傷感。傷感什麼呀?陽光如此明媚。一到秋天就會莫名其妙地心情不好,和自己無關,只和天氣有關。就想寫詩。鬥爭成功之後,就強調鋼鐵般的意志了。百折不撓。確定目標的正確性和值得追求,然後在沒有路的時候淌一條路出來。

春天的眼光,既體現在儒家的價值觀,也體現在儒家的追求上。更多的是溫暖,一切都與生命有關。比如人的價值,當然和生命有關。

樂是內心的感受,體現出來,能夠表達出來,這叫做樂le,是可分享的。而yue是內心中獨特的,無需表現也表現不出來的。學而時習之。學本來就源自於模仿。包括做學問、寫文章,都是從研究經典典範開始模仿的。學,猶言效也。習,看起來和羽毛有關。和飛翔有關。朱子說,習,鳥數飛。不斷地跳起來練習飛翔。雛鳥看著父母在飛翔,就開始撲扇翅膀。雖然飛翔是本能,但是還是要不斷跳起來練習。一般有兩種相區別的解釋,實習和溫習。兩說可以同時存在,在學習過程中也是要結合在一起的。不僅要溫故,還要實際上手去做。如果離開了實習,溫習也就不能落到實處。

比如清代哲學家在解格物的時候,他說,格就是泛手捶打去做,這是最具質感的解釋。時就是時時往複不斷的意思。學習,效仿不具備的能力的時候,需要時時往複的溫習和實習。意思當然是沒錯的,但是在時字上深入講,還是能引申出別的道理來的。時在中國古代哲學話語中,有遇的含義,空間化、場合化。孔子說,聖之,時者也。在所有場合下都能保持聖的崇高道德。所以中國古代時間觀是非常有意思的。為什麼中國沒有單獨把時空觀念拿出來作為哲學問題來討論呢?這種時空觀到底優越在哪裡?不足在哪裡?

所以我們對時的概念一般都有空間感。這個觀念,不僅是現代講的,好像時間是一個連續體,有不斷的時間軸上的四維空間的點。時間好像就是說此刻。剛剛過去的一小瞬間是過去,但是中國文化中的此時包含現在,不久之前的過去和即將過去的未來,這就是遇的含義,不同的條件的彙集。過去的時間凝聚了現在的條件,現在的條件又開闢了未來的條件。所謂人生際遇。

從遇的角度上講,還可以進一步深入。學而時習之還可以解為學而深習之,要把自己人生的具體體會、遭際擺進學習當中。學習不是和自己無關的,把自己的身心經驗投入其中。通過這種學習,我們的控制力會越來越強,人的情緒波動越來越小。客觀的人比較容易幸福,因為情緒波動小,自我控制力也比較強。隨著人生閱歷的增加,會發現太多的事情都不是事情。

學而時習之的影響有兩方面,一是人生閱歷的成長,厚度的增加,應對環境能力的增加,自控力的增加;另一方面,不斷開放心胸,為什麼能不斷地學呢?學就意味著我們不斷地向新的事物打開窗口。只要好學,一輩子都幸福,在所有地方都能成長。看到別人不好的馬上有自己的反省,看到別人好的就由衷地讚歎,希望自己能夠努力,獲得類似的品德。當你能夠在與所有人相處的時候都能得到成長的時候,別人就沒有辦法限制你成長的路徑和無限的資源了,這樣就太幸福了。【讀至此,想起地方大,想一起變得更好。互相砥礪。】

我有一個老朋友,對什麼都感興趣,學習什麼都能學到滋味兒。國防都不懂,超女都不看,你還能做中國哲學么?這樣的人永遠不老。一個人開放心胸,伴隨著精神的不斷飽滿的成長,與之相伴隨的是無可比擬的喜悅,無可替代。只有這種喜悅是真正意義上的持久的幸福感。感官的快樂你是記不住的,只有在其中你才能感到快樂,一離開了就瞬間沒有記憶了,至少沒有完整的記憶。餘味未消的時候,你已經把美味的味道忘得差不多了,只記得這種食物是好吃的。但是心智的愉悅卻是能夠不斷在縈繞心裡的。老做比喻,打個鬥地主,牌特差居然贏了。這種愉悅能持續兩三天。解讀懂了一道題,題越難,幸福感越飽滿,越持久。我怎麼給他挑題做呢?我能做出來的,他就可以不用做了。不多大的孩子,已經能體會到心智的喜悅了。有一次我給我兒子講歐幾里得質數無限的定理。這個定理真是太妙了,如飲甘醇,喝什麼酒都比不上這種感覺。一個人喜歡追求心智的喜悅,這個人的幸福是有保障的。看電影不只是看熱鬧,最傻的就是被強大的感官刺激壓在椅子上不能自拔。沒有調動你主動的思考,或者你看了之後沒有對電影文本進行解讀,喜悅是不能持久的。

無論是人生閱歷的增長帶來的穩定性和自我剋制,還是與心智成長和與之伴隨的無法比擬的喜悅,是孔子說的第一個方面,和幸福有關,並且無法剝奪,不依賴外在條件。

有朋自遠/方來。對斷句只做幾個解釋。第一,在這個時代遠方不是同一個詞。第二,古人說話沒這麼啰嗦,遠就已經是遠方的意思了。連讀的話,方是多餘的。第三,方來這個詞在易經中是通行的,兩次出現方來,是一個常用語。方來是兩條船並排放在水裡。是一齊、一併的意思。家裡來兩個朋友以上,才能用這句話。朋友們從遠處結伴而來,不亦樂乎?中心達之於外,這種快樂是能夠分享,表達的。漢代的版本,寫作友朋。應該是友和朋結伴而來。同門曰友,同志曰朋。

兩句話的邏輯關係是,前者是後者的原因。學而時習之,有品德有學識,才能引來遠方的朋友。據推測,這句話是孔子三十齣頭,名聲遠揚門人日進時所說的話。有品德有學識,必有遠方之人來親近他。有沒有意外呢?有!

第三句話就是解釋意外。不被同代人理解和認可。你很了不起,別人無法了解你的偉大。一個深刻的人,在當代就能被人理解,是多麼幸福的一件事情啊。就像北宋孺子,深刻的人能夠被朋友理解。人不知而不慍,略有不平就是慍。不慍,才是誠德的君子。按照道理來講,每個人都能做到。學不是為了給別人看,是為了自己。學的目標首先是成己,再談成物。為(四聲)己之學,先得成己。為了自己受益,不是為了學來顯擺。活著就得有說服力。往那裡一站,就讓他們覺得,我活得比他們有道理你們將來可以發揮作用。但是在沒有發揮作用之前,就汲汲皇皇,蠅營狗苟,不活了么?如果這樣,等你到了那個地位,你都做不了那個地位應該做的事情了。因此,把此時此地當做目的,而不是過程,才能真正能達到為己而學。

幸福、為學、交友。三要素結合在一起。人的成長最樸素的道理就兩條,為學和交友。這兩個在所有時代都是人成長最最重要的道理。在什麼樣的人堆兒決定了你的品質。年輕的時候有很多出名的誘惑,都扛住了,堅決拒絕電視台讓我講學。現在可以說出很多很高尚的理由,最最樸素的理由是,上了電視之後,吃飯的時候會被這班朋友擠兌。只有我擠兌別人的份兒,怎麼可以讓別人擠兌呢?難怪你一直右臉對著鏡頭,原來你右臉更帥一點點。如果你有一群特別志趣不凡的朋友,你會覺得,我不能做一些事情,不然就不能和他們愉快地玩耍了。為學和交友是貫通一體的。修身沒有那麼玄妙,孔子說的那麼樸素。主線就是為學和交友。

1、2有子曰:「其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鮮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亂者,未之有也。君子務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為仁之本與!


巧言不是口才好。口才好容易被人說成是佞。巧言是指故作美詞,討好別人。令色是故意做出柔婉的容色來取悅別人。巧言令色是虛。這句話告訴我們,人有篤實之意,不能虛,虛就是不仁。巧言令色就是媚。想討別人喜歡。真正的善是該做的堅持,不對的一定拒絕,不是朝向每個方向的善。剛毅木訥,近仁。這句話可以放在這句話旁邊。當年說媚俗,後來王蒙說媚雅也不好。經常諷刺一種生活狀態就是晃紅酒杯子。優雅是一種生活態度。我拿茶缸子喝二鍋頭也比你雅。汪曾祺有一個說法叫斯文走狗。斯文全部拿來做走狗,這就是雅媚,最典型的代表是周作人。怎麼翻案?漢奸就是漢奸。文章再漂亮,胡蘭成也是斯文走狗。文章漂亮亡國敗家的人多了去了。在今天,各種各樣無孔不入的媚都是鮮矣仁。

什麼叫剛毅木訥?堅持思想暴力。別拿花里胡哨的理論和能力來忽悠我。忠臣孝子,別的我都不認,很簡單。善惡本就是清楚的,不要文過飾非。文過飾非也不需要這麼複雜的理論。不要任由別人模糊是非善惡。現在都已經活得像碎片了,還要再怎麼多元、碎片化呢?尤其是當多元是以一元為底色的時候,有意思嗎?只有我們這個民族,在中土是通情達理的,是多元的。只有在洛陽和西安,猶太人的後裔才忘掉了自己猶太人的身份,消失了自己的文化認同。通情達理最好的體現就是,我沒說我是生活的唯一的可能性,因此你也不說,這就是和而不同。

做中國傳統文化最大的好處就是可以堅持政治不正確。學西學的總得保持一點政治正確。近代以來我們就沒正確過。孔子的話,遊子的話,孔子的話,曾子的話,非常明確地體現了編者的學派。每天我從如下三個方面來反省我自己。最重要的是這三個方面,並不是只反省這三個方面。忠,盡己之意。竭心儘力替別人考慮。旁觀者清,其實是旁觀者輕。前提是輕,才能做到清。不在處境里,沒有真正面對這個壓力。為人,是替人。李娜一輸球別人就批評她心理素質不好。跟那些站著說話不腰疼的觀眾相比,心理素質還是很好的。李娜發球再快一點,對方不就接不住了么?這不是廢話么?

替別人考慮的時候不能總是旁觀者的態度,又沒有意識到旁觀者的局限性,這就沒有做到忠。無我、忘我的人,就能夠做到設身處地。莊子講的誠心,也和它有關。忠誠只是派生意思,是單向的。忠是盡己,這才是雙向的。雙方都要盡己。有些教授說,四天工作制,有人評論說,你先讓我加班有工資再說吧。

信是有邊界的。與朋友交,信。價值是有邊界的。一方面是自己要誠信,另外一方面是全心全意相信別人。有時候相信別人,比被別人相信是更難的能力。言恭敬,性篤敬。傳不習乎?第一種解釋是老師傳給你的,你有沒有習?你傳給學生的,你有沒有習?有一個學生問我,老師,你上課講的都做到了么?簡直崩潰啊,我講的可是論語啊。寡其過而未能之。正在努力中。

1.5子曰:「道千乘之國,敬事而信,節用而愛人,使民以時。」

1.6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悌,謹而信,泛愛眾,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1.7子夏曰:「賢賢易色;事父母,能竭其力;事君,能致其身;與朋友交,言而有信。雖曰未學,吾必謂之學矣。」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真空中的球形貓 的精彩文章:

TAG:真空中的球形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