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新聞 >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黃帝陵清明節公祭現場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黃帝陵清明節公祭現場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人們在清明節點香燭祭奠黃帝

德國記者手記:盛大莊嚴的黃帝陵公祭與文化內涵豐富的中國清明節

黃帝陵是中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國際在線報道(德語記者 貝爾格曼、翻譯/攝影 鄭安):在這次陝西探索之旅的最後一天,也就是中國的清明節當天,我們來到位於黃陵縣橋山上的黃帝陵,並經歷了一次文化內涵豐富、歷史韻味厚重的人文之旅。當然,在爬上黃帝陵的五千多級台階上,你也能親近大自然,呼吸新鮮空氣,所以這是一次自然與人文並重的旅行。

祭奠先祖在中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傳統,也因此有了一點傳奇色彩。中國的清明節對於墨西哥人來說就是亡靈節,而德國的一些基督教信徒也過類似的祭奠節日,比如每年11月末的「祭奠亡者的星期日」。

傳統上,清明節對中國人來說意味著掃墓、祭拜已故的親人。有些地方的人們在祭掃的時候還要點香燭、燒紙錢,給先人們送去足夠的冥幣、冥衣以及冥車等「必需品」。

而在黃帝陵舉行的清明節祭典顯然規模要大得多。當天參加黃帝陵公祭的人估計超過了一千,現場有上百名大學生志願者在維持秩序,參加報道的媒體也有上百家。據了解,黃帝陵是中華民族始祖軒轅黃帝的陵寢,1961年被中國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而黃帝陵祭典也於2006年被中國列為非物質文化遺產。

公祭開始時,場地邊上出現兩排身著古代軍裝並舉著戈、矛、斧等道具的士兵,以及兩排舉著旗幟和華蓋的宮裝女子,他們逐漸步入場地中央,場面壯觀又莊嚴。

中國人祭祀先祖、為先人掃墓的傳統大概已經有兩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過去,人們祭祀掃墓時間並不固定,全年都可能有人祭奠先人。直到唐玄宗時期,為了避免鋪張浪費,才設立了清明節,在這一天集中祭奠先人。

當然在傳說、典故十分豐富的古老中國,清明節的起源肯定不止這麼一個。相傳兩千多年的晉國公子重耳等人落荒逃難,在顛沛流離中重耳已近於崩潰。生命危急關頭,忠臣介子推為救重耳割股奉君。之後重耳終回晉國並成為晉文公。介子推拒絕封賞,歸鄉侍奉老母,並舉家遷進山林里。之後,晉文公親自帶人進山尋找介子推,放火逼他們母子下山,反將介子推燒死於山中。晉文公痛惜不已,將此日定為寒食節,舉國禁火,世世代代紀念至今。時移世易,寒食節和清明節逐漸合二為一變成今天的清明節。

當然,黃帝本身也是傳說中的人物,即使黃帝本人可能很不願意聽到這點。相傳黃帝的母親乃因雷電而孕,懷胎二十年而生的黃帝,黃帝一出生便能說話。傳說中,這個在位近百年的黃帝還捕獲了怪獸——夔,用它的皮製成了軍鼓,贏得了與蚩尤的戰爭,從此黃帝成了中國的「三皇五帝」之一。

中國的清明節大概在每年公曆的4月4日或者5日,偶爾也會在6日。它在每年冬至之後的第106天,所以也成了中國的24節氣之一,為中國北方的農民提供農耕農時參考。當然,如今的清明掃墓、祭祀活動並不一定集中在清明節這一天,前後幾天也是可以的。由於清明節是在春天,所以中國人在這期間還有踏青的習慣,人們除了郊遊之外,還習慣在郊野放風箏。

而在清明節黃帝陵祭典當天,現場也放飛了一個「風箏」:一隻大氣球帶著一條龍形氣球騰飛升空,帶著龍的傳人的自豪與對始祖黃帝的感激和緬懷,消失在遙遠的天際。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國際在線 的精彩文章:

烏日圖:資源稅、消費稅等6部稅法已列入今年的立法計劃
2018誠信中國——315商業電訊攜手國內知名企業亮相納斯達克

TAG:國際在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