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
首頁 > 天下 > 世界各國掃墓文化與習俗比較

世界各國掃墓文化與習俗比較

原標題:世界各國掃墓文化與習俗比較


世界各國掃墓文化與習俗比較原作:龔蕾


清明小長假,掃墓,踏青。世界各國掃墓文化與習俗有什麼不同嗎?咱們挑選幾個國家,比較研究。(一)以色列。在以色列,墓碑上可能有很多石頭,石頭代表永恆,鮮花代表安慰,字條寄託哀思。猶太人葬禮一切從簡,有專業的殯葬團體,壽衣不帶口袋,棺材一般用木頭製作。親人通過撕裂自己外衣來表達悲傷。每當以色列的清明節來臨,以色列人都會舉著蠟燭,手捧鮮花,到親人墓前,用墓碑上石子表達哀思。猶太墳墓大多在耶路撒冷橄欖山上,基督教掃墓禮拜程序,唱詩、祈禱、割草修墓、故人略歷,默想,唱掃墓歌,祝禱。(二)美國。在美國墓園,不能燒東西,不能帶吃的,喝的。常見方式是帶上鮮花,寄託哀思。美國人悼念自己親人沒有固定的日子,想啥時候就到墓園。如果全家一起掃墓,一家人也可能在墓園順便野餐或遊玩。美國是世界上文化多元化國家之一,英國人17世紀開始殖民這個國家,美國文化也受到拉美、非洲、亞洲人的影響,美國有不同宗教與文化。如果美國人家裡人去世了,不大聲痛苦,不放鞭炮,把死者的屍體送到殯儀館。在墓地上,有一排排密密麻麻的墓碑,東、西、南都有,北面通常是埋葬犯人。墓地到處是鬱鬱蔥蔥的樹木,水松常見,挺立在墓碑旁邊,悼念死者,鮮花必不可少,也可以在胸前佩戴一朵白花,每年一定日子,人們到墓地掃墓,獻花,依託哀思。(三)英國。英國的墓地不僅可以買永久使用權,也可以買年限。英國人也可能一次購買好幾塊靠近的墓地。進入墓園可能收費。在英國,死者可以火花或土葬。家庭成員也可以將鮮花和私人物品放在棺材上,這種儀式被看作是愛與紀念的象徵。百合花象徵著純潔,康乃馨代表愛與純真。傳統上穿著黑色禮服,大多數葬禮是向公眾開放,除非家庭親友有請求私密葬禮。在一些電視劇中,英國國殤紀念日這天,英國人佩戴胸花,默哀。(四)日本。日本人拜祭之前,先要打掃,去除垃圾雜草,用水沖洗。一般挑選不帶刺,左右對稱的花,如百合。在遇到什麼人生大事,也可能祭拜。升遷,結婚,生孩子等。向祖先彙報一下。(五)德國。德國人掃墓也會到墓園,祭奠逝者,把水灑在墓上,為逝者祝福,把食物放在目前,點燃蠟燭。德國的墓地鳥語花香,彷彿溫馨的花園,德國人到墓園祭奠逝者,掃墓,可能會擺上蠟燭和紅色長明燈,象徵永恆。有土葬和火葬,也有例外,骨灰投進大海,埋入森林,落葉歸根的樹葬等。在德國,墓地只租不賣,德國人帶著鮮花和冬青來到陵園,穿著莊重的服裝。德國人做事嚴謹與十分認真,祭拜注重禮儀。

喜歡這篇文章嗎?立刻分享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吧!

本站內容充實豐富,博大精深,小編精選每日熱門資訊,隨時更新,點擊「搶先收到最新資訊」瀏覽吧!


請您繼續閱讀更多來自 龔蕾 的精彩文章:

TAG:龔蕾 |